李博雯
摘要:近幾年,B2C電子商務企業蓬勃發展,但物流成本過高卻成為制約其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打破現有物流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已勢在必行。本文選取京東物流為例,分析其物流成本的現狀及不足,并為B2C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B2C電子商務企業 物流成本 京東
一、京東配送模式簡介
京東是中國自營式B2C零售購物網站之一,依托于其物流配送中心為消費者提供速度快、高質量的物流送達服務。現在的京東物流中心已擴增為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華中、東北六大物流中心,同時在360座城市建立配送站點。目前,90%的自營訂單在24小時內可以送達。京東物流的配送模式主要是倉儲配送一體化,在成本、庫存周轉效率和客戶體驗度上優于第三方賣家的“第三方配送”。鑒于此,分析京東物流的成本管理,有利于其他B2C電子商務企業學習借鑒、取長補短。
二、京東物流成本分析
京東由于是自建物流,其物流成本包括:供應商轉移商品到當地倉庫的采購成本;原材料在不同站點轉移和存儲的倉儲成本;倉庫到客戶的配送成本。除此之外,整個物流運行活動所包含的人工、管理、銷售、財務等費用,也應計算在物流成本中。本文擬從財務數據方面著手,對京東商城整個物流系統建設成本的總體情況進行探討,以發現其在物流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采購成本
京東和其他B2C電商企業一樣,采購成本是沒有單獨列示在財務報表中的。但其營業成本包括兩塊:向供應商采購的成本和庫存折舊減記。由于京東的庫存折舊減記每年發生額很少,本文直接將營業成本視為采購成本。
通過計算發現:近5年,京東的采購成本占營業收入比重普遍維持在86%左右(2015年:86.61%,2016年:86.31%,2017年:85.98%,2018年:85.72%,2019年第三季度:85.13%)。而世界最大的在線商品零售商亞馬遜,其采購成本占營業收入比重在近幾年已經下降到60%以內。這高達20%多的差距,可看出京東存在著采購成本偏高的問題。
此外,京東最初聚焦于3C類產品,當聚焦于其他商品時,國美、蘇寧、天貓都會與之競爭,所以議價能力可能會低于同行業的競爭者。并且采購人工成本較高,存在不干實事的人。這些都會導致采購成本上升,利潤降低。
(二)倉儲成本
倉儲成本也是構成物流成本的主要方面,運用存貨周轉天數可以簡單的分析倉儲成本。計算發現:京東的存貨周轉天數在40天左右(2015年:37.52天,2016年:40.33天,2017年:40.8天,2018年:38.96天,2019年第三季度:48天),而亞馬遜的存貨周轉天數普遍低于30天。這表示京東的存貨占用水平較高,流動性較差,資產變現能力較弱,應加強庫存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京東為占領市場,需要不斷地建設倉儲,不僅要付出巨額的用地租金,還要投入高昂的研發費用,難免會出現成本過高,導致資金短缺的問題。同時,由于京東中的貨物往往較小,更傾向于人工處理,導致儲存設備的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現閑置狀態,嚴重的造成資源浪費和儲存費用耗費巨大。
(三)配送成本
根據京東年報披露,可以發現京東自營訂單80%和部分第三方商家的訂單業務都是通過京東物流進行配送的。僅考慮在京東配送的訂單情況下,通過年報,計算平均每單的成本(全年訂單處理成本÷全年訂單量)。
計算可知:2015年,平均每單處理成本是11.02元,2016年高達13.20元,而后幾年一直到2019年成本下降并控制在10元左右。現在,京東物流成本包含大家電在內的,大約10元;不包含大家電在內的,例如消費品、日用品、小家電等每單的處理成本8元左右。當然在保證訂單量維持較高數量時,京東平均每單處理成本還能有所下降,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京東自建物流體系。隨著未來基礎設施得到改善,相信京東每單的處理成本還會下降。
此外,退換貨產生的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京東應制定有效的控制機制,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
(四)人力成本
目前,京東整個集團有近20萬人,其中80%為快遞員。職工數量大,薪酬福利花費較高。而且一線工人普遍素質不高,工作效率低。而京東為建設物流系統自動化,需要招聘大量專業人才,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力資源成本壓力加大。另一方面,人員的需求和供給不匹配。尤其在電商高速發展的今日,人員需求迅速膨脹,在短時間內招聘大量職工,必然會降低崗位匹配的效率,難以做到各司其職,造成管理人員工作效率低下,管理費用驟然提高。
三、電子商務企業物流成本控制優化建議
(一)建立完善的物流成本核算體系
電子商務企業應根據自身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成本核算體系,以確保不同時期成本的可比性。同時,國家應完善和統一有關物流成本的相關會計核算制度,從而使企業更好地監督和控制物流成本,披露更加真實的成本信息。對于B2C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核算可以采用時間驅動作業成本法,按照作業消耗時間的不同,重新歸集消耗的成本。這種方法使核算過程簡單化,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另外,企業可單獨設計服務于物流成本核算體系的會計科目,還可在采購、包裝、運輸和資產項目上建立附加類別的二級明細,以詳細說明項目特點。
(二)整合供應鏈管理
電商企業應加強供應鏈管理,整合出一條從采購開始到客戶最終獲得商品的銜接鏈,并對每個環節進行監測和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流程,達到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整合供應鏈之后,獲取采購動態更加容易。企業根據供應商的庫存,進行預測行業數據,預測客戶需求,方便議價,從而降低采購成本。而對于退換貨方面,在通過供應鏈管理之后,也能從中發現客戶退換貨原因,便于今后更改,加強退換貨成本的控制。
(三)優化物流人力資源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人才存量明顯不足。電子商務企業應充分利用高質量教育資源,并結合企業實際,共同構建實用人才培養體系,加強人才培養。除此之外,企業還應懂得留住人才,如完善職工薪酬福利體系和建立有效的職工晉升機制。而現在智能科技發展迅速,許多人工智能已經應用在物流成本管理上,如倉儲的分揀工作。所以企業要學會用人,節約人力成本。
(四)加強政府支持與引導
目前,物流費用在公路、港口、機場等區域存在著“亂收費”的現象,這也是造成物流成本過高的原因。隨著電商企業規模擴大,訂單量增多,這種亂收費現象,無疑會給電商發展帶來阻礙。為了給國民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政府需要對物流行業有所整頓,在物流發展上提供優惠政策。同時,為了保障整個行業風氣,防止電商企業不正當的交易和競爭,政府還應該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出臺明確有效性的指導方針,建立一個公平的市場和有效的行政審批程序。
參考文獻:
[1]李申旭,李露.B2C電子商務企業成本控制研究——以京東商城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8(16):321-323.
[2]王宇凡,解穎奇,高雅等.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物流成本分析——以京東智能倉儲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9(18):72-73.
[3]寇飛.電商環境下我國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問題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7(14):101-103.
作者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