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杰群
摘 要: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教學,對日后語文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一階段小學生的習作能力更是需要被重點培養,習作能力包括了小學語文學習的基本內容,也體現了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研究分析課堂“小練筆”對語文習作能力培養的作用,希望能給小學教師習作培訓工作一點幫助。
關鍵詞:小練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習作能力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內容,習作能力也是小學語文教學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小學語文的教學包括習作和閱讀等方面的教學,而各個方面的教學都與語文課本教學相互聯系,所以習作能力的培養更不能孤立地進行,要與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相互聯系,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小練筆是老師比較常用的鍛煉學生的方法,而在新課改的要求,教師也要善于利用小練筆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一、現在的小學習作能力的現狀
1.小學生語文基礎薄弱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接觸到知識教育,也沒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所以對于知識和語言的掌握都不扎實,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是基礎的語文教育,剛開始僅僅是學習生詞、組合造句、學習語文常識等簡單的學習內容,小學生還遠遠達不到的“寫作”水平。課程標準將小學語文三到六年級的作文教學定義為“習作”,根本原因就是小學生的語文基礎比較薄弱,沒有形成完整的寫作思路[1]。
2.小學生缺乏語文習作的興趣
語文習作需要很強的語文基礎和生活經驗,但是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許多事情還需要老師和家長幫助來完成,這就使得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匱乏,沒有生活經驗就沒有寫作的素材,導致寫作時沒有良好的思路,再加上小學生的基本素養比較低,所以小學生習作非常困難,小學生寫一篇作文往往會花掉半天的時間,久而久之小學生更是對習作產生了恐懼和乏味的心理,失去了習作的興趣。
二、課堂小練筆對小學語文習作水平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的課堂小練筆是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相結合進行的,是讓小學生利用閱讀材料進行合理的應用,并在反復的練習和應用過程中逐漸提高習作水平。課堂小練筆是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系統訓練,而書面表達的能力就是習作能力的重要素養,課堂小練筆通過對閱讀材料的運用和變化,大大降低了學習語文的難度,全面地培養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而在這樣的訓練方法中,學生不僅學習到了閱讀和理解的能力,而且學到了如何應用語文知識,最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習作的興趣。課堂小練筆快速、簡潔、多變的教學方式深深吸引了學生,使學生學習語文更加輕松高效。
三、課堂小練筆的在語文習作中的應用
1.讀寫結合,合理運用——仿寫
小學階段的習作更多的都是仿寫的習作,因為小學生沒有豐富的寫作素材,更沒有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所以大部分學生寫作文不會開頭,也不會引入故事,他們也沒有豐富的故事加以引入,這都使得小學習作非常困難,也是小學寫作都是仿寫的原因。課堂小練筆的第一種方式就是仿寫。教師在課上進行課文教學時,發現有精美的、相對簡單易懂的句型和修辭手法時,可把句子記錄下來,等到講課結束后,在讓學生對這句話進行練習仿寫,教師在學生仿寫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該句中的修辭手法或者句式結構進行必要的知識講解,使學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仿寫句的各個特點,讓學生明白仿寫的重點在哪里,如何去仿寫。例如,在《火燒云》一文中,出現了“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的排比句,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仿寫這樣的句式,教師要正確宣導句式的特點,讓學生知道“一會兒”后邊應該填寫什么樣的詞語,并通過反復的填寫,讓學生能深刻地記住句型句式。并在不斷仿寫的過程中,使這樣的句式成為自己的習作手法,在熟練掌握了多個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之后,學生的習作水平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拓展清潔,填補空白——補寫
課堂小練筆中的補習方式也有助于小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補習就是在小學生學習語文課文之后,對原文的思路進行合理的了解,并運用自己的想象,對原文之后的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充[2]。在小學的語文課文中,有許多的教材內容都是節選自其他文章,本來就是段落性文章沒有結尾并且有許多文章的結尾并不是那么合理完美。教師要充分把握這樣的教學內容,在學生通讀完整篇文章之后,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將原有的文章進行補充。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的童話故事,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進行補寫練習。此外教師要求學生補習的位置也不要局限于文章末尾,文章的中間處、人物的內心想法都可試著讓學生去補充。例如《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中,兒子有這樣一句對白:“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回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你說過,不管發生什么,你總會和我在一起!”教師在講到這里時就可以給學生布置補寫任務了,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對人物神態動作進行分析,補寫出兒子和父親內心的對白,也可以在通篇文章都學習過之后,讓學生補寫地震之后的內容。課堂小練筆補寫的過程,就是開拓學生習作思維的過程,也是開發學生想象力的過程,通過對習作基本素養的培養,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基本習作能力。
3.根據材料,巧妙構思——改寫
改寫是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后,運用自己的思維邏輯和寫作形式,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相應的改寫,改寫過程中,學生可以大膽地進行設計,改變文章文體,改變文章思路,也可改變故事情節,教師不要太約束學生的改寫方向,使學生的個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現。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賣火柴的小女孩身世和經歷都非常凄慘,影響了學生的聽課情緒,教師可以轉換思維,讓學生進行改寫,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改寫小女孩的命運,并同時要求學生要運用一定的寫作手法和修辭手法,鞏固學生的寫作基本能力。另外,改寫也可以是文體的改寫,可以將古詩詞改寫成故事,古詩詞中有很多都是由古代名家根據自身經歷創作出來的,本身就包含故事,方便學生改寫。例如,李白的《贈汪倫》,就是源于李白自身的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查找相關資料并結合古詩詞的背景,改寫李白與汪倫的故事。改寫使學生了解更多的文體,也讓學生掌握了更扎實的習作技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習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4.以“趣”促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
(1)改進課堂教學形式,游戲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具有科學性、趣味性、知識性和創新性游戲形式,在適當的時機,啟發學生觀察、思考、想象,再先口述游戲內容,個人感受,從而完成課堂小練筆的寫作。比如我為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設計一個成語接龍的教學過程,不是按傳統的一個個地請學生把接龍成語接起來,那太不夠刺激了。我在實際操作時,把學生分成幾個接龍小組。按順序進行成語接龍,一個小組說一個成語,看哪個小組最先詞窮,此時該小組就算輸了。就得出局。經過這樣一修改規則,游戲的味道大大增強了。通過成敗與輸贏的游戲法則的刺激,使學生通過緊張的游戲,獲取小組的榮譽,一種競爭必勝的心理馬上達成。教學效果比單純的說教強很多。
(2)以“真”促“趣”。要讓學生從內心想寫作,才能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我在教學實踐中,就用真實的社會生活實踐引起小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寫作興趣。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寫出魅力十足的生活小練筆。大部分感到寫作困難的同學都是感到提筆無語,沒有材料可寫。從而導致寫作興趣的丟失。老師應該注意指導他們怎么體驗生活、留意生活,想方設法讓學生通過留意生活,提高生活情操。用心體驗生活,從社會生活中體驗到取之不盡的寫作素材。同時,在課內外見縫插針地尋找機會,開始各種各樣的活動,指導他們如何觀察生活,如何從生活中獲取寫作素材。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布置小練筆,不求長篇大論,只做寫得小而精,寫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小學生寫得得心應手,從而覺得寫作并不是一件難事,而是一件樂事,幸事,那么寫作的興趣與寫作的欲望就自然高漲了。有了學生身邊真真實實的社會生活環境提供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再指導他們進行素材的積累,學生的寫作就不至于是無源之水、無米之炊了。
通過反復地進行課堂小練筆,讓小學生熟練掌握小練筆中蘊藏的習作手法,在鍛煉了學生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提升小學生的習作水平,這樣的方式方法需要教師綜合運用和創新,以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成績。
參考文獻:
[1]李秀宜.巧設小練筆,習作顯精彩[J].小學教學參考,2017(4):77-78.
[2]沈麗英.小學習作課“小練筆”的教學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1(2):85-86.
[3]陶靜.小學語文課堂因寫作而精彩:淺談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小練筆[J].小學生(下旬刊),2014(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