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云

摘 要:“創新”一詞一直都是一線教師所研究的內容,但又是一個很難突破的研究課題,所以,大部分人說到“創新”就感覺頭疼,一來是因為創新本身就很難,它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新”的,也需要創造出區別于現在有的這些。二來是因為一些創新脫離了現實教學??傊?,創新很難,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更難。因此,結合日常的教學,對目前英語課堂上常用的一些教學方法進行了“創新”,準確地說是“改良”,通過形式或者是行為的改變來讓不同的英語教學方法以“新”的面貌呈現給學生,進而在確保教學目標最大化實現的同時,也能使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得以保持。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改革;交際法;游戲法;情境法;動作法
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可以說是給學生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又是保護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而“課堂方法”的選擇和應用恰好是影響這一時期學生學習效率以及學習熱情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英語課堂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通過對課堂教學方法的應用以及創新來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來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最終,促使教師在關注課堂方法的創新以及發展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同時,也為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筆者從“交際法”“游戲法”“情境法”“動作法”四點入手進行論述,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教師營造的輕松氛圍中獲得全面發展。
一、交際法的應用
交際法在英語這門語言性學科中的應用是為了提高和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也是增強學生基本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需要說明的是,一直以來交際法的應用就是讓學生進行常見句子的“讀”,其實,單一的“讀”并不能真正達到交際的目的,而且,大部分學生為了讀而讀,缺少將交際應用到生活當中的意識。所以,為了充分發揮交際法的應用作用,我們可以結合當前的這些問題來將這一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應用,即:將交際法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結合在一起,這樣不僅可以給原本枯燥的課堂增添一些樂趣,也能調動學生英語課堂活動的參與積極性,而且,有效的交流也會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時,為了加強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我并沒有讓同桌兩人對“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ts sunny.”這一對話你一句我一句地練習,而是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周的天氣預報,這樣一來可以調動學生“說”英語的欲望,二來也能讓學生在以生活為背景的對話中明確這一對話如何應用,明確其大意。比如: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天氣預報的部分如下圖:
接著,組織學生通過對“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ts ×××”這一句型的改編來進行對話交流,可見,將交際法與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可以讓這一方法的應用價值發揮到最大,而且,學生還能在這個過程中對所學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對加深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游戲法的應用
游戲教學法是小學階段各學科教學中最受學生喜歡的一種教學方法,但如果一直都是組織那幾類游戲,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會逐漸降低,學習效率自然也不會得到提高。所以,為了保護學生對游戲活動的興趣,也為了確保這一教學法的應用效率發揮到最大,也就是說,作為新時期的小學英語教師,我們要更新游戲,要在原有的游戲基礎上不斷創新,不斷加入新的元素,進而確保游戲化的小學英語課堂順利實現。
例如:在教學“What animal is it?”時,為了創新游戲教學法,也為了將這一教學方法的應用價值發揮到最大,我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了“識圖+表演”游戲,詳細地說就是,在游戲中,我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動物的圖片,如:starfish,lion,panda,elephant,kangaroo,dog,bear,monkey,dolphin,penguin等動物,之后,讓學生借助“What animal is it?Its a dog.”這一句型進行對話,但是,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三人一組,兩人表演一人猜,負責猜的學生看不到屏幕上出現的動物。比如:負責表演的學生通過描述這些動物的特征,比如:顏色、特點或者是叫聲、喜好等來將相關信息傳遞給負責猜的學生,而負責猜的學生除了要說出該動物的中文名字還要說出英文的,同時進行拼寫??梢姡谶@樣的游戲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輕松地掌握重點詞匯,也能在猜一猜的過程中熟練地掌握“What animal is it?Its a dog.”這一句型,而且,整個猜一猜的過程也能為學生之后學習“Do you like dog?”“What animal do you like?”這兩個句型打好基礎。反之,如果我們就單一地讓學生看圖對話,效果肯定沒有加上表演的課堂效果好,而且,還能為其他句型的學習打基礎,所以,我們要將游戲法進行創新,確保學生在“新”游戲中找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三、情境法的應用
情境教學法作為課改以來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不僅落實了“體驗”“自主”“生活”等關鍵詞,而且,與學生綜合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的提升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近年來,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常常將該方法與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結合在一起,比如:詞匯教學、句型教學、閱讀教學等,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恰當的情境里對所學的知識做出更加深入的理解。但是,“創新”也應該是教師一直需要研究的話題,這樣才能確保情境教學法更好地與所教授內容相融合,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
例如:在教學“Do you want coffee or tea?”時,我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分別扮演“顧客”“店員”,目的就是要將“點飲品”的情境直接展示給學生,將學生帶入這一熟悉的場景,并嘗試用自己學的“What do you want to eat?Do you want coffee or tea?Can I please have...”等句型進行交流和對話,而且,在這樣的直接參與情境中我們不僅給學生創造了知識應用的環境,也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當然,小組成員在這種情境再現以及對答交流中也能體會到英語的應用價值。不過,為了確保情境的真實性,我們會借助一些卡片來輔助情境的再現,而非單一的無實物表演,這樣好比“過家家”一樣,學生會更愿意參與。當然,我們的情境不能每次都是一些卡片代替,合適的內容我們可以真正將一些實物帶入課堂,比如:在學習有關“水果”的相關知識時,我們就可以將一些常見的水果帶到課堂,在基本知識學完之后課下將這些水果分給學生,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且也能給學生新鮮感,更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四、動作法的應用
在筆者看來,動作法在英語教學中又可以稱之為形象法,也就是說,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加上一些動作,將英語中所表達的意義用動作表達出來,這樣的課堂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還會讓學生感受比較輕松、形象的課堂。但是,很多老師會認為這種方法會讓課堂不嚴肅,會影響老師的威嚴,事實上,這樣的課堂與提高學習效率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教學時,我們可以結合所教授的內容將這樣的方法有效地與課堂教學融合在一起,通過走到學生中去,來確保教學目標最大化實現。
例如:在教學“We will go by train”時,由于這節課需要學生掌握的是一些有關“出行”的單詞,比如:train,taxi,bus,foot,ship等交通工具的單詞。如果按以往的教學我們在課堂就是讓學生讀,課下學生進行記憶,或者是結合教材中的插圖或者是多媒體展示一些圖片來引導學生認識這些單詞,但這種印象并不太深刻,我們不妨將動作法應用到這些單詞的教學當中,比如:教“train”時,我們可以借助夸張的手勢來描述一些火車的特點,讓一些學生模仿火車的汽笛聲等,在教“foot”時,我們可以在教室里“走一走”,帶上動作、帶上擺臂讓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這一單詞是“走路”等,總之,我們要充分發揮動作法的優勢,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做出“夸張”的動作,進而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的課堂中對所學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創新”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教師的追求。所以,在選擇英語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我們要創新,不僅僅是因為教學方法是高效課堂實現的保障,更因為創新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基礎。總之,課堂創新需要我們教師時刻進行更新,以確保每節課都給學生新的感覺、新的體驗,這樣才能保障英語課程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也能確保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席琬春.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學周刊,2019(23):65.
[2]陳琛智.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J].現代交際,2019(11):211-212.
[3]黃闊.對小學英語教學新思路進行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