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色經典藝術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所產生的偉大精神及其物質和信息載體,是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集中反映,亦是我國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生動體現。當前,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大好機遇下,如何堅化文化自信,挖掘紅色經典藝術的人才培養價值和功能,將其與高校人才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對加強當代高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艱苦奮斗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引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紅色經典藝術;高校;人才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C9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22-0151-04
Abstract: Red classic ar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d culture. The great spirit and material and information carrier produc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long-term revolutionary struggl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the fine traditions and sty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 is a vivid embodiment of our national spirit and revolutionary spirit. At present, under the great opportunity of inheriting the red gene, how to strengthe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ap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of red classic art, organically combine it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and patriotism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arduous struggle education.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guide them to practic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Keywords: red classic art; university; talent training; strategy
紅色經典藝術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偉大精神及其物質和信息載體,是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集中反映,也是我國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生動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并在視察南京軍區機關時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作為人才培養核心陣地的高等學校,不僅肩負著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培養重任,亦是傳承紅色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一、紅色經典藝術概述
紅色經典藝術資源作為一種歷史性的寶貴資源,繼承了我國優良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是一筆寶貴的精神和文化財富。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而紅色經典藝術不僅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還是中國共產黨卓越實踐和偉大理想的具體體現。在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過程當中,堅持用鮮活的紅色經典藝術來“正心”“樹德”,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在興黨育人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積極推動作用。
二、紅色經典藝術融入高校人才培養的路徑
紅色經典藝術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資源和鮮活素材,由于其表現形式飽含了濃郁的情感,具有較強的視聽沖擊力與心靈感受力,是傳播和弘揚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有效途徑。將紅色經典藝術融入高校人才培養,是夯實新時代高校青年學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增強新時代高校青年學生文化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實踐。具體而言,紅色經典藝術融入高校人才培養的路徑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一)構建美育課程教學體系
2019年4月2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指出:“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學校美育是培根鑄魂的工作,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全面加強和改進美育是高等教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根據文件精神,高校美育工作的重點應主要圍繞以下方面展開:一是要強化普及藝術教育,完善課程教學、實踐活動、校園文化、藝術展演“四位一體”的普及藝術教育機制,要積極探索構建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為重點、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和藝術經典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公共藝術課程體系。紅色經典藝術作為謳歌中國革命、謳歌中國共產黨,表現革命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為核心內容優秀文化藝術,應在高校進行普及展開,并將其融入到高校選修課程中,例如影視鑒賞、音樂鑒賞、舞蹈鑒賞等課程都可與紅色經典內容相結合,在課程教學、校園文化鑒賞和藝術展演等方面都融合紅色經典藝術元素。二是要提升專業藝術教育,專業藝術教育要創新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內涵建設,突出辦學特色,優化學科專業建設,打造具有中國學派的藝術學科體系,堅持將學科建設、社會需求和專業布局相結合,切實加強社會發展所需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契合度,遵循藝術人才培養規律,推動高校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促進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專業課程與文化課程相輔相成。培養出文化底蘊深厚、素質全面、專業扎實的藝術專門人才。在專業的藝術教育課程教學體系中,紅色經典藝術同樣應進行滲透,例如井岡山大學舞蹈表演專業開設了《紅色經典舞蹈鑒賞》課程,作為專業舞蹈表演學生的必修課程,通過這樣的課程設置無形中能使學生在接受專業藝術教育的同時,提升自己對紅色經典文化的理解,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提升。三是要改進藝術師范教育,推進高校藝術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構建高校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中小學校的協調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要加大力度支持高等學校的音樂、美術、舞蹈、影視、戲劇戲曲等藝術類相關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培育一批改革示范的高等師范院校,大力開展高等師范院校藝術類專業學生和教師基本功展示活動,引導藝術師范專業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培養造就教育情懷深厚、專業基礎扎實、勇于創新教學、善于綜合育人和具有終身學習發展能力的中小學藝術教師。而在藝術師范教育中也應當將紅色經典藝術融入到美育課程中,紅色題材的經典藝術作品是通過美術、音樂、舞蹈、文學創作等方式得以呈現,它們具有鮮明的精神導向、思想陶冶的作用,能夠讓人們在內心深處自形成強烈持久的道德折服。因此紅色題材的經典藝術作品,不僅有利于紅色文化的弘揚,而且是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
(二)創新思政課程教學方法
一般意義而言,思政課程主要包含《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為貫徹落實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的精神,挖掘地域紅色文化資源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全方位、多平臺的對高校學生進行教育,學校應不斷完善以“紅色經典藝術”為特色的思政課程體系建設,不斷創新思政課程教學方法。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應緊跟時代步伐,用課程的翻轉給學生帶來學習和浸入式體驗。基于紅色經典藝術融入思政課程體系的思考,可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討,即運用紅色經典藝術的紀念場館、教學實踐基地等紅色經典藝術及現代信息技術再造教學時空,實現師生角色、教學場所和教學環節等方面的翻轉,從而達到課程創新教學模式的目的。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將傳統的課堂知識通過教學資料或紅色經典藝術資源的運用翻轉為課前的顯性知識來學習體驗,教師運用各種實踐教學基地,通過導引法、情景創設和師生互動等方法來進行教學,學生則通過分組討論、合作學習、情境沉浸等方式進行知識的接收和融合,最終完成思政課程的學習,得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而將這種翻轉課堂的新型教學模式融入思政課堂,主要是基于傳承紅色基因的需求,紅色文化是思政課堂的主要載體和教學內容,紅色基因的傳承首先要在學生的思維中進行有效地植入,利用革命紀念地、歷史文物、實物展品(“一大”會址、南湖紅船、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等),拉近歷史與現實,觸發學員情景體驗,給予視覺與情感的雙重沖擊。同時利用經典吟誦:精選紅色經典篇章、經典歌曲,組織學員朗誦、詠唱,感受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這些歷史情境的創設顯然比傳統課堂中干巴巴地授課,更能激發學員的探討興趣,重要的是讓學員從歷史現象中總結規律、把握實質,充分認識紅色經典藝術的教學價值和歷史價值。
(三)營造校園紅色文化氛圍
高校校園文化是一張靚麗的校園文化名片,每個高校都有自身獨特的校園文化,通過校園文化的有效建設,可以深刻影響高校青年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將紅色經典藝術資源融入校園活動,實現紅色經典藝術與學院活動的整合。學校以傳承紅色基因為立足點,大力推進紅色經典藝術的宣傳和傳播路徑,引領廣大學生與時代主題相結合,舉辦各類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例如江西省井岡山大學組織教師深入井岡山及周邊區域進行紅色藝術采風,編創了一臺頗具影響力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該劇目采用音樂、舞蹈、朗誦、戲劇表演、合唱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段,將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井岡山兩年零四個月的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歷程進行藝術化地呈現,藝術地再現了井岡山斗爭時期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經典地演繹了廣泛流傳的紅色歌謠和紅色傳說,貼切地頌揚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是該校一張極具特色的校園文化符號,同時,通過圍繞著該劇,學校還開展了“歲月如歌——我心中的《井岡山》”全校性的實踐教學活動,其中包含了紅色繪畫比賽、紅色文學評論比賽、紅色攝影比賽、紅色征文比賽等校園實踐活動,將紅色經典文化借助以上的活動形式展現在高校學生面前,利于紅色文化內容融入校園文化,推動了紅色文化在校園的傳播和發展。該活動形式輻射至各個不同學院,在整個學校掀起了一股紅色文化的學習高潮,此外還可利用網絡微信平臺、校園媒體媒介,將紅色經典藝術文化的影響力進行提升,加大紅色經典藝術的宣傳力度,讓更多大學生理解、感知和認可紅色加大藝術文化,以此促進紅色文化在校園以及在學生間的廣泛傳播,從而推動了在校大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紅色文化主旋律的學習中來,通過這樣的活動獲得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這是紅色文化進校園中一個很好的契機,營造了一種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同時也提升了校園的文化品味,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讓高校青年學生心靈得到了凈化,思想得到了升華。
三、紅色經典藝術融入高校人才培養的意義
將紅色經典藝術融入高校藝術人才培養教育對于江西省的高等教育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早在2012年7月,國務院就頒布了《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贛南等原中央蘇區作為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的戰略定位。江西省“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提升江西文化軟實力,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轉化的重大決策。當今社會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要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江西省文化優勢,將江西省塑造為文化強省,離不開高校這片沃土。教書先育人,育人先培德,高校應在不斷探索中,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借鑒其他院校的經驗,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將紅色經典藝術的學習貫徹落實到藝術課堂之中,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人才。故此,在新時期將紅色經典藝術融入高校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奠定了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的文化根基
高校的思政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既要考慮到思政教育的時效性,又要和學生的現實狀況聯系結合起來,而紅色經典藝術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其內容非常豐富,每一個作品中都包含著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包含著深刻的歷史氣息。利用紅色經典藝術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當下高校教育的重點內容。例如在音樂舞蹈《井岡山》中的一首紅色經典大合唱《紅米飯·南瓜湯》,歌曲中表現了革命先烈艱苦奮斗的革命的精神,同時配合生動的舞蹈,將革命先烈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通過觀看這類的紅色經典作品,能夠切實的感到革命先烈的革命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進而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懷。因此,將紅色經典藝術融入高校教育教學中,可以使理論基礎的學習更加系統化、常態化,奠定大學生思想政治課的理論基礎,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和了解歷史的興趣,使中國的傳統文化能夠得到良好的傳承。同時也可以培育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
(二)提升了高校教育教學的時效性
紅色文化資源形式多樣,有物質形態的檔案、圖片、實物等,也有非物質形態的革命事跡、革命信仰、革命精神等,圍繞這些物、事、人,又產生了大量的藝術、書籍、歌曲、影視、圖片和網絡資料等。形式的多樣性,使紅色文化資源集趣味性和知識性于一體。利用這些資源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可以采取多種宣傳教育的形式,使大學生更容易被紅色文化資源的內涵所吸引。紅色文化資源的多樣性,也使其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學生可以在實景中去看、去聽,去感知和體驗歷史事件和過程,去感受革命的艱苦卓絕,去體會今天的來之不易,寓教于游、寓學于樂,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閱讀或參觀游覽中,不知不覺地接受熏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我們利用這樣的紅色素材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不僅可以創新高校教育教學內容和形式,還可以更為直接的加強大學生對黨和革命的理解與記憶以及對歷史的認知。從而促使高校學生發揚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和深情厚意的愛國情懷。
(三)有助于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當下的社會轉型期,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轉變,社會上出現了價值取向扭曲、社會責任感淡薄等不良現象。而大學生由于缺乏社會閱歷,又面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繁雜信息沖擊,因此對負面信息尤為敏感且缺乏免疫能力。紅色經典藝術資源作為一種歷史性的寶貴資源,繼承了我國優良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是一筆寶貴的精神和文化財富。將紅色經典藝術融入高校人才培養之中必然會使大學生群體在情感和思想上引起共鳴,從而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因此,高校要順應時代潮流,著眼當前問題,創新紅色經典藝術資源融入高校育人工作的方式方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大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使他們養成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結束語
紅色經典藝術是在崢嶸歷史進程中積淀而來的,值得傳承與弘揚,它體現著中國的革命精神,體現著革命先烈的堅韌不拔、寧死不屈的頑強意志,抒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紅色經典藝術歷經近百年的歷史滌蕩,至今仍閃耀著熠熠光輝。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定人生的理想信念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大學生來說,了解紅色經典藝術不僅是順應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發展自我、樹立正確價值觀、強化思想政治觀的重要途徑。高校開展紅色經典藝術教育,不僅能夠使中國傳統文化得到傳承,也能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作出有效地幫助。
參考文獻:
[1]丁國旗.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表達[EB/OL].紅旗文稿,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1225/c40531-28974573.html.
[2]王龍生,劉文晶.淺談紅色舞蹈對高校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響[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2(6):130-131.
[3]崔越.將紅色經典藝術作品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