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世娟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教學和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推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開始引起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其在增強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相關概述,探討在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小學數學高年級;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教學策略
所謂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一定的“導學提綱”來確定課堂完整教學主題,并通過一定的師生互動來展開教學,從而實現課堂高效教學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其主要秉承的教學理念是“變教為導,導學互動”,即轉變傳統的單一式教學模式,由教師進行引導教學,開展與學生相關的教學互動,從而實現“導學互動”的教學效果。
一、在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來進行相關教學內容教學,而學生則是被動地理解與吸收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師生之間缺乏一定的互動,使得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及時解決遇到的數學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課堂教學的低效。而通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教師在課堂中通過各種教學互動環節設計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二、在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教學策略
1.在課堂教學預習中的應用
在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教學預習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數學趣味故事導入來抓住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之后的課堂教學展開打下基礎。并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問題來引導學生展開自主預習,從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2.在課堂教學展開中的應用
在課堂教學展開應用導學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互動式教學情境構建來實現互動教學。互動教學情境的創建可以從兩個方面談起,一方面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情境創建,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理解、難以想象的空間變換關系,教師可以通過相關多媒體播放設備實現,將其利用圖片、動畫的形式進行生動轉化,創建一定的課堂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與學習。同時,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問題引導教學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從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教師用多媒體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從實物抽象出圖形,利用動畫效果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大大豐富了學生們的立體表象,促進了其空間觀念的形成。又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時,利用課件演示將圓柱切成兩半,再分別將兩半平均分成若干份后,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很清楚地把體積公式的推導演示過程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觀察就能得出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之后再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的同時把推導過程用語言敘述出來,這樣通過眼觀、手動、口述,學生不僅理解了公式的含義,而且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另一方面則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情境創建,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小組,制定相關探究課題,讓學生展開自主互動探究,從而拓展學生思維,進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3.在課后復習練習中的應用
在課后復習練習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對所學內容進行系統性整理,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自我表達,而教師則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給予一定的肯定與指導,從而幫助學生夯實學習基礎,促進其數學水平的提升。
如:“數的整除”概念涉及內容較多,在復習課上我就設計了一個思維導圖:
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系統性梳理,讓他們討論如何把有關概念填在括號里。學生積極性很高,不僅復習了知識,還促進了認知結構的建立,發展了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應明確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相關概述,明確其在提升學生學科素養、促進高效課堂教學方面的積極作用,并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通過在課堂教學預習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展開自主預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來開拓學生思維,在課后復習應用來幫助學生夯實學習基礎,促進數學學習,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吳耀榮.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5):57.
[2]刁志紅.小學數學課堂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教師,2019(S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