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淇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全面進行,核心素養是新時期教育改革提出的關鍵詞,要想為社會培養出優秀且高質量的綜合型人才,教育的首要目標應該轉變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小學課程中,美術課程是小學中年段課程中基礎性較強的學科,和音樂課程同為小學美學教學體系,對學生審美能力以及學習實踐能力有極大幫助。傳統美術課程教學,多數將教師授課以及學生作業作為教學主體,忽略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很大影響。基于此,小學美術的教學理念發生了改變,旨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美術核心素養,為其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中年段美術;趣味化教學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素質教育階段中小學生發展的主要內容。核心素養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不僅從學科的角度對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出要求,更從個人發展的高度制定明確的教育教學任務。教師在中年段美術課堂教學中,多數教學方式為示范教學,給中年段學生畫出具體樣式,讓學生自行進行描摹,缺乏對中年段學生引導性教學,不注重學生創作以及思考能力的培養,此種教學方式主要是借助講解圖畫的具體繪畫方式以及作圖中應該注意的下筆方式,屬于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對教師教學的理解更多的就是圖片復制刻畫,單純鍛煉的是學生的動手能力,而非學生的繪畫創作能力,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繪畫創作能力都存在極大的制約,降低其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美術中年段教學中,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思維,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對學生做好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設計,為中年段學生各項能力的綜合鍛煉做出規劃,提升美術課堂教學質量。
一、通過創設情境,激發中年段小學生的興趣
教師在美術授課之前,應該充分做好教學前準備,對現有先進科學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在課前導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本節課學習內容做成視頻以及微課的形式,引入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實際場景,豐富課程學習氛圍,讓學生對本節所學內容有初步了解的同時衍生自身思想,激發學生創作能力以及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表現創作,舉例說,在對課本內容“端午節”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課前購買各種彩色的掛繩、吊墜,在上課之前對班級進行布置,導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查看自己班級有什么變化,運用此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注意力更為集中,更容易帶入課堂學習之中,引導學生觀察、嘗試制作香包,深入研究香包的制作和裝飾方法,讓學生可以感知香包的美感,在以上各種鋪墊中,學生就會有自我感悟以及情感共鳴,為接下來學習奠定好基礎。
二、通過設置懸念,充分調動中年段小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在課堂授課期間,應該摒棄傳統填鴨式教學思維,舉例說,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懸念式教學,給學生提出疑問,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和思考,借助學生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把書本內容作為主要研究主體,仔細斟酌書本內容,提出合理的懸念。舉例說:教師在對“恐龍世界”進行講解時,可以將學生具體分組,讓學生思考“關于恐龍你知道什么?”“恐龍的種類有哪些?”“恐龍有哪些外形特征”等問題,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通過增強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拓寬中年段小學生美術創作的思路
“教育即生活”這句經典的語句就指出,美術創作離不開作者對生活的思考,生活中的事物才是美術創作的源泉,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點滴,不僅是在課堂學習,更要在生活中思考,組織班級同學開展戶外寫生活動,體驗千姿百態的生活,鼓勵學生去感悟生活,領會大自然帶給我們的靈感,對學生審美能力進行實踐鍛煉,舉例說:教師在講解“春天來了”課程時,首先引導欣賞不同種類的花卉和不同形狀的花卉,然后運用基本形的方法觀察花卉;同樣的一花卉因角度不同形狀不同,最后對花卉進行寫生訓練。
四、通過美術和游戲的有機結合,提高中年段小學生的課堂參與感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可將游戲內容加入到課堂之中,讓游戲去輔助教學,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保持愉悅的學習心態,不產生抗拒學習的心態,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教師在課堂游戲環節中,應該針對性的設計游戲環節,確保游戲環節的實際教育意義可以和教學效果并存,設置簡單的游戲方式,確保游戲環節順暢進行,舉例說:在對“色彩對印”課程教學時,可以在游戲中加入對色彩的搭配環節,將班級同學分為幾小組,拿出純白色道具引導學生為其設計顏色,在教學游戲之前,教師在對游戲斟酌時應該考慮實際所會遇到的問題,顏料使用方式、安全性問題、配色大致原理,作品完成后,將此件設計作為作業呈交給老師,老師提出實質性修改意見,同時在課后活動中,將其進行展覽,供學生進行觀看找出差距彌補自身不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教學必須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于課堂之中,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思維,積極思考新形勢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鍛煉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實踐創作能力。在課程教學中,利用各式新型教學方式,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流程,突破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鍛煉學生在創作中加入自身情感色彩,借助情景建設、引出懸念、引導學生將學習內容和實際生活進行聯系,最大程度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美術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敏芬.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8:9+12.
[2]姬連鳳.如何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趣味性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25(6):50.
[3]金麗.趣味性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1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