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賢
摘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能夠鍛煉和提升人的發散思維能力,還能夠幫助人梳理思路和知識點。高中語文作文中議論文的應用越來越多,更需要在現有教學方式上,建立順暢的教學。因此本文簡單分析了如何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巧妙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開展教學和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思維導圖;作文教學;作文寫作
近年來,高中語文作文偏向議論文寫作,作文題目類型也越來越豐富。高中語文作文因為其在考試中分數占比例比較大,對學生的文字綜合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有著較高要求。因此,可以巧妙借用思維導圖,幫助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更為順利和有效地開展。
一、思維導圖在高中教學中的運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通過圖形和連線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思維導圖在實際應用中通常是點和線,從中心點發散出多個分支點,再由分支點繼續發散出子分支點。點與點之間通過直線進行層級連接,最終形成以中心點為核心的思維樹。每一個關節點都是由中心點發散出來的子關節點,因此不會偏離中心點,能夠幫助思維導圖的使用人直觀地觀測到關節點之間的聯系,形成記憶網絡,從而強化記憶。思維導圖因為總結歸納性強、層級關系清晰[1],能夠幫助人形成系統性的記憶,并幫助人進行發散性思維,所以被廣泛運用在現在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會在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科目和英語語法的講解中,結合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
在現在的高中語文教學中,也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通過教材建立新的知識網絡,還可以用來輔助高中語文作文的教學。高中語文作文在高考中占據著近一半的分值,而且現在的高中作文形式以議論文居多。因為議論文的寫作邏輯建立較為容易,寫出來的文章條理清晰,所以容易在考試中容易拿到較好的分數。此外,近年來考試中議論文題目的出現頻率較多,所以現在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大多向議論文寫作傾斜。然而,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寫作呈現出模式化,容易形成固定思維。因此,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巧妙地借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打破固定思維,打通學生的發散思維是很重要的。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結合實事要點,合理布置題目
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前,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結合社會實際和教學大綱,合理設置語文作文教學的內容,合理布置每一次的作文題目。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目的,不是只培養學生議論文寫作的能力,而是培養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寫作能力。因此,在實際作文教學中,教師除了選擇指向性明顯的題目之外,還要選擇較為開放性的題目[1]。
議論文寫作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能作為高中生開展作文寫作的基礎練習。在布置明確需要寫作議論文的題目時,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圍繞議論中心點,進行發散性的討論。比如,近幾年來新興產業飛速發展,各種共享單車的服務遍布城市角落。在進行語文作文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往年的江蘇卷的作文題目“車輛與時代變遷”為主題。這一題目,對于關鍵詞“車”和“時代變遷”,可以有多種解讀。表面可以認為是科技發展對生活的改變,內里可以解讀為人們的意識轉變。此外,還可以從“共享”文化入手,進行辯證思考。此時教師就可以匯總學生的解讀角度,從多個角度深入分析。
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文題目時,選擇有著更多解讀角度的題目,能夠更加容易借用思維導圖,建立清晰的作文題目分析網,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二)鍛煉發散思維,充實文章內容
近年來,高中語文作文命題逐漸趨于簡短,生活中的一句歌詞、一個名詞都可以作為作文題目。如果一直按照傳統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方式,學生的作文內容就及其容易流于程序和表面,單一地聯想常見的社會現象進行寫作。這既不利于學生提升寫作能力,又不利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更多類型作文題目的練習。學生在考試中的作文失去特色,內容空洞,導致學生失去本該能夠得到的分數空間。
比如,“碎片化信息”就可以作為作文主題,展開作文寫作。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為了利用碎片化信息,發展出的很多電子終端應用,在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為人們帶來了片面化的信息。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建立思維導圖,以“碎片化信息”為中心點,向優點和缺點兩個方向進行輻射,發散出更為細致的分支點。這些分支點就可以作為填充文章內容的方向,學生就可以按照方向尋找合適的素材支撐分支點作為文章的分論點。而每個分論點還可以成為新的中心點,發散出新的觀點。這樣一來,學生在以“碎片化信息”為主題展開作文寫作的時候,就不會程序化的只從大致的優缺點進行論述。學生能夠提出更多新穎的觀點,從更多角度去看待作文題目,讓作文題目帶有學生自己的特色,讓作文寫作脫離傳統的刻板化的窠臼。
(三)建立層級關系,優化文章結構
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通常都是由教師布置作文題目,帶領學生進行題目解讀,然后讓學生自行創作,之后被教師評閱。換言之,高中語文作文的寫作練習,通常都是以學生收到教師的反饋為結束,學生很少會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再次修改和梳理。因此,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提煉自己作文中的主觀點和分觀點,建立作品大綱,結合思維導圖的模式,聯系作文各分論點和作文題目的關系。思維導圖的層級關系,能夠幫助學生更為清晰地看到作文的結構是否合理,從而幫助學生從另一種角度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審視和結構優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設置、作文題目的選取、作文題目的分析時巧妙借助思維導圖,優化教學路徑,還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利用思維導圖進行作文分析,豐富作文內容,提高解讀作文題目的能力,從而更好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白亮.巧借思維導圖打通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路徑[J].科技風,2020(09):74.
[2]梁婷婷.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思維導圖方法的運用研討[J].求知導刊,2019(3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