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致福
摘 ?要: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被廣泛認可,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從灌輸式的模式中擺脫出來,開始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激發自主學習意識,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小學正是學生基礎培養的關鍵時期,對未來的學習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積極采取措施,做好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工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自主學習能力是實現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獲得良好的知識積累,還能總結出數學學習的方法和技巧,不斷提升思維能力,實現良好的數學知識體系構建。這不僅影響著數學有效課堂的構建,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也有重要作用。以下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對有效的培養方法和策略展開疑義論述。
一、落實課前預習要求,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預習是自學的開端,也是基本形式。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可以進行知識積累和問題總結,不斷積累有效的學習經驗,然后進行遷移運用。同時,學生也可以掌握課堂教學的主動權,使教學內容更有側重點,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在以前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出于對學生預習效果的不放心,或者忽視其教學價值,并沒有認真落實和引導這一教學環節,導致學生過度依賴教師的課堂指導,缺乏自主學習意識?;诖?,教師要認真落實該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各種導學工具,保證預習的效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比如在“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以提供預習單,幫助學生明確預習的內容和要求,首先要探究其中涉及到的算理和算法,其次進行基礎練習,檢測預習成效,最后對于已學會知識和未學會知識進行全面總結和歸納,對個人學習能力有科學的定位。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預習反饋,優化教學方案,使課堂教學更加符合實際需求。另外,教師也要認真規劃作業設計,引導學生進行獨立學習活動。總之,通過長時間潛移默化的習慣引導,學生逐步意識到學習是個體自己的事情和責任,并且不斷總結有效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二、進行教學情景創設,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
通過前期的預習準備,學生將針對教學重難點問題展開課堂討論。數學的理論知識相對抽象和概括,對以直觀感性為主要思維認知特點的學生來說,在有效的理解和深刻的記憶方面容易遇到阻礙。同時數學知識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是具體內容的抽象概括。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思維理解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是有效學習的關鍵。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情景創設,幫助學生實現深入理解,進而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比如在“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化的場景布置,幫助學生深化對分數的概念和意義的理解,提升數學生活意識,也為有效指導生活實踐提供基礎。又比如在“軸對稱和平移”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美麗圖案進行情景創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明確二者之間的異同點。
三、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
學生在課堂探究的過程中,除了借助教學輔助工具,進行理論理解和知識學習之外,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在互相學習和互相借鑒的過程中,實現共同提高和進步。學生個人的生活經驗和學習能力是有限的,小組合作可以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有利于快速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并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合作探究引導,提高自主學習效果,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比如在“圓錐體積”的探究活動中,這涉及到學生的知識基礎和遷移運用、思維轉化等方面。學生個體很難獨立完成這樣的探究過程。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組,根據學習能力和興趣特點進行合理搭配。學生們在探討交流中不斷向著科學的方向前進。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合作探究的模式,不斷為學生自主學習和能力提升創造條件。
四、重視科學點評指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評價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的能力是不斷提升的過程,經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改進從而實現發展和進步。因此,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自主學習表現,提供科學改進的方法和建議,逐步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教師要對學生的預習反饋進行認真分析,從學生的參與態度,學習效果以及問題不足進行全面分析總結,進而提出針對性的指導。又比如在課堂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探究表現,幫助他們總結有效的探究方法,不斷提升數學綜合水平。除此之外,學生之間也可以展開自評和互評活動,不斷提升自我反思能力,逐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的灌輸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和策略,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教學改革的落實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J].李京梅.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05).
[2]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李樺.教育教學論壇.20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