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顯平
摘? 要:新課標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作為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目標之一,由此也帶來了全新的教學思想與教學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充分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他們大膽思考、大膽表達,形成良好的發散思維與創新思維,調動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讓教育改革工作落到實處。本文結合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內容,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分享幾點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創新意識;培養方法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有效教學過程既有利于培育學生法治觀念,也有利于滲透創新意識,促進學生提升綜合素養,獲得全面發展。因此,道德與法治教育成為貫徹素質教育的必經之路。在當下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小學道德與發展教育要打破“填鴨式”教育思想,通過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關注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創新意識,關注學生發展能力等多方面為切入點,強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提高課程教育有效性。
一、轉化思想認識,創新教學方法
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先要從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著手,創新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立足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生活體驗,通過導入生活案例、學習道德模范事跡、分析法治事件等各種實踐活動,啟發創新意識,讓他們感受道德與法治思想在日常生活的實際應用。例如,圍繞當下熱點話題“‘網紅是社會的‘正能量還是‘負能量”展開討論,大家按照自己的意愿分成正方和反方,分別持有不同的觀點,并立足話題廣泛收集資料。經過激烈的討論,雙方各執一詞,大家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并分別列舉了對應的案例。大家唇槍舌劍、互不相讓,但是又碰撞了思維的火花,課堂上討論的熱火朝天。最后大家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要學會運用辯證思想去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生活中要多關注“正能量”的網紅,遠離“負能量”的網紅。通過組織趣味的探究與討論活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踴躍地開動腦筋、表達觀點,而在互動學習過程中,大家逐漸形成了道德與法治意識,活躍創新思維[1]。
二、回歸生活理念,增強教育實效
核心素養背景下實現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創新,關注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思路、優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樹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通過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讓道德與法治教育落到實處,激活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例如,學習與“環保”有關的課題時,為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與迫切性,課上播放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視頻資料,對比生態環境的前后變化,大家感到非常震驚。同時教師要以設問的方式引導:“同學們,過去我們的河水清澈、魚蝦生長,但是如今河水渾濁不堪,魚蝦無法生存,生態破壞嚴重,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誰應該為此負責?我們能做些什么?”一系列的問題啟發了學習思路,從破壞環境的成因、保護環境的對策、樹立環境保護職責意識等多個方面著手,讓學生結合生活案例更深刻地思考與探索,進而豐富學習認知,培養保護自然環境、積極創新發展的強烈意識。
三、理論關聯實踐,促進思想認知
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不能局限于教材的理論內容,而是從“教教材”轉為“用教材”,創新性地挖掘素材,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教材。找到理論與實踐的契合點,激勵學生在認識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同時強化思想認知,進而學有所獲[2]。例如,學習“生活離不開規則”時,以培養創新意識和道德品質為目標方向,首先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規則無處不在,每個合格的公民都要遵守規則,如過馬路不闖紅燈、公共場所不插隊、考試不作弊等。其次,結合具體的案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說一說為什么要遵守規則,以及違背規則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最后,為了活躍學生的思維與行動,組織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戲“我要講規則”。游戲中有人扮演“警察”,有人扮演“群眾”,體會生活中的規則,樹立“規則”的概念,對本節課的知識點加深印象。通過理論關聯實踐,讓學生能夠快樂地學、全面地學、有效地學,順利完成本節課的目標。
四、延伸德育作業,培育綜合能力
道德與法治教育要講實踐、重實用,教育視角也要延伸到課堂以外,啟發學生將良好的道德與法治素養運用到生活中,成為自己的好思想、好行為、好習慣。因此,為了在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激活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綜合能力,教師要多布置有意義的家庭德育作業。例如,很多小學生在家中嬌生慣養,自理能力較差,總是依賴家長,周末布置家庭作業,要求他們幫父母做家務、主動整理房間;而還有一些小學生性格內向,不善于交流和表達,鼓勵他們回家后主動與父母聊天,告訴他們自己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講一講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生活趣事,拉近親子距離。通過多樣化的德育活動,真正將教材提及的知識點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從根本提升了小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強化良好的道德修養,而這也符合當下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
總之,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是當代小學生的必備技能,而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學生學習與成長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通過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遵循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潛移默化地培育學生的道德觀念及法治意識,全面提升創新能力與綜合素養,這對其未來發展大有益處。
參考文獻:
[1]賴蘇銀.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J].考試周刊,2020,(43):103-104.
[2]王佩青.小學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的實施探討[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