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勇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是新接觸物理學科,因此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由于相關的知識積累比較少,就會很難進行知識點的有效理解。初中教師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更多地放大了這個問題,因此在進行講課時更多地進行灌輸式的教學,使得學生被動地進行知識點的理解,長時間容易導致學生本身對該學科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而且也很容易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本身初中生在進行學習時就不能夠再和小學階段一樣,被灌輸學習,應該重視學生的思考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調動學習興趣;知識理解更加深刻;強化自學能力
既然發現了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利于學生進行學習的因素,那么作為物理教師應該如何進一步地去引導學生學習好這一門學科呢?這也是很多物理教師都需要進行思考的問題。教師應該重視好學生能力的培養,課堂中,更多地為學生創造積極進行學習知識的空間,使得學生可以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和理解知識點。而且需要引導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中的前提,也應該給予學生思考的機會,讓學生自己感受到物理知識學習的趣味性。
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知識的學習需要更多的興趣,課堂中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給學生設置一些環節或者是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參與,并且學生會懷有更多的積極性。探究式體現在更多的是教師根據課堂中教學內容的不同,相應地給學生提出問題,使得學生可以有興趣進行思考,從而在教師講解內容的過程中,學生在自己進行思考之后,可以達到更好的知識記憶的效果。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課堂內容感興趣的話,才能夠更好地保持好課程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進行“聲音的特性”這一小節的講解時,首先由于聲音廣泛地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節課內容的標題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想一下,聲音可能會有哪些特性呢?先讓學生進行一些思考,這樣可以便于教師進行講解。在學生進行一些思考過后,教師可以再開始進行講解,可以借助給學生舉一些例子,讓學生參與到探究的環節中,可以共同進行驗證聲音的特性存在的意義,通過這樣的環節,也可以使得學生始終在課堂中保持好自己的注意力進行聽課,對于進一步理解知識點也是比較有幫助作用的。
二、知識理解更加深刻
很多學生在學習一段時間的知識點后,在應用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不會用,或者是一些知識點之間容易搞混淆,這也是由于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深刻理解好,導致對知識的印象不深刻。探究式的教學方法不主張教師進行更多的講解,而是學生先進行思考,在思考過程中發現自己不理解的內容,教師進行解答,這樣有目的性地講解知識,還可以使得課堂中教學時間的利用更加有效率,使得學生學習的效果也可以體現得更加明顯。
例如,在進行“摩擦力”這一小節時,由于摩擦力也與生活聯系得比較密切,因此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同樣可以利用一些實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首先教師可以設置幾個生活場景,讓學生以共同討論的形式進行思考,比如說公路上駕駛的汽車,以及踢遠的球會逐漸地停下來,還有黑板擦可以擦掉粉塵,這些原因都是什么呢?可以先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在學生在共同進行探討的過程中,可以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因此在進行記憶的過程中印象同樣也會更加深刻。學生思考之后教師可以開始給學生進行具體內容的講解,使得學生可以快速明白這些原因,以及理解摩擦力的概念,便于今后課程的學習。
三、強化學生自學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也應該著重培養自身的自學能力,這也是如今的課程教學倡導的教學目的。課堂中更多的是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而且學生在進行提前思考和嘗試進行探索知識點之后,教師進行講解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知道自己哪些知識點沒有理解清楚,這樣學生在進行聽的過程中,也就會更加有效果。自學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同樣具有很好的幫助作用,這樣也可以使得學生在課堂聽課時可以更加有效果。
例如,在講解“壓強”這一小節時,由于壓強本身的概念也是學生比較難以理解的,因此更加需要學生明確好課堂中進行聽課的目的,這樣學生聽課的過程中也會更加有效果。教師需要讓學生先預習課本,然后需要自己學會口述壓強的概念,學生在進行準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準備好講課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內容。學生在思考之后,對于不理解的知識可以在聽的過程中更加有效果。
總而言之,研究性教學的方法在初中物理課堂中有很好的應用效果,并且根據如今的教學現象也可以發現,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而不只是單純地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這樣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也沒有太大的幫助。而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根據學生問題的根本進行解決,同時還需要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得學生更加有興趣地參與到課堂中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林波.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7(14)
[2]趙鳳閣.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5,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