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適用探析

2020-08-07 03:39:46青島科技大學弱勢群體司法與社會保護研究基地
上海保險 2020年7期
關鍵詞:被保險人

趙 磊 青島科技大學弱勢群體司法與社會保護研究基地

王 帥 青島科技大學法學院

一、問題的提出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以下簡稱《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并有權向致害人追償:(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二)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三)被保險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二款規定:“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但通過該條規定,無法確定“搶救費用的范圍”“追償權的性質”“故意的界定”“財產損失的內涵”“舉證責任”等內容,不管在學理研究還是司法實務中都有不同的觀點展現。在寇某某與天安財產保險公司保險糾紛案(以下簡稱“寇某某案”)中,僅在一審中提出交通事故系被保險人故意為之,沒有提供證據予以證實,在受害人沒有反駁的情形下,二審法院直接予以采納,使保險公司免于保險賠償[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魯民再278號民事判決書]。關于“墊付搶救費用”問題在司法實踐中也有不同的意見。在魏某訴某保險公司一案中,法院判決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河南省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安民二終字第425號民事判決書];但在孫某訴某保險公司一案中,法院認定保險公司只承擔墊付搶救費用之義務,而不需承擔保險賠償責任[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2009)西民初字第10476號民事判決書]。

《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內容事關風險轉移、受害人經濟補償等重要保險理念,如何正確理解該條內容對司法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對典型案例及現有學說進行系統梳理并予以探討和辨析,以期豐富學理研究,對司法實踐提供有益的理論支持。

二、司法實務案例類型分析

(一)受害人求償權性質及舉證責任分配

1.受害人求償權的性質

在“寇某某案”中,受害人寇某某以保險公司和被保險人蓋某為被告提起訴訟,以交通事故的性質為由,要求法院判決天安保險公司向受害人賠償。天安保險公司認為該案交通事故是由被保險人蓋某故意為之,根據《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保險公司除墊付搶救費用外,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后由于案件關系錯綜復雜,又在煙臺市芝罘區人民法院進行了審理,受害人寇某某以代位權提起訴訟。被告天安保險公司認為受害人不享有代位權,且事故行為是被保險人故意為之,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一審法院支持了保險公司的觀點,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維持了一審法院的判決。最終,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予以改判。

《合同法》第七十三條對代位權作如下闡釋:“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根據該條,代位權成立的要件有四:a.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已屆清償期;b.債務人怠于行使債權;c.債務人該行為已對債權人造成損害;d.除外責任,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的債權不專屬于債務人自身。在本案中,被告天安保險公司以被保險人故意致害為由認為受害人寇某某不享有代位求償權。拋開被告的抗辯主張,就法律關系而言,受害人向保險人主張保險賠償是否為代位權的表現?筆者認為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首先在該案中,其法律基礎關系有兩個:一是蓋某與天安保險公司系保險合同關系;二是蓋某與寇某某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糾紛關系。在交通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當然有權要求保險公司向受害人賠償,被保險人怠于行使其債權請求權嚴重損害受害人的利益,使得受害人之損失遲遲得不到賠償。受害人作為被保險人的債權人當然有權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請求保險人予以賠償。

2.舉證責任分配方式

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判決中寫道:由于在一審程序中被告提出該交通事故的發生是被保險人故意為之,而受害人并沒有反駁,因此對于故意行為應予認定。對于該判詞筆者認為實屬不當。第一,盡管在一審中受害人并沒有對保險人的說法予以反駁,但這并不構成自認。即便保險人的抗辯對受害人帶來不利益,在本案中是否為故意之行為的自認主體應為被保險人,而非受害人。第二,二審法院的做法有違庭審的實質化。庭審的實質化目標是,保證庭審在查明案件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顯然在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主張交通事故是由被保險人故意為之,但并沒有提供相應的證據,作為本案關鍵一環,被告根本無法證明案件事實,在沒有證據證明的情形下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確有不妥。第三,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明規則,既然保險人主張事故發生系被保險人故意為之,當由其提供證據予以證明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當案件處于真偽不明時,不應由受害人提供被保險人“非故意”行為的證據責任向保險人追償,而應由保險公司主張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以達到免責的目的。因為在保險責任中,保險公司處于優勢地位,受害人(包括被保險人)處于相對劣勢地位,只要受害人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確實發生、有明確的致害者即可。不能將只有法官、法學專家才可能解決的學理問題施加于處于弱勢地位的受害者一方。

(二)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兩種不同的裁判路徑

在“魏某訴某保險公司案”中,被保險人魏某因醉酒駕駛發生交通事故導致張某受傷,后張某因醫治無效身亡。保險公司援引《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因魏某醉酒駕駛,保險公司除墊付搶救費用外,不應承擔賠償責任。法院并沒有支持保險公司的抗辯,最終判決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向受害人負賠償責任。在“孫某訴某保險公司案”中,投保人孫某允許張某酒后駕駛,發生交通事故導致受害人穆某受傷。與上一案件不同的是,法院并沒有判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其只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負有墊付搶救費用的義務。

在司法實踐中,針對《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三種情形,判決保險公司免賠的案件比判決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案件要少得多。在學界,關于該條三種情形下保險公司到底是僅僅承擔搶救范圍內的費用墊付責任還是保險賠償責任,也存有較大的爭議。主要存在以下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不宜對《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作寬泛的解釋。因為該條款只規定了保險公司負有墊付搶救費用的義務,并沒有規定賠償責任,而且對于該墊付費用有權向致害人追償(方毅,2009)。第二種觀點認為,該條規定的墊付責任應該包含財產損失,而不是僅僅針對人身傷亡(韓長印、易萍,2010)。個人認為,上述觀點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財產損失墊付責任,而非僅針對搶救費用,否則與第二款“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相矛盾。第三種觀點主張,保險人應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對受害人的人身傷亡承擔賠付責任,財產損失摒除在外(文杰,2012)。

三、對《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的反思

關于《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的內容,由于在司法實踐和學理解釋上都存在分歧,導致出現類似案件裁判結果相左的現象,不利于社會主義法治的進步和公平正義的實現。而且根據當前的理論學說,不管對該條縮小解釋還是擴大解釋必會對受害者或保險公司帶來不利益的一面。當前在適用該條款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賠償范圍不明確,主要存在前文所述的三種觀點學說。該條第一款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并有權向受害人追償。第二款又說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從前后邏輯上看是存在矛盾的,至少可以解讀出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第一款中搶救費用的范圍并沒有界定,這就是為什么有學者主張應把財產損失的范圍納入進來的原因;第二,第二款規定保險公司對財產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但通過與第一款的上下文聯系來看,完全可以理解為保險公司對于受害者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之后向致害者追償。因此,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的最終落腳點是享有追償權,而非沒有墊付之義務。

二是舉證責任不明確。類似案件舉證責任相反的現象并不鮮見。在“胡某訴平安人壽保險公司哈爾濱分公司案”(許崇苗、李利,2006)中,當胡某向保險公司主張保險賠付時,法院認為胡某應就事故發生的非故意性承擔舉證責任。由于胡某未能證明事故發生的非故意性,其應承擔舉證責任不能的不利益(該案并非交強險條例的舉證案例,其屬于《保險法》范疇,筆者認為二者在“故意”與否舉證責任分配問題上具有相似性,在此用于陳述相關問題的觀點)。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寇某某案”判詞中寫道:“被申請人天安保險公司應就該交通事故發生為被保險人之故意行為進行舉證,以達到自身免責的目的。”由于無法舉證,保險公司最終承擔敗訴的風險,該案受害人的損害賠償得以實現。反之,如果法院要求受害人承擔事故發生的非故意性,其結果也是可預見的,承擔敗訴風險的將是受害者。

三是對故意的內涵沒有界定。交通事故致人損害屬于侵權行為,不管在《保險法》《侵權責任法》抑或整個民法上,對故意侵權行為關注甚少。大家似乎形成這樣一種法學常識:民法的基本功能是彌補損害,至于侵權人的主觀心理是故意還是過失則無關緊要,民法上故意與過失在原則上同其價值(鄭玉波,2004)。在分析侵權責任問題上,故意之心態并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不可或缺的。例如《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三)之情形,被保險人故意與否直接關系到保險人是否承擔賠償責任。筆者試圖對現有理論進行探討與辨析。

四、現有理論之辨析

(一)保險公司追償墊付費用的性質

在我國現有民法體系中,“追償”一詞一般用于在法律關系中應當承擔責任義務的主體(債務人除外)向債權人履行債務,使債之關系消滅,該主體履行債務后可以對內向債務人或其他保證人追償。追償權一般存在以下三種情形:第一,保險公司承擔賠付責任后向被保險人追償的情形;第二,擔保人、保證人與債務人之間的追償關系;第三,單位承擔員工賠償責任后,向有過錯的員工行使追償權。例如《擔保法》第十二條規定的保證人與債務人、其他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的追償權。追償權的性質是代位權抑或是求償權,在學界存有爭議。

有學者認為保險公司的追償權應為代位權(文杰,2012)。因為只有將保險人的追償權定性為代位權,保險公司與受害人之間的債權關系才會法定轉移,保險公司在賠付受害人損失后才會繼受取得對被保險人的請求權,從而被保險人對受害人的免責之抗辯應用于保險人。如果定性為求償權,則被保險人此抗辯權不能施加于保險人。該觀點主要借鑒了德國和日本的相關規定。例如,德國《保險合同法》第117條第5款規定,“保險人依據第1 款至第4 款向受害人賠付后,受害人對被保險人之債權隨之轉移給保險人”;日本《機動車損害賠償保障法》第76條第2款規定,“因被保險人惡意行為導致受害人之損失,政府承擔賠付責任后可向被保險人代位追償”。

筆者認為,將保險公司的追償權認定為代位權欠妥,因其不滿足代位權的構成要件。在“代位權說”中,保險公司為代位權人,受害人為債務人,被保險人為次債務人。首先,受害人在保險事故中只可能是債權人的身份,即對被保險人的請求賠償的權利或對保險人的代位權;其次,被保險人在該法律關系中擁有雙重身份,一是對受害人負有侵權之債,二是基于保險合同與保險人之間的合同之債。因此把被保險人置于次債務人的位置也不妥當。另外從代位權內涵來看,代位權人只與債務人存在債權債務關系,而與次債務人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因此如果將保險人的地位定為代位權人,則保險人、被保險人與受害人之間的角色定位與代位權中規定的內容存在邏輯沖突。將保險人的追償權定性為求償權,被保險人能否以對受害人之抗辯應用于保險人呢?筆者認為是可以的,原因就在于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中的雙重身份。盡管一個是基于侵權關系,一個是合同關系,但是發生的事由是共同的—起交通事故。

(二)保險公司的賠付范圍

筆者認為,對于《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的賠付范圍,第一,應對搶救費用作擴大解釋,該搶救費用應包括救治費用、傷殘賠償金等;第二,被保險人在該條三種情形下導致的受害人財產損失,不能課以保險公司賠付責任。

有觀點認為該條規定的“財產損失”是與“精神損害”相對而言的。把醫療費用、傷殘賠償等費用納入財產損失的范圍會降低被保險人的違法成本,不利于控制和預防酒后駕車等行為(栗娟,2008)。顯然,如果將財產損失的范圍擴大解釋,其導致的結果是保險公司免于承擔賠付責任,受害人的損害賠償利益將無法得到保障。因此該財產損失應為受害人因事故導致的人身傷亡產生的各項費用。

由于我國交通事故頻發、保險基金有限等制約因素,難以完全保障受害人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補償。如將財產損失納入賠付范圍,受害人的生命健康權難以有效保護。《侵權責任法》第二條列舉了民事權益的保護范圍,并將對人身權益的保護位置放于財產權益之前,這凸顯了人身權益的保護在我國法律中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簡單的順序問題,更是我國法學研究者價值判斷的體現。從一定程度上說人格性正在向財產性奪回桂冠(星野英一,1997)。因此有學者認為,當人身權益與財產權益發生沖突時,應首先保護人身權,即便生命、健康、身體只是法益,但它們是高等級的法益(李承亮,2010)。

從立法目的上講,交強險的設立使得受害人的損害賠償得到有效的彌補,它具有維護受害人人身權益和社會公益屬性。即便在《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的三種情形下課以保險公司“給付”責任也并沒有加重其損失,因為其給付后仍可以向被保險人追償。法條在這里使用的是“墊付”一詞,這表示在此情形下保險公司的給付是基于人道主義與社會公益,而非保險合同范疇內的賠償給付,因此更具強制性。有判決指出若以《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情形免除保險公司賠付責任,則必然出現這樣一種悖論,即受害人在被保險人一般過失下發生的損害可以向保險公司請求賠償,當被保險人在嚴重過錯下導致的損害卻無法向保險公司請求賠償[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9)滬二中民一(民)終字第676號]。筆者建議,在適用該條時,保險公司承擔賠付責任不以被保險人過錯與否為前提。

(三)故意行為之界定

迪特爾·梅迪庫斯說:“故意與過失的區分在民法上不具有重大意義。”然而此種說法有失妥當。故意與過失不僅涉及違法性問題,對于賠償、責任分擔問題也至關重要,在某些方面還涉及民刑性質的區分。如果在侵權法上將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比較之,大陸法系國家對過錯的作用及研究明顯不足,我國也不例外。為區分故意與過失在侵權法上的意義,有學者從二者的構造、性質、特征、有責性、歸責根據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葉名怡,2010)。筆者認為有幾個地方需要探討。

1.重大過失與故意同等處理問題

重大過失與故意之所以在法律上同等處理,是因為它在認識因素上與故意同,而民法更重視對不當行為的防范(葉名怡,2009)。筆者認為該觀點有兩點不妥。(1)重大過失與故意法律責任不能等同之。因為它不僅關系到賠償責任的大小問題,還關系到責任的有無問題。以本文研究的《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為例,第一款(三)之情形,被保險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保險公司可以向其追償。但是如果是被保險人過失導致事故發生的,毫無疑問事故之損失在保險公司賠償之列,保險公司不享有追償權。(2)二者在認識因素上差異明顯而非相同。關于二者的差異需要借助刑法理論探討之。故意分為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直接故意的認識因素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間接故意的認識因素是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過失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認識因素是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卻因疏忽沒有預見;過于自信的過失認識因素是行為人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但認為能夠避免。重大過失并沒有突破過失的界限達到故意之標準,筆者認為故意與過失(包括重大過失)之間存在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如果將重大過失與故意法律責任等同,二者的意義將不復存在。

2.歸責根據在于其意志瑕疵而非結果的危害性

日本民法學教授田達明認為,過失歸責源于對致害人行為之責難,故意歸責源于對行為人主觀惡意之責難。因此對于主觀故意,黑格爾說道:“行動只有作為意志的過錯才能歸責于我,這是認識的法。”因此,對二者從結果預防性上來說,過失侵權的預防性是有限的,而故意侵權的可避免性則很高。反映在交通事故上就是:(1)過失導致的損害,保險公司仍應承擔賠付責任;故意行為情形下,保險公司享有對致害人的追償權。(2)故意行為是致害人追求或放任的結果,所以預防性較高;過失表現為一種突如其來的災禍,更具有不可預防性。(3)即便在重大過失情形下其性質仍為交通事故;如在故意形態下,民事責任可能轉化為刑事責任,即侵權責任向故意傷害罪轉變。

(四)保險公司應承擔免責的舉證責任

舉證責任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即主觀的舉證責任和客觀的舉證責任。前者需要證明爭議事實的行為責任,后者是當案件處于真偽不明狀態時舉證責任主體需承擔不利益結果的責任(李浩,2007)。通過該定義可得知,在證據證明力處于優勢地位情形下,法官對整個案件事實及裁判內容會形成完善的自由心證,這時由誰來承擔客觀的舉證責任不會左右案件的走向。但當案件事實處于真偽不明時,客觀的舉證責任則至關重要,因為舉證責任一方要承擔舉證不能的敗訴風險。對于此種舉證責任的分擔,學界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是由請求權人承擔舉證責任。該種觀點認為:(1)致害人對“非故意”的證明具有轉換舉證責任的意義。該種舉證責任的適用情形用于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約定,將原本應由保險公司承擔的舉證責任轉移至請求權人承擔。筆者認為該種約定有違公平原則,應為無效條款。首先,舉證責任的轉移增加了請求權人敗訴風險的可能性;其次,將“非故意”此種專業性、高難度的證明責任轉嫁于弱勢地位一方違背了《保險法》立法初衷,不利于公平正義的實現。(2)防止道德風險的發生。盡管可能會發生道德層面的風險,但在一般情形下被保險人(大部分情形下與致害人是同角色)故意發生事故的概率極低。因為在故意情形下保險公司享有追償權,最終的不利承擔者為被保險人。(3)被保險人更容易證明事故的性質。該種觀點認為請求權人是事故發生的當事人,更容易收集證據,故由其承擔舉證責任更為合理。以上觀點具有一定的法律意義,但是仍然無法解釋保險人故意免責條款。

二是由保險人承擔舉證責任。支持該觀點的理由有三:1)故意免責條款具有決定舉證責任歸屬的特殊法律意義;2)消極事實的證明不利于保護請求權人的利益;3)從經驗上推定事故發生的“非故意”性。

筆者認同由保險人承擔舉證責任的觀點。結合《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該觀點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保險公司舉證不能的最終賠付責任;二是保險公司如能證明事故之故意性質,仍要承擔墊付責任,享有對被保險人的追償權。其背后法理依據是《保險法》的立法初衷,《交強險條例》第一條就規定了本條例制定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損失能夠得到依法賠償。從格式條款層面講,保險公司作為優勢地位一方,當對條款約定不明時應對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作出不利解釋。邊沁說:“法律的所有功能都可以歸為維持安全、提供生計、求其豐足、鼓勵平等四個方面內容。安全是第一目標,在所有包含安全的內容中,人身安全又被放在首要位置。”為此有學者主張,對于該舉證責任應借鑒德國保險法的相關內容,在沒有相反的證據情形下推定保險事故乃非故意所致,從而保障正當請求權人的合法權益。保險人可以通過間接證據的積累完成主觀的舉證責任來阻止不正當請求的發生,以達到免責的目的(岳衛,2010)。況且保險人已被最高院于2012年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第25條明確規定為共同被告,由其承擔舉證責任是訴訟權利義務相統一的體現。

五、結論

首先,保險公司的追償權性質應為求償權而非代位權。但該求償權的行使仍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行使求償權的前提是保險人已在交強險責任范圍內承擔了受害人的損失;第二,存在《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三種情形的,保險公司不應承擔最終的賠償責任;第三,受害人與被保險人的和解約定有礙于保險公司行使求償權的,應對賠付的先后時間加以判定。

其次,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墊付責任,而非僅限于搶救產生的費用。對于該條的“搶救費用”進行擴大解釋并沒有損害保險公司的利益,保險公司代之以求償權來彌補賠付之損失。通過該種形式,受害人的損失得到了補償,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求償以使其承擔最終的賠償責任。

再則,對故意行為之舉證責任應由保險人來承擔。我國《保險法》雖未明確保險事故的構成要件,但保險契約的最大誠信原則決定了其必須是意外事故的發生(覃有土、李貴連、樊啟榮,2001)。因此,對于故意免責條款,不管是法律規定還是保險人與被保險人的契約約定都是有效的。但如果契約約定由被保險人承擔“非故意”舉證責任,則為無效條款。由被保險人(請求權人)負責調查、確認保險事故“非故意性”的做法顯然違背了風險承擔這一保險契約的本質以及保險人的社會使命。1967年的德國《保險契約法》新增加的第180a 條規定:保險人的保險金給付義務,若無相反證明,推定該傷害為“非故意”之傷害,除非保險人能夠證明之。據此,德國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中的舉證責任依法由保險人承擔。

本文對《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二條在追償性質、賠付范圍、故意認定、舉證責任四個方面的瑕疵及司法裁判不一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剖析,并提出了相關見解,期待將來的立法修訂及相關司法解釋能對該問題作進一步明確和完善。

猜你喜歡
被保險人
論被保險人對代位求償權的義務
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的反思與重構
保險金屬于遺產嗎
伴侶(2018年11期)2018-11-22 03:18:50
被保險人死亡,保險金是否屬于遺產
百姓生活(2018年11期)2018-11-19 08:45:22
保險科技在被保險人行為干預方面的運用
時代金融(2018年8期)2018-05-02 05:35:26
賦予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必要性分析
山西青年(2017年17期)2017-01-30 06:42:57
淺析保險法中代位求償權的行使問題
法制博覽(2015年31期)2015-02-07 00:52:57
試論我國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保護之不足及完善
受益人與被保險人離婚后保險金歸屬問題探討
論機動車強制責任保險的附加被保險人
——兼評《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42條第1款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色爱 天堂网|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黄片在线永久|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理论片|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69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福利在线|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一|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国产网站在线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不卡视频国产|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影院|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婷婷中文在线|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p区|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国产精品第5页|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在线观看视频99|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国产丝袜啪啪|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91 九色视频丝袜| 伊人久综合|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亚洲天堂久久久| 91福利免费视频|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女人在线|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99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99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啪啪网|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亚洲欧美天堂网|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成人| 精品一区国产精品|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国产在线欧美|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欧美视频二区| 91毛片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