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凌
摘 要: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為網絡輿論發展帶來了契機,也給網絡輿論引導工作提出了挑戰。牢牢把握網上輿論引導主動權,做到有效引導網絡輿論,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是新時代賦予網絡宣傳和管理部門的重要使命和責任。本文就充分認清網絡輿論新態勢、把握新要求、構建新格局三個方面,對做好新時代網上輿論工作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時代;網上輿論引導;對策建議
一、引言
眼下,互聯網已成為廣大網民利益表達、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主渠道。如何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有效凝聚共識,成為新時代網信部門必須面對和思考的緊迫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網上輿論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網上輿論工作,有效開展網上輿論引導和輿論斗爭提供了行動指南。
二、充分認清網上輿論工作新態勢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微信”“微博”“QQ”等網絡社交軟件興起,網絡輿論進入“自媒體”時代,每一個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源,誰都可以在論壇、博客和微博上發布信息、表達觀點、宣泄情緒,新聞傳播日益呈現出人人傳播、多向傳播、海量傳播的特征,新媒體平臺也日益成為輿論博弈和爭奪的重要陣地。特別是隨著受眾需求越來越多樣,參與意識越來越強,思想觀念越來越多元,網上輿論交鋒也越來越激烈,而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房產物業、文化教育、商貿旅游、社會保障等民生類輿情燃點低、爭議多,極易引發網民共鳴,出現相關利益群體“抱團取暖”的現象,導致輿情升溫發酵。這些都對我們的宣傳思想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帶來極大的沖擊和挑戰。因此,做好新時代網絡輿論引導工作,直接關系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
三、準確把握網上輿論工作新要求
一要堅持黨性原則。黨性原則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原則。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即要把各級各類媒體都置于黨的領導之下,網絡媒體更是黨管媒體的重中之重,決不能出現“輿論飛地”“輿論特區”。要通過政策法規制度的完善把黨管媒體落實到網絡媒體各領域,確保黨對網絡媒體的主導權、管理權。
二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隨著網民的逐漸增多及民主意識的日益提高,網絡已成為民眾參政議政、表達訴求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新形勢下,黨委政府必須保持與百姓之間的血肉聯系,保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色,要充分發揮網絡傳播互動、體驗、分享的優勢,通過網絡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意愿、匯集群眾智慧、回饋群眾期盼,從而進一步提高黨委、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達到凝聚社會共識、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目的。
三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導向問題是新聞輿論工作的生命線。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就是要旗幟鮮明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傳播時代主流聲音,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守住安全底線,決不給錯誤言論和有害信息提供傳播渠道。
四、構建網上輿論引導新格局
一是做強網上正面宣傳。近年來,正定縣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使主流宣傳陣地和網絡意識形態陣地進一步鞏固,網絡傳播渠道更加豐富,網絡傳播秩序更加規范,網絡態勢總體平穩向好,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始終牢牢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工作方針,持之以恒地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四中全會精神“進網站”工作,積極指導屬地網站及時發布中央、省、市決策部署,開展形勢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主題宣傳,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唱響主旋律,激發正能量,讓黨的聲音在互聯網上更響亮、傳得更遠。特別是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正定縣委網信辦以“網”為平臺,構筑安全屏障。在“網信正定”微信公眾號、微博號、頭條號、澎湃號上,第一時間發布信息,上傳下達,解惑答疑,快速的消除群眾恐懼心理,穩定民心。以“網”為陣地,發布“謠言粉碎機”,對網絡謠言及時揭穿,對無中生有的信息尋根問底,保障了網絡空氣純凈、防疫秩序井然有序。以“網”為載體,傳遞正能量,及時宣傳正定各部門、各鄉鎮在疫情防護工作中的先進經驗和先進典型,廣泛宣傳黨委、政府的方針政策,及時準確報道疫情防控工作舉措。以互聯網匯聚起強大的力量,動員全社會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二是做好網絡輿論引導。在當今這個“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的“全民微時代”背景下,無論什么人都可以在論壇、博客和微博上發布信息、表達觀點、宣泄情緒,這就使得網絡日益成為加強意識形態引導和管理的重要陣地。正定縣始終堅持以服務黨的各項事業為核心的根本原則,以法治為底線、以民意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加強網絡輿論疏導、鞏固發展健康向上的主流輿論。一方面做好網絡輿情的日常應對,加快建成網絡輿情監測平臺,按照“發現早、研判準、上報快、處置實”的總要求,扎實做好涉正網絡輿情監測處置工作,及時妥善處置各級各類網絡輿情,有效避免熱點炒作。另一方面,在“網信正定”微信賬號、微博號、頭條號、澎湃號等新媒體平臺開設“謠言粉碎機”專欄,全年發布300余條辟謠信息,揭示網絡詐騙真相,及時準確發布權威信息,營造良好的網上輿論氛圍。
三是加快網絡問政平臺建設。當前,網絡已經成為體現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正定縣高度重視網絡問政工作,積極利用新媒體搭建“政府熱線”“網絡問政”平臺,定期開展網絡輿情聯席會議,及時回應網民關切,網上回復率高達92.3%,解決了一大批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實際困難,成功架起了黨委、政府與群眾之間有效溝通的“橋梁”,推動了政府部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成為建設新時代富裕美麗正定,實現正定新騰飛的“最大增量”。
四是發展壯大主流網媒。2019年,正定縣快速推進媒體融合步伐,成立融媒體新聞中心,投資600萬元建設融媒體中心指揮管理平臺,完善演播大廳、指揮中心、軟硬件升級和應急廣播系統建設等,實現信息資源采集、上傳、存儲、共享、制作、發布于一體。縣委網信辦還加強對全縣152家政務新媒體的日常管理和指導,建立健全新媒體運營管理等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信息發布、運維管理等工作流程,推動陣地建設、內容建設、功能建設,充分發揮政務新媒體在政務信息公開、網絡輿論引導、社會管理創新等方面的作用,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水平,形成全縣各部門百花齊放、社會自媒體融合聯動的政務新媒體工作新格局,發展壯大了主流思想輿論陣地。2019年正定成功榮獲“河北省政務新媒體十強縣”稱號。
五是組建新媒體聯盟。為規范新媒體發展,充分發揮新媒體網聚正能量、唱響好聲音的積極作用,正定縣成立新媒體聯盟,轄區內的“正定那些事”“正定新鮮事”“古城正定”“混在正定”“遇見美好中國”等20余家新媒體成為首批入駐聯盟成員。這進一步推進了全縣新媒體陣地建設和管理,形成了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全方位、立體式的新型宣傳方式。同時,力求在形式上創新、內容上創新、宣傳手段上創新,通過網絡直播、網絡視頻、網上交流等形式,精心制作融媒體產品,釋放互聯網最大正能量,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強力打造了宣傳的新陣地。正定縣委網信辦還積極組織開展“奮斗新時代花開古韻城”“奮進新時代魅力新河北”“70年·正定巨變”……等一系列媒體“百佳號”采風活動,邀請省、市、縣主要新聞網站和網絡大V到正定縣深入采訪,有力地提升了正定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為建設幸福美麗新正定營造了健康向上的網絡輿論環境。
六是強化網絡生態治理。針對當前網絡治理空間異常復雜的形勢,正定縣緊緊圍繞“筑牢網上首都政治護城河”的目標,全面加強互聯網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對屬地網站、政務新媒體、自媒體賬號進行全面摸排登記,建立了全縣互聯網基礎管理數據庫,形成“一張網”管理格局。持續開展“清朗·燕趙凈網”等系列專項行動,打擊網絡謠言,鏟除“網癬”,根除“網瘤”,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對屬地重點網站開展常態化安全檢測掃描,做好關鍵時間節點網絡安全保障工作。聯合相關部門加強智慧城市、云平臺、大數據等重點領域專項檢查,切實提高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水平。
五、結語
面對多元、多樣、多變的網絡輿論場,網絡宣傳和管理部門應把牢牢堅持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作為努力方向和根本遵循,堅定“主心骨”,唱響“主旋律”,守住“主陣地”,高舉旗幟、引領導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畫出網上網下最大的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