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梅 古欣玉 張潔

摘 要: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產茶歷史悠久,是我國最北邊的茶葉產區。分析了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茶葉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發展建議,以期促進相關工作的發展。
關鍵詞:茶葉;現狀;南鄭區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4-0114-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6.12? ? ? ? 文獻標志碼:A
南鄭茶園大多分布在海拔600~1 350 m的淺山丘陵,晝夜溫差大,土質肥沃,遠離廠礦,無污染,是發展有機無性系良種茶園的理想之地,同時也是我國最北邊的茶葉產區。
1? 發展現狀
1.1? 產業規模穩步提升
截至2019年底,南鄭區茶園總面積1.5萬hm2,投產園1.05萬hm2,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0.7萬hm2,已認證無公害茶園面積353.3 hm2,有機茶園面積達617.7 hm2,總產量1.2萬 t,總產值14.6億元。2019年南鄭區各類茶產量、產值對比見表1。
南鄭區中已經建設茶鎮12個,初步形成了青樹、紅廟、牟家壩、法鎮、小南海沿線的生態茶葉產業帶。6個村鎮有萬畝茶園,其中省級“一鄉一業”示范茶葉鎮3個,省級“一村一品”示范茶葉村11個。牟家壩鎮被國家農業相關部門評價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南鄭區是我國西北地區面積最廣、種類最多的茶苗培育基地(年產茶苗6 000萬株),擁有著超過66.6 hm2的茶樹本體。全區涉茶人口15.2萬人,茶農來自茶葉的人均純收入達人均5 000多元。
1.2? 茶產品結構不斷優化
在南鄭區茶葉發展過程中,漢中綠茶為主要茶類,同時積極開發紅茶等制作流程簡單、銷量良好的茶類種類。該區不斷提升開發技術,促使茶葉產業向著高品質、高產量的方向發展[1]。
1.3? 品牌建設成效顯著
南鄭區一共擁有150多家茶葉加工廠,每年的加工產量為1.5萬t以上。其中,重點省級茶葉企業3家,市級標準企業5家,規模以上茶葉企業10余家。近年來,已經建設成省級的茶葉示范場22家,茶葉機構認證企業17家,擁有獨立產品專用標志的茶葉企業4家,區級茶葉協會1家,茶葉合作社18家(輻射帶動當地茶業農戶1 800多戶),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促使農戶平均收入大幅度提升。當地注冊專業茶葉商標已經30多種,其中“綠嬌子”“黃云翠竹”等10多種茶葉商標逐漸成為陜西省茶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1.4? 茶產業脫貧增收明顯
南鄭區茶產業發展覆蓋貧困村68個貧困戶4 863戶。在牟家壩鎮、小南海鎮、紅廟鎮、碑壩鎮等落地新建設8個扶貧茶葉加工廠,全區有一定規模的茶葉加工廠達到了112家。當地2個省級茶葉示范區、17個市縣級茶葉示范園區、22個茶葉專業合作社、13個茶葉家庭農場積極參與了當地的茶葉產業扶貧工作。通過實施牟紅公路萬畝生態茶園觀光帶、低產茶園改造、茶樹無性系良種繁育苗圃基地等建設項目,帶動貧困茶農年戶均增收2 500元以上,其中33個貧困村3 05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達到3 500元。
2? 南鄭茶葉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茶葉生產水平有待提升
雖然南鄭茶園水平在不斷提升,但認證率偏低,無公害茶園和有機茶園面積占比均低于陜西省水平。茶園綜合管理水平較低,基礎設施薄弱,干旱、凍害、塌方等災害時有發生,設備不足,抗自然災害能力差。
2.2? 茶葉加工技術不完善
目前,當地具有規范性的茶葉園區相對較少,受農戶自身因素的影響,茶葉加工技術有待提升,在采摘高檔茶葉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茶葉加工場地設備相對缺少、技術不足、生產效率有待提升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產品競爭力相對較弱,使茶葉加工增值率相對較低,出現了小規模生產難以滿足市場發展需求的僵局。
2.3? 市場混亂,組織化程度低
目前,南鄭區茶產業發展仍是“小散弱”的格局,產業生產規模較小。個別小規模企業為實現利益最大化,出現“濫竽充數”的情況。
3? 發展建議
3.1? 加大品種研究力度,提升茶葉產量
加大品種研究力度,優化品種種類,引進新品種和技術改造。建設綠色有機生產基地,培育龍井長葉、平陽特早、陜茶一號等無性系良種,促使茶園向提質增效的方向發展。
3.2? 壯大市場主體,增強發展活力
充分利用國家、省、市的扶持政策,扶持茶葉企業、種植農戶、茶葉協會、茶葉商會、茶葉經紀人隊伍等市場主體,提高茶葉生產經營組織化、專業化、集約化水平,促進茶葉產業高效發展。
3.3? 優化技術水平,提高生產效率
充分利用由省、市、區制定的相關標準和行為準則,提高種植水平,積極鼓勵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通過面對面、手把手的服務,及時解決茶葉生產上存在的技術問題,提高茶農栽培管理技能。
3.4? 政策引導,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應積極出臺優惠扶助政策,激發茶農種植茶葉的積極性,倡導和推動農村土地合理流轉,實現規?;洜I。規劃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結合的產銷經營貿易中心。
3.5? 增多銷售渠道,實現產品發展
對于茶葉銷售中存在品牌種類多、以好充次的情況,相關部門需要加大管理力度,打造高質量、高產量品牌,推動南鄭茶葉產業的長久發展。目前,漢水銀梭牌漢中仙毫已經成為茶葉龍頭,連續10屆在中國北京國際茶博會及其他國內外重大茶事活動中榮獲40多項金獎。根據消費趨勢,開發方便、經濟、擁有保健療效的茶葉種類,逐漸向研發茶葉保健功能的方向發展,形成產品化、規范化的發展模式。
4? 結束語
南鄭茶葉可以充分利用其優勢,加大宣傳力度,按照“走出去、請進來”的發展思路,提升產品社會形象。同時,還需要結合當地地域特色,發展更多茶葉文化,提升品牌知名度。
參考文獻:
[1]林新富.發展生態茶園的關鍵性措施[J].福建茶葉,2009(3):22.
(編輯: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