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亮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參與式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能夠充分加強教學的靈活性,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得師生之間可以充分交流,進而促進不同程度的學生獲得發展和進步,對于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有積極的影響。因此,就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進行了相關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實踐;教學研究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十分單一,長此以往會使得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小學數學知識較為抽象,而小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較弱,對一些知識難以理解。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參與式課堂實踐已成了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拓寬參與式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范圍,能夠有效推動學生各項素質的提升,為小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參與式課堂的含義
參與式課堂并不是一種簡單的教學形式。就當前的教育教學而言,參與式課堂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全程的參與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全程參與,主要體現在課程的進度、教學評價以及學習目標的設定等,學生全程參與,可以和老師共同確定學習目標,進而規劃學習進度,保證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全程的參與式教學是一種較難的教學方式,主要的使用階段是高中生。就小學生來說,基于小學生的特點,他們并不適合全程的參與式教學,第二種形式對于小學生比較適用,為環節化參與式教學。環節化參與式教學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應用的一種常用方式,使得學生充分融合,如設立小組交流的方式,通過溝通和合作實現課堂的互動,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參與式課堂教學的特點
(一)民主性
在小學數學當中,民主性教學的要義是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不能按照成績的好壞評判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也是平等的。參與式教學要求老師以一種包容的心態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耐心的指導。老師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會使學生感受到尊重和自身的主體地位,然后再加以因材施教,會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合作性
參與式課堂從本質上來講是合作的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可能會組織一些活動幫助學生學習,給予學生良好的學習平臺,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進而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提升學生溝通和表達的能力,實現學習經驗的共享和優化。
(三)創新性
參與式教學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所以老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正確的引導下,參與式教學能夠更好地進行組織和交流,使得學生的潛力能有效發揮,實現教學資源的整合,營造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激勵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有著良好的激勵作用,推動著學生發展和進步。在參與式教學課堂中,老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要一視同仁,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也要進行鼓勵。老師要采取客觀公正的方式進行評價,不斷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和創新,使學生樹立自信心,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三、參與式課堂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實踐研究
(一)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中,新課導入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環節。在參與式教學中,新課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小學數學中有一章節是“人民幣”,所以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加深學生的認知,設計購物的活動,讓學生扮演消費者和售貨員進行買賣,如買文具盒需要拿多少面值的。在這樣的活動當中,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不斷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必要的話,設計一些有趣味性的游戲,如在教學“100內的加減法運算”時,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進行加減法的計算。采用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喜愛,不斷進行優化和升級,使學生的各項素養得到提高。
(三)故事引入,加強學生活動參與
對于小學生而言,故事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入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的喜愛,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將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幫助小學生進行理解。在數字教學中,老師可以編寫故事,編寫一個類似于童話的故事,人物用數字表示,加深學生的記憶,使得學生便于理解和掌握。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在教學實踐中,小學數學老師需熟知參與式教學的內涵,通過參與式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各項素質和能力,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鄢春蓮.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131-132.
[2]竇樹梅.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思考[J].學周刊,2019(32):69.
[3]夏興軒.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思考[J].學周刊,2019(25):6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