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文
摘 要:在小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德育工作屬于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應始終貫徹幸福教育,從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個性特點及天性等出發,積極開展多元化的教育,在培養小學生綜合道德素養及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幸福感及自信心,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積極實施相應的幸福教育尤為重要。主要針對幸福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實施途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幸福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施途徑
幸福教育主要是指從幸福的內涵、來源、目的及理論等層面進行論述的一種人性化的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過程中融入幸福教育,能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幸福和快樂,滿足學生的物質及精神需求。小學班主任在培養學生幸福觀念的過程中,應大力弘揚幸福的思想與觀念,從德育的本質出發,積極履行班主任的管理義務,采用多元化、創新的教育形式,讓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及生活中充分體驗到幸福感及快樂,促進學生自由快樂地成長。
一、在德育工作中應給予學生賞識,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帶來的幸福感
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過程中,教師應認識到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在成長及發育中會出現一系列心理方面的變化,還可能出現叛逆的心理及學習行為。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互動的過程中應多給予學生一些認可、理解、鼓勵、支持、賞識與夸獎等積極的肯定,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緒、行為、心理等方面的變化,多給予學生關心與關愛,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和鼓勵。針對性格較為內向、不愛和同學說話及玩耍、害羞的學生,教師可以私底下多找這類學生聊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注意眼神的交流互動,給予學生一些手臂、頭發的輕撫及輕拍,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主動耐心地詢問學生學習及生活中是否存在疑惑、不解及需要幫助的地方,給予學生意見及建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學習計劃。當學生有了明顯的進步時給予一定的獎勵及鼓勵[1]。此外針對這類學生還可以多布置一些與人溝通交流的活動或任務,要求其參與并完成,促使學生改變自己害羞及內向的性格。針對性格外向、活潑開朗甚至調皮搗蛋的學生,班主任可以讓這類學生做“管理層”,利用“職務”約束自己,強化自己的行為規范程度,促使學生在接受德育理念的過程中體驗到班主任帶給自己的幸福感及被重視感。
二、強化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學生在合作中增進了解、獲得合作的幸福感
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多為學生創造一些合作互動的機會,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積極性及溝通協調能力,強化師生之間及生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提高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的幸福感,體驗到與同伴一起合作帶給自己的好處及成長,促進學生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合作意識的養成,讓學生體驗到合作的快樂。班主任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以完成德育中的小游戲的形式開展分組互動學習,引導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進行合作交流,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促使學生在游戲及團隊合作過程中體驗到同學情及互幫互助帶來的幸福感,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2]。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得到最優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及幸福感
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還應面向全班學生,善于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之處,善于抓住學生生活及學習中的小事,把握好德育的準確時機,讓學生影響學生,達到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教學目的。在平時的德育過程中,班主任應從正面給予學生引導,多給予學生鼓勵及支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及時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及長處,繼而將其發揚光大。在學生平時的學習及生活過程中,針對其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行及時的鼓勵與支持,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之處,促使學生利用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及生活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及生命帶來的幸福感,促進學生學習自信心、生活自信心的提高,減少學生學習及生活中負面情緒的出現,幫助學生塑造健全及完善的人格。在發現及挖掘學生閃光點與長處的過程中會給予學生一種堅定的自信心及強大的成就感與滿足感,促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及同學給予自己的肯定與尊重,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三觀,促進學生綜合素養、道德品質及幸福感的提高[3]。
總之,在小學德育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班主任應通過實施多元化、創新的教學途徑融入相應的幸福感,促使學生在接受德育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生活、教師及同學帶來的幸福感,強化學生的學習及生活體驗,促進學生學習自信心及成就感的提高,培養學生的綜合道德素養及幸福意識,促進學生在快樂、幸福、自由及輕松的氛圍中努力學習、積極生活、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馮逢.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探討[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中),2015,13(4):27.
[2]楊龍,雷發美.幸福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實施方法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0(18):15-16.
[3]徐西紅.論幸福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實施辦法[J].中華少年,2019,33(7):22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