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春節期間,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全民居家,線下聚集性的群眾文化工作受挫線上活動欣欣向榮,讓我們開始審視群眾文化工作向網絡發力的重要性文章從分析疫情期間的“線上化”習慣養成,思考這些“習慣紅利”對今后群眾文化工作的啟示。
【關鍵詞】群眾文化;短視頻社交;直播
新冠肺炎疫情“荒廢”的日子,互聯網領域出現不少新機遇。快手科技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1月20-31日期間,快手短視頻客戶端的肺炎防治頻道點擊量突破30億次,疫情直播累計超過10億人次觀看,政務號發布的內容播放量高達250億次。抖音2020年春節數據報告顯示,話題#在家旅個游#被播放21億次。2月,淘寶直播新入駐的主播數比上月同期增長10倍。疫情期間萬物皆可“云”,短視頻社交、直播等線上傳播方式彰顯出更大價值。
一、線上短視頻微課火爆
(一)網絡媒體推進疫情防控宣傳
在全國各地出行管控的情況下,人們對信息存在強烈渴求。廣電總局于1月27日部署全力推進網絡視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要求各大網絡視頻平臺加強網絡視聽宣傳。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相繼推出舉措,普及疫情防控和衛生健康知識,組織開辦疫情防控知識專項直播答題活動。
北京交通廣播制作的206個以“科學防疫一路平安”為主題的短視頻,在抖音客戶端上線后,播放量達到7076萬次。《鐘南山講述普通人要不要戴口罩?》《鐘南山院士教你正確戴口罩》等短視頻轉發量巨大。人民日報的官方抖音號除了每日的疫情通報,還推出科普辟謠,以及“佩戴口罩”“正確消毒”等防疫常識。
(二)群團文化工作布局“云課堂”勢在必行
網絡短視頻在展現知識方面有獨特優勢。拍攝與制作僅需一部智能手機,后期制作流程簡單,讓一些沒有專業視頻人才的平臺也能有效發聲,也讓嚴肅的官方內容變得活潑。疫情期間,以衛健系統、群團組織為代表的地方政務號上傳了很多與疫情相關的宣傳視頻,群團組織集中打造了“云課堂”“云沙龍”等線上短視頻課程。溫州市婦聯利用“干聊”微課平臺,設立孕期組、親子組和女性組三個群組,提供免費健康咨詢、線上問診,在線咨詢和語音講課。杭州市婦聯在“三八”節期間通過釘釘群舉辦巾幗“云問策”,邀請職能部門給企業家上政策課。杭州市總工會在“杭工e家”客戶端推出書法、插花、心理防護等半小時內的視頻公益課程。
2019年,抖音發布了1489萬個知識視頻,接觸近10萬人次;快手平臺平均每秒誕生4個知識內容,知識作品總數超過1.2億個,總點贊數超過308億人次。技術日漸成熟,疫情期間培養了短視頻課程使用習慣,知識教育線上化無疑將是長期趨勢。經此一“疫”,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團組織應考慮在恢復線下文化藝術類課程同時,布局短視頻或在線直播課程,最大化發揮其公益屬性和群眾屬性。
二、線上群眾文化活動蓬勃發展
(一)疫情“宅”家期間網友創作欲望強烈
短視頻平臺的社交屬性,讓每個人都成為信息的發布者,讓公眾觸摸到官方報道以外多維度的社會生活。疫情期間,武漢網絡日志成為外界認識疫情的新窗口。春節期間,武漢有10.7萬人發布了25.9萬條視頻,封城后武漢居民的生活狀況,“花式”宣傳抗疫,隔離人員在方艙醫院起舞,各地向湖北運送物資……全國33億人次觀看。
無數用戶在疫情期間成為創作者,在社交短視頻平臺上分享著溫馨、逗趣的日常和各種生活竅門,豐富居家生活,緩解緊張情緒。抖音官方發起“在家才藝dou起來”挑戰賽,邀請居家網友拍攝分享才藝,歌舞、健身、手作、化妝等才藝展示總播放量達到15.7億次:“在家做個拿手菜”挑戰賽更是激發了公眾的創作熱情,產生了48億次播放量。快手平臺上線“宅家娛樂”板塊,用戶在家中拍攝趣味短視頻可獲現金獎勵,包括“家庭換裝大賽”、“花式遛彎”、“客廳健身房”等主題,截至2月15日,僅#客廳健身房#活動話題就產生了7.6萬個作品,高達10.7億的播放量。
(二)疫情逢節慶催生群眾文化“云”活動
2020年的“三八”婦女節恰在疫情期間,婦聯等群團組織后來居上,紛紛在“云端”組織群眾文化活動。浙江省婦聯以視頻接力的形式舉辦云上“三八”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杭州市婦聯開展了女性網絡風采展示大賽,用短視頻記錄家庭生活的趣味,臺州市婦聯舉辦“媽媽的味道”抗疫美食秀,寧波市婦聯舉辦了“今天你最美”線上送花接力活動,還有“云相親”“云健身”“云聘會”等百花爭鳴。
2019年,抖音藝術類視頻播放量超過5431億次。快手平臺上,傳統藝術、民間藝術、廣場舞、動漫等短視頻也欣欣向榮。讓藝術流行于社交網絡,是短視頻開辟出的更大“藍海”,這一成果未來應更好地運用到群眾文化工作中。
三、公益直播成為一大趨勢
(一)直播平臺傳播抗疫正能量
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直播發揮出前所未有的正能量。擁有大量空閑時間的居家網友,紛紛迷上了“慢直播”,“央視頻”客戶端于1月27日晚開通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造過程直播后,數千萬網民在線“云監工”,微博話題#無聊又睡不著看直播造醫院#的關注度過億。“學習強國”客戶端上線了武漢長江大橋、光谷廣場、漢口火車站等地標的直播。也是在1月下旬,“抖音”上線了“抗擊肺炎疫情”專題,邀請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教授在直播間解答疫情相關問題。快手平臺媒體號疫情直播累計觀看達10億人次。
(二)群團搭乘直播“順風車”公益助農
直播除了傳播正能量,還能公益助農。2019年,有500萬來自貧困地區的用戶通過快手平臺獲得收入,不少扶貧書記走進直播間,為當地農戶“帶貨”。其中,擁有172萬粉絲的快手用戶“山村里的味道”直播村民制作筍干、甜茶的過程,幫助50多個村200多戶農民把山貨賣到世界各地。疫情期間,快手平臺上線電商助農板塊,輔助農副產品銷售。快手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2月平臺單月三農創作者數量超過10萬,短視頻數量超過150萬,播放量超過200億。
群團組織發揮聯系服務群眾的優勢,做起了“直播帶貨”。2月27日,杭州市婦聯開通“杭州婦聯”淘寶直播間,婦聯干部攜手“網紅”開啟“巾幗帶貨、公益助農”活動,推廣疫情期間滯銷的農產品,半個月開了6場直播,幫助20多種農產品銷售超過400萬元。浙江省婦聯開展了“三八”公益助農行動,在淘寶直播間“浙江原產地”推廣草莓、魚蝦、民宿等產品,減輕疫情對農戶和鄉村旅游的影響。
結語
在2020年這場疫情攻堅戰中,社交短視頻和直播平臺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升級了很多人在互聯網使用內容的方式,體現出“科技向善”的理念和人文主義的關懷,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很多人對于短視頻僅流于娛樂表面的傳統刻板印象。群團組織應該持續運用疫情期間好的經驗做法,,及時部署今后工作,在減少人員聚集的情況下,仍可讓群眾文化煥發新的生機。
參考文獻:
[1]卡思數據,疫情之下的短視頻平臺[EB/OL].[2020-02-11].https://mp.weixin.qq.com/s/2 8sWUSdoLhTcOP WM4-HzVw。
[2]新榜.徐達內:展望后疫情時代,新媒體產業應當“反脆弱”[EB/OLl. [2020-01-27].https://mp.weixin.qq.com/s/yYJnTn040BDcvbwiGRykDw.
[3]快手科技.2019快手內容報告重磅發布:日活突破3億點贊量超3500億[EB/OL].[2020-2-22]. https://mp.weixin.qq.com/s/czQ L_9i2XdxC nj 8QKeyNpA.
[4]抖音短視頻App.2019年抖音數據報告(完整版)[EB/OL].[2020-01-6]. https://mp.weixin.qq.com/s/mjzr2ssMp-mDdVeMeiOTb3g.
[5]抖音短視頻,抖音2020年春節數據報告:期盼了394萬次平安,留下2303萬句辛苦了[EB/OL].[2020-02-10].https://mp.weixin.qq.com/s/b BWtlznNrx932a87F2D9rA.
[6]張東,趙艷紅,政務抖音號傳播模式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9(5):33-34.
[7]朱冠宇.短視頻政務號的宣傳意義及發展策略[J].科技傳播,2019(4).135-137.
【作者簡介】張韻韻,杭州市婦女活動中心;主要從事新媒體傳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