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萍
摘 要: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夠使小學生實現更好的自我情感表達,還能使他們對課程內容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與領悟。因此,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始終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最重要任務之一。作為奮戰在小學語文教育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要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為其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以及給予他們積極的評價指導等。
關鍵詞:小學生;小學語文;語言表達能力;具體策略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向來是所有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在十分注重溝通、交流的信息社會,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顯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呢?在此,筆者僅以自身日常教學經驗為例談談自身的理解與看法,還望能夠就此與諸位同行探討一二。
一、激發學生表達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唯有在興趣的牽引下,學生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想要使小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言表達的實踐活動中,就必須在教學中激發其表達欲望,使他們能夠充分體驗到語言表達的樂趣。比如,在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優勢將一些色彩鮮艷、線條簡潔而流暢圖畫或者組圖等生動、形象地展現到學生眼前,并要求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將所聞、所見生動、準確地描述出來。在高年級小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則可以引導小學生通過觀后感、讀后感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將其想法、意愿等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如此一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勢必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與提升。
在此期間,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既要在保護學生想象力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其想象潛力,讓他們積累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又要引導他們善于將這些情感體驗利用語言的形式恰到好處地傳達出來。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真正地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以及小學語文教育管理工作的進行。
二、營造良好環境氛圍
自古以來,我國便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孟母就已經意識到了環境氛圍的重要性。也正是因為如此,她才帶領孟子再三搬遷,直到在一所學校旁邊定居。同樣,環境對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亦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在深刻認識這一事實的基礎上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在此基礎上,我們不僅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中充分感受到語言表達的樂趣之所在,并在最大限度上挖掘出其主觀學習意愿,還能使他們在精彩、有趣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熟練掌握所學課程知識內容,從而促進其語文能力的綜合性提升,為此后的學習與生活做出強有力的保障。
然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呢?在筆者看來,想要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力量,將課程知識及其相關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借助聲、電、光、影等形式有效刺激小學生的多重感官,使他們更好地沉浸到多媒體所呈現的內容中,并經過進一步的溝通與交流等情不自禁地參與到語言表達實踐活動中。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在班級內展開一系列的語言交際游戲。如,我們不妨將一些繞口令以及精彩、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戲等引入課堂教學中。如此一來,我們不僅能夠使小學生在游戲中領悟到語言表達的獨特魅力,還能有效鍛煉其心理素質,使他們即便站在眾人的視線里也能坦然自若、有條不紊地描述其想法或者故事等。長此以往,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勢必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三、給予積極評價指導
生而為人,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與尊重。處在身心迅速發育階段的小學生更是如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在深刻領悟這一事實的基礎上努力挖掘學生的優勢,了解學生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揚長避短,將其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在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和指導時,教師務必要注意指導意見的針對性和準確性,杜絕一切形式上的泛泛而談。如,“你很棒”“太好了”以及“真的太糟糕了”等指向意味不明的詞匯都應慎用。如此一來,我們勢必會在教學中激發小學生的前進動力,從而使他們更加積極、踴躍地投入此后的學習與生活中。
總而言之,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以及其他學科的理解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作為奮戰在小學語文教育一線的教師,我們必須在客觀了解小學語文教學形勢的基礎上給予他們恰到好處的指引與指導,以確保他們能夠在此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大放異彩,不斷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如此一來,我們方能不負學校、家長的厚托,才能不負當初走上三尺講臺時的誓愿,成為一名當之無愧的人民教師!
參考文獻:
[1]倪佼.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J].課外語文,2019(9).
[2]汪凱明.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J].甘肅教育,2014(4).
[3]李迅安.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3(48).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