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鄭偉


[摘要] 目的 探究產科麻醉中應用羅哌卡因的臨床療效。 方法 方便選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該院收治的134例行子宮下剖宮產手術的產婦作為調查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67例。所有患者實施硬膜外穿刺麻醉,對照組采取布比卡因聯合麻醉,觀察組予以羅哌卡因藥物聯合麻醉。收集兩組患者術中、術后臨床資料,比較數據指標,開展回顧性分析。結果 觀察組的運動恢復時間為(29.8±4.2)min、感覺恢復時間為(23.7±2.8)min;對照組運動恢復時間為(35.4±4.5)min、感覺恢復時間為(28.9±3.5)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457、6.923,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鎮靜、VAS疼痛評分等各項預后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產科麻醉中給予患者羅哌卡因進行藥物麻醉,能夠有效提升手術治療效果,穩定患者狀態,安全性高,無不良藥物反應。還能夠改善預后,減輕患者術后止痛需求,有助于術后早日康復,建議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產科麻醉;羅哌卡因;布比卡因;腰硬外麻醉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ropivacaine in obstetric anesthesia. Methods The 134 women who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are convenient scelection now taken as the surve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grouping method, they a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7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underwent epidural anesthesia. The control group was anesthetized with bupivacai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nesthetized with ropivacaine. Collect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linical data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mpare data indicators, and conduct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esults The most obvious exercise recovery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9.8±4.2)min, and the sensory recovery time was (23.7±2.8)mi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ercise recovery time was(35.4±4.5)min, and the sensory recovery time was (28.9±3.5)min,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6.457、6.923 P<0.05); the prognostic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operation, such as sedation and VAS pain score,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Drug anesthesia given to ropivacaine in obstetric anesthes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stabilize the patient's state, high safety, and no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t can also improve the prognosis, reduce the need for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 and help early recovery after surgery. It is recommended to promot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Obstetric anesthesia; Ropivacaine; Bupivacaine;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隨著醫療事業的逐步發展,醫療水平的提升,為了保障產婦的安全和產后恢復,剖宮產是常見的產科手術,這樣一來不但能夠減少順產分娩的疼痛,而且大大降低了生產時風險[1]。腰硬聯合麻醉是在硬膜外行針刺麻醉的基礎上使用藥物麻醉穩定患者手術狀態,是現如今最常用的麻醉方式,由于產婦和嬰兒體質問題,大量注射藥物麻醉是不現實的,腰硬聯合麻醉對麻醉的用藥量及麻醉效果都有保證,不會對產婦和嬰兒有神經性影響[2]。但是由于不同麻醉藥物的麻醉和鎮痛效果不同,該文現將2018年9月—2019年9月該院收治的134例行子宮下剖宮產手術的產婦作為調查對象,分析羅哌卡因藥物麻醉對患者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134例行子宮下剖宮產手術的產婦作為調查對象,按照產婦手術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7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6~41歲,平均年齡(31.2±3.8)歲;孕周37~41周。對照組產婦年齡26~39歲,平均年齡(30.5±4.2)歲;孕周36~41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在年齡、孕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所選擇的病例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且患者以及家屬知情同意參與。
1.2? 方法
兩組患者予以術前準備,告知手術過程及相關風險,安撫患者及家屬情緒后進行等待手術。所有患者行子宮下剖宮產手術,建立靜脈通路后,輸入約500 mL乳酸林格液于患者體內,實施腰麻(硬膜外穿刺麻醉)。指導患者于左側臥位,以腰椎L2~3或L3~4取穿刺點,進行穿刺引導,待腦脊髓液流出后,給予藥物輸液注入蛛網膜下聯合藥物麻醉,輸注速度控制在0.2 mL/s以內。
對照組行2 mL 0.75%的布比卡因(國藥準字H31022840,劑量為5 mL/支)混合10%濃度的葡萄糖注射液緩慢勻速注于產婦體內[3]。
觀察組行2 mL 0.75%的羅哌卡因(國藥準字H20103636,劑量為10 mL/支)與10%濃度的葡萄糖注射液結合緩慢勻速注射于產婦體內,放置硬膜的導管后,需要將產婦的手術床向左邊傾斜30°,給予產婦500~1 000 mL的復方乳酸鈉液(國藥準字H44020193,劑量為500 mL/件)靜脈滴注[4]。
1.3? 觀察指標
術后1 h鎮靜評分越高,鎮靜效果越好,疼痛評分越低,止痛需求越少,比較不同藥物麻醉的患者術中麻醉效果、生命體征及術后鎮靜、止痛評分。
1.4? 統計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 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麻醉情況
觀察組患者運動恢復時間、運動阻滯時間、感覺阻滯時間、 感覺恢復時間為(29.8±4.2)min、(4.3±0.2)min、(3.0±0.3)min、(23.7±2.8)min,各項恢復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術后鎮靜鎮痛基本評分情況
觀察組患者術后鎮靜鎮痛基本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為更好保護母嬰健康安全,選擇最佳的麻醉藥物方式是十分慎重且必要的。如何在剖宮產手術過程中選擇麻醉效果好,持續時間久,對患者身體負面影響低的麻醉方式是產科麻醉中的重要任務。為了在產科麻醉中減少大劑量高濃度麻醉藥物對患者神經系統的損傷,也為了保證剖宮產手術順利進行,達到為患者鎮靜、止痛的目的,必須要優化產科麻醉方案,選擇副作用最小,臨床療效最好的麻醉方式。產科麻醉中,硬膜外穿刺麻醉聯合羅哌卡因藥物麻醉能夠保持患者狀態穩定,確保手術過程正常進行。不同麻醉藥物所起到的麻醉療效存在差異,尤其是就產科而言,羅哌卡因在外科麻醉藥物中極為常見,臨床應用效果較好,由于心臟毒副作用低,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等優勢,在聯合藥物麻醉方案中優先級較高,能夠顯著提升麻醉效果,確保手術過程中患者不會出現麻醉失效或劇烈疼痛的反應。
產婦剖宮產的手術實際操作雖然難度不大,但是手術過程中為了保持產婦和嬰兒的生命體征,注意事項較多。以手術麻醉事項為例,從麻醉方式到麻醉藥物的選取,要根據產婦體征、身體情況、藥物效果進行用量和方法上的調整[6]。布比卡因作為常規的局部麻醉藥物,雖然麻醉效果較好,正常使用不會對產婦有負面影響,但是如果有異常麻醉需求,使用過量布比卡因就會使得產婦出現嘔吐、頭暈等不良反應,如果不及時處理,產婦體內會出現不良反應,危害產婦和胎兒的生命健康安全[7]。咪唑安定配合芬太尼在手術麻醉中能夠有較好的鎮痛作用,這一治療方案雖然起效快,但是持續時間較短,并且作用消失后,患者感受到疼痛感相對于用藥前更為強烈,如果要保持鎮痛,就必須持續性注入,提高用量,會嚴重影響患者生命體征,出現相關手術風險。羅哌卡因在藥物種類上屬于左旋局麻藥物,在一定濃度內(0.4%~1%),能夠兼得藥效持續時間和麻醉效果,減少藥物對身體的不良反應,提升麻醉安全性。羅哌卡因相比較咪唑安定,滲入細胞膜與血腦屏障的速率更快,有效減少高濃度大劑量的麻醉藥物用量,可以有效減少產婦泌乳方面的影響[8]。據術后產婦反應,手術過程中的整體麻醉鎮痛感受上,體驗較好。并且羅哌卡因適用于多種外科手術的麻醉,麻醉后會隨著產婦的尿液排出體外[9]。羅哌卡因在麻醉過程中對于創傷面和切口的止痛作用也十分明顯,在術后恢復中能顯著降低患者對傷口疼痛的感知,延長術后首次要求止痛的時間,減少鎮痛藥物的用量。術后能對切口及內臟牽涉痛均收到較好的效果,沒有局麻藥毒性反應[10]。
值得注意的是,在產科麻醉中不聯合其他麻醉藥物,單獨應用羅哌卡因,需要注意劑量的使用,如果持續使用高濃度大劑量的羅哌卡因進行麻醉,會對產婦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出現循環系統功能障礙,影響正常供血,出現失血嚴重的情況,對剖宮產手術造成負面影響;相應的,低濃度小劑量的藥量無法保證羅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患者可能在生產過程中察覺到疼痛,無法保持鎮靜,影響手術正常進行。所以,在羅哌卡因的用量上和用藥方式上,也需要聯合其他藥物輔助,減少用量,保證麻醉效果,合理用藥[11]。
文章數據顯示,兩組患者麻醉情況臨床結局各項對比,觀察組患者運動恢復、運動阻滯、感覺阻滯以及感覺恢復時間分別為(29.8±4.2)min、(4.3±0.2) min、(3.0±0.3) min、(23.7±2.8) min,對照組運動恢復時間、運動阻滯時間、感覺阻滯時間、感覺恢復時間為(35.4±4.5) min、(5.1±0.8) min、(4.6±0.4) min、(28.9±3.5) min,觀察組患者各項恢復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術后基本評分情況對比,鎮靜評分越高,鎮靜效果越好,觀察組術后1 h鎮靜評分為(4.3±0.6)分,優于對照組(2.1±0.7)分;疼痛評分越低,止痛需求越少,觀察組術后1 h疼痛評分為(3.4±0.2)分,優于對照組為(5.6±1.7)分;觀察組術后止痛需求評分(3.2±0.5)分,優于對照組(6.1±1.3)分;觀察組患者術后鎮靜鎮痛基本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該文章結論與苗向陽[12]所撰寫的《產科麻醉中運用咪唑安定復合芬太尼與羅哌卡因的效果分析》一文中不同用藥后鎮靜評分情況的結論相符合,與凡新順[12]所撰寫的《產科麻醉中羅哌卡因的臨床效果分析》一文中對比麻醉情況結論具有一致性,其在文章中提到的87例研究組患者接受羅哌卡因藥物麻醉之后,運動恢復時間為(33.4±3.0)min,感覺恢復時間為(24.5±1.7)min,這和該文的(29.8±4.20)min和(23.7±2.8)min較為相似,充分說明羅哌卡因應用在產科患者臨床麻醉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對于提升患者的麻醉效果具有明顯功效,值得使用。
綜上所述,在產科麻醉中給予患者羅哌卡因進行藥物麻醉,能夠有效提升手術治療效果,穩定患者狀態,安全性高,無不良藥物反應,還能夠改善預后,減輕患者術后止痛需求,有助于術后早日康復,建議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慶利.無痛分娩采用鹽酸羅哌卡因聯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效果研究[J].臨床研究,2019,27(10):126-128.
[2]? 任三姐,汪萍,陳界石,等.舒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在二次剖宮產術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9,44(9):1244-1246, 1250.
[3]? 郭學勤.羅哌卡因聯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對初產婦產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18):3357-3358.
[4]? 付林芳.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在剖宮產手術腰-硬聯合麻醉中的效果對比[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29):4215-4216.
[5]? 雷懷彪,黃愛蓮,雷偉.小劑量鹽酸羅哌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對剖宮產孕婦血流動力學及麻醉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9,25(26):61-63.
[6]? 李泳.羅哌卡因在產科麻醉與鎮痛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06(24):13-14.
[7]? 鄧先舉.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在剖宮產手術腰-硬聯合麻醉中臨床效果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1):34-35.
[8]? 黃珍,李宇峰.羅哌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在產科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2):51-52.
[9]? 張良.羅哌卡因聯合舒芬太尼在剖宮產麻醉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35):15,17.
[10]? 莫志武,李朝陽,裴潤萍.產科麻醉應用羅哌卡因和左布比卡因的有效性探析[J].吉林醫學,2016,37(1):114-116.
[11]? 劉波濤.羅哌卡因和左布比卡因在產科麻醉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6):8854.
[12]? 苗向陽.產科麻醉中運用咪唑安定復合芬太尼與羅哌卡因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8):83.
[13]? 凡新順.產科麻醉中羅哌卡因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9):82-83.
(收稿日期:20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