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花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護理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治療的應用效果。 方法 隨機抽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重型顱腦外傷患者78例,將78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39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采取早期護理,以3個月為調查周期,探究早期護理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治療的效果。結果 常規護理模式下對照組患者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為(9.8±1.3)分,實驗組為(13.2±2.1)分,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5.4±1.2)d也少于對照組(8.9±2.3)d。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5.12%也明顯低于對照組20.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13,P<0.05)。實驗組患者生活能力良好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護理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治療效果顯著,能夠降低患者患各類并發癥的風險,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早期護理;重型顱腦外傷患者;護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trauma who were treated in the22222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equal difference sequence, the 7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qually. That i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ach group of 39 case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early nursing care. The period of investigation was three month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care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trauma. Results The GCS (Glasgow Coma Scale) scor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9.8±1.3) points in the conventional care mode, and (13.2±2.1) poi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hospital stay (5.4±1.2)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lso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9±2.3)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5.12% was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0.5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5.113, P<0.05). The excellent scores of various indicators of living abili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Early treatment is effective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hich can reduce the risk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various complications, 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for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Early nursing;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Nursing effect
重型顱腦外傷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是強大的外力作用造成的,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有嚴重威脅。這種病癥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發病速度快,容易造成患者顱內積血,短時間內得不到治療容易引發生命危險。多數患者處于昏迷狀態,身體的營養會跟不上,借助營養干預能夠保持患者的正常生命體征。該次調查隨機抽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重型顱腦外傷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探討早期護理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該院接受治療的重型顱腦外傷患者78例,將78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39例。對照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9例,女性患者為20例;患者年齡19~46歲,平均年齡為(40.7±4.3)歲;平均發病就診時間(2.6±0.2)h。實驗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17例,女性患者為22例;患者年齡24~48歲,平均年齡為(45.23±2.16)歲;平均發病就診時間(2.1±1.3)h。78例患者均自愿接受該次調查,患者家屬對該次調查知情,患者均排除精神疾病以及各類重大疾病。經對比,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采取早期護理,以3個月為調查周期,探究早期護理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治療的效果。
1.2.1?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常規護理包括:定期檢查患者的血壓、血糖、心率等,做好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讓患者掌握基本的護理知識[1]。此外,護理人員要定期檢查患者的恢復狀況,定期清理患者的傷口處,以防感染。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及時開導患者,發現重大問題要及時向主治醫生匯報。
1.2.2? 實驗組患者實施早期護理? 早期護理主要從3個方面入手。第一,對患者進行營養干預,對于部分患者來說,僅靠自身現有的生命體征是難以提高恢復速度的,借助營養干預能夠為患者補充足夠的營養,有利于促進患者神經突觸再生,恢復患者正常的神經系統功能[2]。同時,要根據患者的呼吸狀況判斷是否予以鼻飼液,如患者需要,那么要控制營養干預的頻率,平均2~4 h一次,也要嚴格控制用量,控制在0.2~0.4 L之間,還要保持溫度適宜,溫度一般控制在39℃左右,還要嚴格控制灌注速度,若患者體內出現不適,要及時停止,等患者不適消除后再進行營養護理[3]。第二,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護理人員要及時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恢復情況,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4]。同時,護理人員還要與患者家屬溝通,使患者家屬了解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及患者家屬宣傳重型顱腦外傷的相關治療技術,幫助患者更好的認識醫院的治療水平,對醫院放心。此外,護理人員還要告知患者術后恢復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給予患者及時的指導,幫助患者擺脫恢復困境[5]。第三。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護理人員可以讓患者玩一些智力游戲,通過這些游戲刺激患者的大腦,有利于幫助患者鍛煉大腦,恢復清醒的意識[6]。此外,護理人員還要幫助患者做一些簡單的按摩,保持患者腦補血液循環正常,待患者的意識恢復后,再做一些機體的恢復訓練[7]。
1.3? 觀察指標
1.3.1? 兩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對比? 對兩組患者護理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以一個星期為調查周期,總分為15分。按照3個等級進行評分,即重度昏迷、中度昏迷、輕度昏迷。重度昏迷分數為1~8分,中度為9~12分,13~14分為輕度。
1.3.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從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應激性潰瘍、下肢深靜脈血栓、肺功能不全5個方面評價。并發癥發生率為各項指標人數之和占本組調查人數的比例。
1.3.3? 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分為3個標準,即良好、中、重度障礙。總分為100分,分數在60以上為第一標準,40~60 分、<40為第二、三標準。
1.4? 統計方法
該次調查中所有的數據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
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存在一定差異,對照組患者昏迷情況比較嚴重,住院時間相對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569,P<0.05)。見表1。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
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高于實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13,P<0.05),見表2。
2.3? 生活能力評估結果
實驗組患者生活能力良好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重型顱腦外傷是臨床常見的病癥,這種病癥危害程度比較大,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患者身亡。調查數據顯示,每年重型顱腦外傷患者病死率都在增加,這種病癥治療比較困難,而且治療效果也不是很突出[8]。隨著醫改制度的不斷優化,相關部門對重型顱腦外傷治療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全面提高主治醫生質量,還要完善醫院的服務體系,提高護理質量。研究發現早期護理在重型顱腦外傷患者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于重型顱腦外傷約占全身損傷率的12%~19%左右,是一種需要格外重視的病癥,一旦得不到及時治療,患者容易面臨生命危險[9]。多數重型顱腦外傷患者還有其他損傷處,情節嚴重的容易癱瘓和不治身亡。交通事故、高空墜物等都會導致這種病癥,每年因交通事故導致人們患重型顱腦外傷的概率逐年遞增。部分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導致患者殘疾率增加,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在治療過程中,一般選擇手術治療,配合必要的護理措施。研究表明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實施早期護理能夠降低患者的殘疾率,縮短患者的恢復周期。在護理過程中,要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時間需求。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針對患者的心理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給患者講其他患者恢復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恢復信心[10]。該次研究結果為:常規護理模式下對照組患者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為(9.8±1.3)分,實驗組為(13.2±2.1)分,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5.4±1.2)d也少于對照組(8.9±2.3)d。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5.12%也明顯低于對照組20.51%(P<0.05)。實驗組患者生活能力良好評分也高于對照組(P<0.05)。根據陳貞素等人[9]對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肢體運動和認知功能的影響的調查結果:常規護理模式下對照組患者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為(9.6±2.5)分,實驗組為(14.3±1.1)分,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4.4±1.1)d也少于對照組(9.9±2.1)d。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2.96%也明顯低于對照組14.31%(P<0.05)。實驗組患者生活能力各項指標評分也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早期護理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治療效果顯著,能夠降低患者患各類并發癥的風險,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 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實施早期護理能夠降低患者的感染幾率,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患者殘疾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恢復信心。
[參考文獻]
[1]? 楊景英. 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護理的研究進展[J]. 當代醫藥論叢, 2017, 15(8):6-8.
[2]? 姚瑋. 淺談重度腦外傷患者的護理重點[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7, 24(4):492-493.
[3]? 鄭鋒. 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D].重慶: 重慶醫科大學, 2018.
[4]? 馬清濤, 郭勝利, 王英芳. 重型顱腦外傷患者早期腸內營養的臨床價值[J]. 中國當代醫藥, 2016, 20(35):50-51.
[5]? 周建新. 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鎮痛鎮靜治療的思考[J].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2017, 30(3):19.
[6]? 王莉,任靜,趙曉宇,等.中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家屬對康復護理認知現狀的調查研究[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 2016,17(5):488-489.
[7]? 張如銀.康復治療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影響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醫藥研究, 2017, 10(22):74.
[8]? 李志偉. 早期康復干預對顱腦損傷患者的功能獨立性作用研究[D]. 延吉:延邊大學, 2016.
[9]? 陳貞素, 鄭錦輝, 方志紅,等.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肢體運動和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 2018, 11(5):123-125.
[10]? 黎艷, 黃麗燕. 重型顱腦損傷急性期病人護理進展[J].中國臨床新醫學, 2017,7(11):1088-1092.
(收稿日期: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