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陽
摘 要:英語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幫助學生在英語課堂中集中更多的注意力,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通過對故事中文眼的挖掘,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主旨,從而進一步深入英語學習,讓英語故事在小學高年級教學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針對如何利用故事教學中的文眼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文眼挖掘與應用
小學生隨著年齡的提高,對英語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很大進步,如果僅僅利用課本教材進行學生的英語學習,往往會降低學生的課堂聽課效率。高年級英語教學過程中,故事教學方法的高度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教師可選擇一些與小學生學習能力匹配的英文故事,讓學生在了解文章主旨的同時,找到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涵蓋內容的關鍵性詞句,圍繞這一文眼進行深入學習。在英語故事中尋找文眼,能為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故事教學的價值
1.故事教學符合小學高段學生身心特點
小學高段學生隨著年齡的日趨增長,在學習過程中積累了許多的學習經驗。他們除了課本知識之外,還渴望獲得一些課外知識的補充。因此在教材講解之外,老師應該幫助學生找到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故事材料,在對這些故事進行閱讀之前,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文眼的挖掘,幫助學生對涵蓋文章的關鍵詞及句子進行理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故事。通過對課外學習英語素材的補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中外優秀文化故事,在掌握一定英語知識的同時,也能夠不斷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從而在開闊文化視野的同時實現應用故事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價值。
2.故事教學能夠滿足高端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小學低年級的學習過程中,主要以簡單的模仿、音標的掌握以及單詞的掌握為主要學習目標。但學生隨著經驗的積累以及心智的不斷成長,也使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素材的要求有了更新的要求。除了掌握英語教材之外,學生更迫切地需要閱讀一些英語故事,從而將學習模式從單純模仿轉變為創造性學習,在閱讀難度不斷提高的同時,讓學生的詞匯、語法等知識掌握也得到了不斷的鞏固。
3.閱讀過程中文眼的挖掘能夠為教學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教學已經相對于以往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教師教學生學轉變為教師與學生一起進行學習。這種轉變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同時也解放了學生,教師與學生共同制訂學習計劃,一起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大家都在學習中感受到一定的趣味性,同時可以進一步提升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效率。而在閱讀過程當中去注重文眼的挖掘,也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閱讀材料的內涵,擴大教師的教學空間。
二、小學英語高年級故事教學中文眼的挖掘和應用
1.創設英語故事情景,提高學生對文眼的理解能力
由于英語本身就是一門外語,與我們從小學習的漢語有著很大的差距,所以當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他們的知識水平是比較有限的,因此英語這門學科對學生來說就存在很大的抽象性,很多學生沒有辦法真正理解英語的一些語境,從而就會對一些語法以及思維上的理解產生偏差。這不利于學生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效率,同時還會促使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所以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必須要重視對一些文眼的教導,對英語閱讀當中的一些比較重要的單詞,對學生進行重點教學。并且通過文眼的教學,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英語所存在的一些正確語句,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養成一定的英語語言思維。比如在小學英語“At the zoo”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個小兔子拔蘿卜的故事。而學生對拔蘿卜的故事十分熟悉,教師就可以將這個故事當中涉及的一些動物或者事物,運用一些單詞進行替換,然后給同學們進行情景設置。“小兔子拔蘿卜拔不動,小狗來幫忙,小狗也拔不動,那么小象也來幫忙”。在動詞不斷變化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隨之將新的單詞引出來。
2.通過對文眼的利用,集中學生的上課注意力
對文眼的挖掘是一種比較集中的思維模式。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選擇利用豐富故事的課堂導入形式。在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比如小學生學習“Where is my car”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對故事內容進行閱讀,然后可以利用談話的形式,將故事中一些比較重點的內容進行講解,比如“倒車”這個詞,可以進一步讓學生了解故事當中的轉折,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對英語文本內容的閱讀,并且還可以促進英語故事教學法的有效應用。
文眼具有對文章主旨進行揭示,促進學生對英語故事進行了解以及學習的作用。本篇文章針對在英語故事教學當中對文眼進行挖掘的價值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在英語教學中對文眼進行挖掘這一教學策略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邰慧.讓“六頂思考帽”打開學生思維的天窗[J].華夏教師,2016(2):28.
[2]毛丹丹.在小學英語故事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中國教育學刊,2016(2):111-112.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