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維維
摘 要:新形勢下,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屬于世界級的瑰寶,不僅展現了民族特色,與此同時,也促進了民族樂器的繼承與藝術的進一步發展。不少地區的小學音樂課堂上引入了葫蘆絲這門樂器,不僅吹奏的方式簡單,并且姿態自由。小學生可以使用較短的時間,就可以學會一首簡單的曲目,并獲得的成就感。在音樂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另外一方面還可以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提升自身的修養,達到左右腦的相互協調,創造快樂,欣賞藝術的美感。因此,葫蘆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實踐性探究尤為重要。
關鍵詞:葫蘆絲;小學音樂;實踐性
1 問題的提出
從目前的形勢上看,葫蘆絲是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遺產與智慧的結晶。音色圓潤、甜美、柔和,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不僅價格實惠,攜帶方便。尤其鄉村小學階段的學生,從小就開始學習葫蘆絲,不僅提升了學習的熱情,與此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音樂感。葫蘆絲的學習簡單,容易上手,還可以緩解學生緊張的心理,提升成就感。那么,葫蘆絲進小學課堂,不僅可以豐富校園文化氛圍,還可以弘揚民族文化,從小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但是,在葫蘆絲走進課堂的過程中,還會存在很多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因此,怎么樣才可以有效的提升葫蘆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性?就成為目前形勢下需要探究的重點。
2 葫蘆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性可能存在的問題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葫蘆絲的選擇。由于學生選擇葫蘆絲取材的不一樣,很多民間的小作坊只會批量的生產,但是不會判斷音準,這樣很可能就會導致成品的質量不能得到嚴格的控制。因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音準比較好的葫蘆絲。最好能統一選擇聲調相同的葫蘆絲。我們上課時大多是集體課,葫蘆絲的音色和調性要統一。
2)教材選擇的不統一。在教學中不同的教材版本,教學過程中,不僅會給初學者帶來困惑,還會對樂譜的不統一出現迷惑問題,從這些可以看出,葫蘆絲可能會出現音域不清的問題,也可能會出現伴奏資源缺乏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會影響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盡量對上課選用的曲目進行甄選,最好能編寫一本適合本學校的葫蘆絲教材。
初學者遇到的困難問題看:
1)氣息運用有誤的問題。也就是說,葫蘆絲的低音氣流需要強,但是高音的時候,需要保持弱氣流。這些內容與嗩吶等樂器的使用存在很大的出入。如果學生在實施教學的時候,沒有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那么很可能就會造成音域不準的問題出現。2)缺少綜合性的藝術表演知識。從一定的程度上看,演奏者在演奏的時候,需要先理解作品,然后注入情感,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才可以提高學生的表現力。3)缺少葫蘆絲的保養常識。對于小學的初學者來說,由于年紀較小,在學習樂器方面的接觸也就會偏少。因此,在平時上課時,教師要教授學生如何保養和放置葫蘆絲的方法和做法。
3 葫蘆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性路徑探究
3.1 教學理念
在這里主要是針對中低年級的學生實施葫蘆絲的融入計劃,這部分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主要是培養興趣為主,養成良好的吹奏習慣。從曲目的等級現狀上看,主要選擇了《粉刷匠》、《搖啊搖》、《其多列》、《小夜曲》等入門級的曲目。具體的是展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加強訓練的針對性,達到因材施教的地步。
1)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在葫蘆絲融入小學音樂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清晰的理解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只有構建針對性較強的學習方式,才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在平時的常規音樂課基礎上,將葫蘆絲真正的融入到教學課堂當中,構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2)素質教育的需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不僅包含了知識與技能的培養,還需要具備構建知識結構的能力。積累認識事物的本質,提升對應的思維能力與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3)全面發展。將葫蘆絲融入到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還可以化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將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相互結合起來,以此來健全孩子的人格。4)循序漸進。需要教師嚴密的設計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學習的發展規律,分析,短期和長期的教學計劃。并且這個計劃需要讓學生感受到可以學到哪些東西?達到什么樣的水平?不僅需要具備目的性,還需要在扎實基礎的角度上,潛移默化的掌握每一個音節與技巧。5)因材施教。每一個學生之間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也正是這些差異性的存在,導致世界上沒有相同的一片樹葉。這個時候,音樂教師,就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差異化的角度上,實施“一對一”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
3.2 教學方法
1)采用學生聆聽音樂的方式。在葫蘆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身教的基礎上加以示范。也可以使用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葫蘆絲的演奏方式和音樂帶來的美感。2)游戲教學法。對于學生來說,游戲才是自身的本性。在玩中學到知識。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使用游戲的方式,提高實踐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先欣賞音樂,播放圖片、視頻等。然后理解音樂,體會音樂當中的情感。4)講解和示范結合的方式,可以在細化的基礎上,掌握演奏的技巧,學到精髓的部分。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因此,教師的示范非常重要!5)提供學生展示的平臺。學校要多舉行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去展示自己。例如,“六一文藝匯演”、“學校文化藝術節”、“元旦晚會”等活動。能很好的幫助學生展示自我,讓校園中充滿音樂和快樂!
3.3 主要課型
1)音樂教學欣賞課。例如:《月光下的鳳尾竹》曲目在欣賞之后,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引導學生感受奇妙的情景。了解和模仿孔雀的動作?隨音樂自編一些律動。在這樣的思維提示下,學生就可以展現想象力,提升對音樂的理解能力。2)教學中樂器課和演唱課。例如:《金孔雀輕輕跳》這堂課就是,引導學生感受云南的風土人情,理解其中的葫蘆絲吹奏的曲目。首先,導入視頻,提出問題。其次,整體感知,初步聆聽,感受是什么樣的拍子。之后,演唱旋律,進一步學習。最后,學習葫蘆絲吹奏,分組探究和練習。3)甄選流行音樂用葫蘆絲演奏。例如:《小蘋果》這首流行歌曲,大家耳熟能詳的音樂,讓孩子們去學習不僅激發了孩子的學習熱情,而且增加了孩子們的自信心!
4 總結
從目前的形式上看,葫蘆絲走進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實踐,展現了很強的有思想,構建了屬于自身獨有的魅力。只有將這份智慧的結晶帶入到課堂實踐,才可以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下,播撒下真善美的種子。讓葫蘆絲走進小學課堂,發揚傳統樂器,促進素質教育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聲陸,邱麗嫦.葫蘆絲走進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8(01).
[2]顧娟.葫蘆絲走進小學音樂課堂的優點探討[J].考試周刊,2017(96).
[3]付朝華.葫蘆絲進校園進課堂的實踐與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
[4]張建莊,雷瓊.怎樣提高少年兒童葫蘆絲的學習質量[J].大眾文藝,2018(11).
[5]蔣莉.加強民族器樂教學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民族器樂教學在高師音樂教育中的價值[J].中國音樂,2019(01).
[6]陳勁峰.基礎音樂教育中開展民族器樂教學的思考[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04).
[7]聶建平.淺談高師《葫蘆絲演奏》課的教學[J].科技信息,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