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梁輝 賈文婷
([1]新疆工程學院安全工程系 新疆·烏魯木齊 830091;[2]新疆工程學院資產管理處 新疆·烏魯木齊 830091)
“項目教學法”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新型教學法,它的實質是通過教師制定任務,由學生來分組完成任務,完成任務前學生自己做好計劃,自己動手去實踐,在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指導,學生也可以自由討論,更多的在于學生獨立探索思考,任務完成時學生學到了相關的知識,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教學法”強調教學的中心是學生,其教學過程是體驗團隊精神、運用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1]“項目化教學”起源于18 世紀歐洲的工讀教育和19 世紀美國的合作教育,到20 世紀中后期基本成熟,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理論指導思想。[2-3]由加拿大教育家查德以及美國教育家凱茲正式提出“項目化教學”的概念,在歐美地區以及亞洲國家傳播開來。上世紀末,“項目化教學”的概念傳入我國,“項目化教學”在出國留學計劃的理論基礎研究背景下,其主要借鑒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4]培養社會就業需要的技能人才,立足于中國教育實際情況,開發課程的教育模式。2001 年4 月,查德博士來我國講授“項目教學法”,這一人才培養模式在國內得到推廣,各大學校展開了“項目化教學”的探索與研究。本文基于項目化教學方法對“礦井通風學”課程進行探索與研究。
“礦井通風學”課程主要講授煤礦井下通風的知識理論,學生需要掌握一些與通風儀器儀表測算相關的技能。一般情況下,學生在學習該課程之前,沒有去過礦山,沒有下過礦井,即使學校安排了認識實習或者生產實習,下過一兩次礦井,但大多數學生仍然對礦井相關知識理解起來有困難。這種情況下,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去講授“礦井通風學”課程,學生學習過程中有種挫敗感,提不起興趣,教學效果不好,學生也很難獲得相應的技能。因此,很有必要選擇適合講授“礦井通風學”課程的教學模式。利用傳統授課方式講授“礦井通風學”效果不突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在于傳統教學不能很好的將現場實踐與理論結合,重理論輕實踐,不能發揮學生動手動腦的積極性,被動的學習,能力很難得到提升。 項目化教學正好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這種教學方式堅持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具有實踐性、自主性、發展性、綜合性和開放性等特點。項目化教學同時也符合國家對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的要求,因此對“礦井通風學”課程開展項目化教學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對于“礦井通風學”課程,采用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一種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另一種是項目化教學。效果會有怎樣的不同?將接受項目化教學的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接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比較。在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方面,項目化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主動去完成布置的學習任務,從干中學和學中干。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學得很枯燥,打不起精神來,對于所學的知識沒有牢固的掌握和深入的理解。從能力上來講,項目化教學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很大提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了完成項目,學生需要在課下查閱大量資料進行設計,有時還需要進行同學之間的討論。每一次的查資料,每一次的討論,都是對所學知識的再學習,對未知知識的學習。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大幅度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傳統的教學,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沒有給學生太多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也沒有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學習成績方面,項目化教學注重過程化考核,對于平時布置的項目任務,每一次任務都要有相應的考核成績,最后有筆試成績,平時的過程考核成績與期末的筆試成績形成最終的綜合成績。見表1兩種教學方式期末成績分布所示,接受項目化教學的學生的成績,以四十人的班級為例,綜合成績優秀的占到10%,良好的占到80%,中等成績的占到5%,還有5%不及格的,成績整體來看非常符合正態分布。傳統的教學考核方式期末筆試成績占比較重,一般能占到綜合成績的70%。接受傳統教學的學生成績,以四十人的班級為例,綜合成績優秀的占到5%,良好成績的占60%,中等成績的占到20%,不及格的占到15%。接受項目化教學方式的學生成績優良率達到90%,比傳統教學學生成績優良率65%高出25%,項目化教學的不及格率5%,比傳統教學不及格率15%要低10%。對比看來,接受項目化教學的學生成績要好于接受傳統教學的學生。

表1 兩種教學方式期末成績分布表
“礦井通風學”課程在開展項目化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項目化教學對硬件的要求較高,學校的教室應具備一體化功能的相應設備和儀器。目前,高校在一體化課堂建設方面還很薄弱,需要加大資金投入,進行一體化課堂建設,促進項目化教學的改革。其次,項目化教學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進行項目化教學的設計,專業課教師教學工作量較大,難以抽出更多的時間去設計。對于“礦井通風學”這門課程,目前在國內相應高校還沒有進行過系統的項目化教學設計,因此也沒有相關的參考資料或好的經驗可以借鑒。應大力引進教師,增大師生比,保障師資力量,使教師有充足的研究時間,提升教師的教學研究水平。再次,項目化教學對學生的要求較高,按照正常的上課安排,有些項目在課堂上難以及時完成的,需要學生在課下抽時間主動去完成。在課下,學生往往會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干擾,例如社團活動、學生工作、網絡游戲、網絡視頻等,不能很好地去完成項目任務。針對這種情況,應建立監督激勵機制,促進學生積極開展項目任務,使學生合理規劃好自己的業余時間。既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又能豐富自己業余生活。
以“礦井通風學”課程為例,對比了傳統教學與項目化教學的優劣,項目化教學在多個方面體現出優越性,學生的積極性增強,思考能力提升,動手能力提高,學習領域拓寬,期末考試成績優良率提高,掛科率降低。分析項目化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從硬件到軟件,對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項目化教學在“礦井通風學”課程的應用是教育改革的一小部分,在這門課程實行項目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在其它課程開展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供其它課程開展項目化教學進行借鑒,對促進教育改革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