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雄偉

摘 ?要:目的:分析籃球運動對當代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方法:選定2018年9~12月時間區間,隨機從某高校二年級、三年級抽取70名女大學生,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學生分為觀察組35名、對照組35名。對照組正常參加體育課程,不進行針對性體育訓練。觀察組定期參加籃球訓練,并不定期參加競賽,一學期結束后,對比2組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認可度水平。結果:觀察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認可度水平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結論:籃球運動對于當代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是良性的,定期參與籃球運動對于女大學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籃球運動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84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6(c)-0116-02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Basketball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ntemporary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ZUO Xingwei
(Changsha Med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219)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basketball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ntemporary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8 to December 2018, 70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second and third grades of a university. The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35) and control group (35) by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normally participat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did not receive targeted physical train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rticipated in basketball training regularly and did not participate in competitions regularly. After one semester,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self-acceptance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self-acceptance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nfluence of basketball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ntemporary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s benign. Regular participation in basketbal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Basketball; Mental health; Higher education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定2018年9~12月時間區間,隨機從某高校二年級、三年級抽取70名女大學生,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學生分為觀察組35名、對照組35名。
1.2 方法
對照組正常參加體育課程,不進行針對性體育訓練。觀察組定期參加籃球訓練,并不定期參加競賽。觀察組根據體育運動水平,逐步進行不同強度的籃球運動訓練,約每周訓練3次,每次訓練時間30~180min不等。
1.3 評價標準
一學期后采用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評價2組學生的自尊心水平,量表中涵蓋10個題目,分別為:(1)我是有價值的個體,在中等水準或在中等以上水準;(2)我有許多優良品質;(3)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4)我能夠將大多數事情做好;(5)我覺得自己能夠引以為傲的地方并不多;(6)我對自己保持肯定態度;(7)我對自己的能力、素質是滿意的;(8)我希望能夠自己贏得尊重;(9)我覺得自己沒有優點;(10)我時常認為自己毫無用處。量表中同時涵蓋正面題目、負面題目,答案為“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很不符合”,分值范圍為10~40分,分值越高代表自我認可度越高[1]。
心理健康水平采用SCL-90量表評價,SCL-90量表中涵蓋內容較多,從思維、意識、感覺、行為、飲食、睡眠、社交等多個層面,反映個體的心理狀況,本次研究簡化SCL-90量表,從具體的項目層面對學生心理素質分析,對最終的分值進行權重計算,總分為90分,分值越高代表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為SPSS 17.0版本,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顯示,采用“t值”檢驗,組間差異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價值。
2 ?結果
觀察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認可度水平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可見表1。
3 ?討論
3.1 籃球運動對女大學生自我認同產生影響的理論依據
人是在外部社會影響下成就的個體,人的自我價值和外部世界對其的認同及人在某一項事物上的自我實現有直接關系,籃球運動之所以能夠風靡全球,主要原因是籃球運動本身所具備的對抗性、競技性,參與者通過發揮自身的技巧、智力、體力贏得比賽,從比賽中獲得自我認同,不僅僅在比賽勝利后能夠收獲成就感,在比賽落敗后也能夠對自己的能力有全面認識。當今女大學生生于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成長于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她們見證了復雜的、快速的時代變遷,其思想觀念也在受到多元文化所影響,忽略了對自我的了解。籃球運動主要是為女大學生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女大學生的綜合素養[2,3]。籃球比賽要求參與人員在比賽中團結協作、密切配合,參與者在比賽中自然而然能夠感受到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感受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體會到團結的智慧及力量。
3.2 籃球運動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的理論依據
在籃球運動、訓練、比賽中遇到問題,也不會對女大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能夠促使女大學生在運動中鍛煉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不至于導致女大學生因運動受挫產生嚴重挫敗感。國內高等教育,常應用籃球運動來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心理健康在人發展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作用,因籃球運動和其他運動有一定區別,籃球運動兼具競技性,并要求運動員在既定規范的要求下發揮出自身的運動能量、技術特長,這就給個性發展創造了一個約束空間,經常參加籃球運動的人,能夠認識到遵從紀律的重要性,同時認識到果敢、自制、堅韌等品質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錚,于伯坤,李府桂,等.微信運動使用對健康行為的影響基于計劃行為理論分析[J].新聞界,2017(6):60-67.
[2] 逯小龍,王坤.課外體能鍛煉對大學生心理資本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生,2019,40(3):392-395.
[3] 劉洋,漆昌柱.基于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鍛煉心理學研究進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9):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