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文化藝術的發展以成為許多國家軟實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而美術館作為藝術文化傳播的陣地對藝術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索當下區域美術館的發展對推動地方藝術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本文通過對美術館文化價值的闡述,分析區域美術館的的功能、職能定位,并通過展覽展示、推廣方式和發展理念等思考對地方美術館的發展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區域美術館;發展;思考
中圖分類號:J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8-0037-01
區域美術館在完成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各類展覽展示、藝術培訓、學術講座、作品收藏、藝術創作等藝術推廣的工作指標任務下,重在發展區域藝術特色,比如兒童畫品牌打造等方面從而取得地方美術館的特色文化品牌。重慶合川美術館于2020年整體搬遷于三江匯流的東津沱濱江公園,其硬件設施得到全面提升,將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品質,區域藝術文化的發展也以此為契機,努力提升公共藝術文化的推廣力,切實發揮美術館在展覽展示、典藏研究、講座培訓、公教推廣方面的區域引領作用,將合川美術館建成有合川特色,重慶有影響.全國有位置的地市級美術館。筆者就區域美術館的發展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一、提高思想意識,加強隊伍建設
一是加強全館干部職工政治思想學習,提高自身業務素養。樹立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找準自身位置,起到引領作用,凝聚創作骨干。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為繁榮我區藝術創作和藝術推廣作出白己的貢獻。
二是旨在提高我區藝術創作水平,加強學術交流。區美術館擬設立藝術創作學術委員會,下設、國畫專委會、油畫專委會、書法專委會、攝影專委會、兒童畫專委會入,成員由區美術館、美協、書協、攝協、兒童畫學會創作骨干組成。
二、多樣性的展覽展示普及大眾審美,提升全民藝術推廣
新的時代中就要求美術館的展覽展示方式更加具有多樣性和互動趣味性,相應應用數字化、多媒體等方式生動形象的進行作品呈現。根據作品的內容使用投影儀、LED屏幕、3D打印設備、三維動畫……等選科技手段,通過聲音、圖像、燈光,以及各種自然人文歷史場景的模擬,逼真再現還原作品內容,是參觀者聲臨其境,感同身受體會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使觀眾感到親切易于接受和理解,應用多感官、多渠道的呈現更利于藝術作品信息的傳播普及,更快提升全民藝術的普及推廣。
三、加強藝術交流與資源共享,推動合作共建
一是在做好常規開展免費開放和公教推廣的工作基礎上,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發展原則,圍繞區內豐富的文化資源,積極探索區域文化藝術的交流與發展,在做好本土藝術展覽策劃和展覽的同時要引進更多的區外優秀的藝術作品展。
二是開展“館校”、館企”合作,加強政府與高校和企業間優秀藝術資源的整合,拓展美術館的展示、推廣空間,讓高雅的藝術作品走出美術館,到學校、社區去服務于民。與民營企業合作做好合川美術館——文峰古街分館等藝術展覽、文化沙龍的交流,為本土藝術家塔建更多更靈活的展示交流平臺。
四、挖掘區域藝術文化,加強特色藝術品牌推廣
一是圍繞濱江公園與美術館形成公共文化與健康休閑的群落效應,開展藝術空間與觀眾的互動活動,營造區域文化空間和藝術互動體驗的文化藝術氛圍,把合川美術館打造成為市民藝術鑒賞與健康休閑為一體的活動中心。
二是挖掘梳理區域藝術資源,組織策劃常年性開展的本土名家作品成列展,分階段地舉辦“江上行者——合川書畫名家作品展”,介紹本土書畫前輩“合陽三杰”等以及像張小濤、鄧建強、譚智勇等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合川籍當代藝術家,推介我區中、青年藝術家的個展或聯展,爭取打造成為宣傳合川本土藝術家的品牌展覽。
五、打造文化品牌,提升藝術創作
一是拓展思路,以多種形式,深入打造長期積淀的合川兒童畫品牌。結合合川經濟社會的發展,開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兒童畫培訓、展覽、比賽、推廣活動:豐富三十多年來兒童畫現場賽的形式和內容,將“兒童畫之鄉”以賽事和展覽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省內外推廣;擬策劃出版集作品欣賞、詩歌閱讀相結合的合川兒童畫配詩的專輯讀物,提升合川兒童畫品牌影響力;以兒童畫品牌為載體,開發相應文化周邊產品,增強區域文化品牌傳播影響力
二是圍繞文化品牌建設,做好藝術創作,推出區域精品力作。我們需堅掙‘不光出作品、更要出精品”的工作思路,貼近生活,根植百姓,深入挖掘地方題材、文化歷史遺跡資源,以有生活、接地氣、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人和事為題材,通過講座、培訓、交流、輔導等方式,提升區域藝術作品質量。
參考文獻:
[1]閆翀.美術館建設之“文化”觀[J].藝術探索,2013(02).
[2]廖鵬,公共美術館在文化強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藝術百家,2014(Sl).
作者簡介:黃睿(1988-),男,重慶人,展覽部主任,中級職稱,碩士,重慶合川美術館,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