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杏芳
摘要:教師隊伍是學校的立校之本,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關系到新課程改革的進程,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有效課堂的構筑,而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教師自身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學校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為其搭建多元教研平臺,使之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
關鍵詞:多元教研;教師;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8-0231-01
一、“頂層設計”,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要想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必須整合社會、學校與教師自身發展需要,認真進行頂層設計,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策略,不斷豐富教師的專業內涵,改善專業結構,提升專業能力和專業水平。
橫縣教育局為推動全縣教師專業發展,深化課程改革,達成教育“公平、均衡、優質、多元”的發展目標,近兩年制定并下發了“送教下鄉”“返崗研修”等相關文件,組建縣訓團隊及學科中心組送課到各鄉鎮,通過展示講座,與各鄉鎮進行同課異構,用觀課量表進行觀課,用大卡進行評課等形式對仝縣教師進行培訓,通過各種研訓活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推動教師隊伍建設。而我們橫州鎮中心學校為了促進城區及各所村委小學、教學點的教育均衡發展,從2015年秋季學期開始,也相繼制定并下發了“集體備課”“研訓一體化”“送教下鄉”等鎮級文件,組建鎮級研訓團隊,組織仝鎮教師分學科開展相關的研訓活動,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二、片區教研,推動教師的專業成長
學區教研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學區學校的優質均衡發展及校際間的優勢互補,也為學區各所學校的教師搭建交流、互動、合作的平臺,推動教師的專業成長。
如我們城東學區,以我校為龍頭學校,曹村小學、北村小學及清江小學三所農村小學為聯盟學校組建學區。為推動學區教師專業成長,開展了以“研訓一體化”等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動,在形式上破舊立新,明確一個主題,采用一條主線。一個主題,即所有活動都圍繞一個主題開展,并做到一以貫之。一條主線,即采用“教一學一研一訓”互動的形式,內容包括一個微型講座、兩節展示課、四所學校的教師按年級組成學科組,根據觀課量表進行觀課、議課。隨著教育的不斷變革,我們的教研思路也在改變,之后,我們在學區內又開展了“返崗研修——同伴互助四人行”活動,在活動中,我們與學區農村學校的老師圍繞一個專題共同研究,分工合作,分別承擔微型講座、說課、同課異構、評課等任務,通過這樣的活動,推動學區教師在對共同問題的研究與探討中實現教師經驗的交流,思維的碰撞,專業素養的提高。作為龍頭學校,我們還指導學區農村學校的教師返崗后如何確定研究主題,設計教案和說課稿,進行磨課、上課和評課,把優秀的教育理念、教學手段與學區農村小學教師分享。在推動學區農村學校教師成長的同時,也促進我校教師自身的成長。
三、校本研訓,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動借力縣、鎮的研訓活動,以學科教研組活動為基本載體,通過“返崗研修”“開放周”“師徒結對”“課題研究”等形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返崗研修。學校分年級成立了語文、數學共8個學科組,英語、藝術、體育各1個學科組,主要采取“同伴互助四人行”的形式,一人任組長,負責組織整組活動,制定小組活動計劃;一人負責說課,一人負責上課及反思,一人負責評課。每個小組每期開展2至4次研修活動,組員在每次活動中承擔不同的任務。各個學科組每周在固定的時間集中研究解決問題。學科組依據學校擬定的研究專題,根據年級實際情況敲定本年級研究的專題,開展年級組的研究活動。老師們在活動中反復地磨課、上課、反思、觀課、議課,不斷地總結、反思,經過多次磨合,學校再組織各組進行展示,全校教師分學科觀摩小組展示活動,在活動中汲取先進的理念,在研訓中得到提升。
2.開放周。每學年我們分學科組進行展示,采取研訓一體化的形式,圍繞研究專題開展活動,各個學科組向縣鎮領導、仝縣的兄弟學校同行展示微型講座、課例、反思、評課,與參與活動的老師一同研究、學習、交流,共同得到提高。
3.師徒結對。為了使青年教師盡快熟悉教材,了解學生,掌握教學方法、手段,盡快成長,我們開展了師徒結隊活動,遴選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結成對子。在活動中首先指導青年教師學會如何備課,進而轉到教學的設計思路上,使其掌握并實施策略性教學。其次,指導青年教師根據教學設計實施課堂教學,課后指導他們進行總結、反思,找出自身不足。“師傅”再親自上課,指導青年教師學會聽課,進行反思性教學。最后,指導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活動,在研訓活動中承擔說課、上課、評課等任務,以促進他們的專業化成長。
4.課題研究。我校為引領老師們朝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指導老師們針對教學實際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提煉,進而轉化為共性問題,并升華為有價值的課題,最后組織老師們進行微型課題研究,以此帶動學校學術研究的深入和有效開展,有效地推動了教師轉型發展。
四、結語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教育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新課程的改革更需要教師專業化成長。學校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打造多元教研文化,使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