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紹雨 李彥喬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對昭通市城區居民體育生活方式的主客觀條件進行調查研究,分析了昭通市城區居民的體育生活方式現狀。以期為昭通市城區居民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提供理論指導,為地方政府提供相關的決策支持。
關鍵詞:昭通市;城區居民;體育生活方式;現狀
中圖分類號:G8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7-0275-03
一、前言
新時期,體育強國建設、全民健身計劃及健康中國建設三大重要戰略的實施,推進了國民對自身健康的再認識,體育的價值和功能備受人們的青睞。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融入到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成為了大街小巷人們暢聊的重要話題,體育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標志和紐帶。體育融入到了人們的生命、生存、生活領域之中,無論是現在或未來,體育生活方式是積極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主要內容,體育生活方式成為了人們健康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昭通市體育發展的總體情況,對昭通市城區居民的體育生活方式進行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價值及意義。
本研究對昭通市轄區內的10縣1區18歲以上城區居民進行抽樣調查,分析研究了昭通市城區居民的體育生活方式現狀。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昭通市轄區內的10縣1區18歲以上的城區居民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應用文獻資料法收集到了《貴陽市居民體育生活方式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等眾多的文獻資料,對資料進行歸納整理,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指導;應用問卷調查法對昭通市城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涉及到了昭通市10縣1區18歲以上的城區居民2800人,問卷共發放3000份,回收了2913份,回收率97.1%,其中有效問卷2800份,有效率96.1%;應用數理統計法對問卷調查所獲得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和研究相關的數字資料。
三、結果與分析
(一)昭通市參與體育活動的城區居民性別、民族構成情況
對昭通市城區2800名居民的問卷調查顯示:昭通市城區居民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居民占40.92%,其中男性所占比為22.03%,女性所占比為18.89%;漢族占37.82%,少數民族占3.1%。在性別上男性略高于女性,在民族情況上,從少數民族人口和漢族人口比例上看,差異并不明顯。
(二)昭通市城區居民對體育鍛煉的認知情況
在對昭通市城區居民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知情況調查中發現:認為體育鍛煉非常重要的居民占比為69.93%;重要的占25.87%;一般的占4.2%;認為體育鍛煉不重要的居民占比為。,可見,昭通市居民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知情況較好。同時,昭通市城區居民有97.2%的居民都表示愿意參與體育鍛煉,不愿意參與的只占2.8%,主要是由于休閑時間太少、場館設施缺乏、健身方法認知弱、經濟條件差、工作壓力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了部分城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被影響。
(三)昭通市城區居民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情況
由圖1可見:昭通市城區居民在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體育項目的選擇上形式多樣。由數據分析看,昭通市城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采用的項目主要以慢跑、散步和籃球為主,除此之外的運動項目羽毛球運動所占比例相對較高,為21.68%,可見,昭通市城區居民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常參與鍛煉的項目存在一定的單一性,一些鍛煉效果較好的體育運動項目沒能得到居民們的普遍參與,這其中存在諸多因素的影響。
(四)昭通市城區居民每周體育活動的次數和時間情況
昭通市城區居民每周參與體育活動的次數如表1,每次鍛煉的時間如圖2所示。由數據得出:昭通市城區居民每周參與體育鍛煉1次的居民所占比例為34.79%;2-4次的所占比例為40.85%;5-7次的所占比例為10.59%;0次的所占比例為13.59%。昭通市城區居民每次參與體育鍛煉時間在30分鐘以下的占38.48%;時間在30-60分鐘的占39.86%;時間在60分鐘以上的占21.68%。
(五)昭通市城區居民體育活動的活動形式情況
調查顯示:昭通市城區居民參與體育活動的形式主要以獨自活動、和朋友、和家人、和同事和其他形式為主,數字顯示,昭通市城區居民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獨自活動的人占30.07%;和朋友一起的占41.26%;和家人一起的占9.79%;和同事一起的占13.29%;以其他形式為主的占5.59%。
可見,昭通市城區居民在參與體育鍛煉過程中,選擇獨自一人和和朋友一起的占比最高,居民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活動形式的選擇單一。
(六)昭通市城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分析
在對昭通市城區居民的鍛煉動機分析中,由圖3可知:昭通市城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多樣,其中以強身健體(82.52%),預防疾病(51.72%)和調節情緒(51.05%)的參與目的人數所占比例最高。
可見,昭通市城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主要是以鍛煉身體為主,體育運動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等多種功能效益未得到利用,昭通市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存在片面現象。
(七)昭通市城區居民體育活動的場所情況
由圖4可知:昭通市城區居民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在室外場地鍛煉的占65.03%;在家里鍛煉的占12.59%;在室內場地鍛煉的占9.79%;在健身俱樂部鍛煉的占4.9%;其他方式鍛煉的占7.69%。可見,昭通市城區居民的健身場所主要還是以室外場地為主,在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家里也具備了相應的健身條件,部分居民選擇了在家鍛煉。同時調查發現,昭通市有46.15%的城區居民不愿意到收費場地進行體育鍛煉,其原因是經濟條件差,缺乏健身伙伴等。
可見,昭通市城區居民選擇以室外場地為主要鍛煉場所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八)昭通市城區居民體育消費情況
體育消費從另一角度反映人們對體育的認識,是構建體育生活方式,推進全民建身活動必須了解的重要內容。在對昭通市城區居民的體育消費情況調查中發現,昭通市城區居民的體育消費主要與購買體育服裝(60.14%)和體育器材(43.36%)為主;而城區居民的年均體育消費在1000元以下占70.86%,在1000-2000元的占18.18%,在2000元以上的占11.19%。
可見,昭通市城區居民的體育消費項目差異明顯,許多的體育消費項目未得到城區居民的青睞,同時城區居民的體育消費水平有待提高,城區居民的健康消費水平是制約體育強國建設、全民健身計劃和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因素。
(九)昭通市城區居民對體育鍛煉的效果認知情況
昭通市城區居民對自身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效果的認知情況如下:調查發現,昭通市城區居民認為在參與體育鍛煉過程中,表示對鍛煉效果非常滿意的占15.38%;表示對鍛煉效果滿意的占20.98%;表示鍛煉效果一般的占40.56%;表示對鍛煉效果不滿意的占17.48%;表示對鍛煉效果非常非常不滿意的占5.59%。同時調查發現,昭通市城區居民在鍛煉過程中沒有專業人員指導的占75.52%,大部分居民都表示需要專業人員的指導。
可見,昭通市城區居民對體育鍛煉的效果普遍認為并不是太好,同時大部分居民表示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需要得到專業人才的指導。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整體提升,昭通市城區居民的體育鍛煉意識整體較強,昭通市城區居民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居民占40.92%,大部分城區居民都表示愿意參與到體育鍛煉過程中來,但是受到休閑時間太少、場館設施缺乏、健身方法認知弱、經濟條件差、工作壓力大等因素的影響下,導致了大部分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受限,影響了居民參與體育活動的穩定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的體育生活。
2.昭通市城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項目選擇、參與形式、體育消費形式、鍛煉動機存在單一現象,一些鍛煉效果較好的體育項目未得到城區居民的青睞,同時,居民參與鍛煉的過程中,對體育的價值功能認識存在不足,一些體育功能未得到利用。
3.昭通市城區居民對體育鍛煉的效果的認知情況并不好,部分居民對參與體育鍛煉的效果并不滿意;同時大部分居民表示在鍛煉過程中缺乏專業人才的指導,在鍛煉的過程中大部分居民都表示需要得到專業人才的幫助。
(二)建議
1.各級部門根據國家相關的政治制度、體育策略等方面的要求,結合居民的體育生活需求,應提升對居民體育生活方式的重視程度,從而提高居民體育生活方式的作用,同時促進居民體育意識的建設。
2.加大體育活動宣傳力度,促進居民對體育價值及體育功能的再認識。
3.制定體育場館的相關管理制度,完善場館設施建設,減少體育場館束之高閣現象發生,大力開發公共體育活動場館,提高地方體育場館資源的利用。
4.大力輸送社會體育專業人才,滿足居民對體育鍛煉的指導需求,從而提高居民的體育鍛煉興趣,健全居民的體育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黃美蓉,張艷平.我國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影響因素社會生態學審思[J].體育與科學,2020(03).
[2]曾曉進.貴陽市居民體育生活方式的現狀調查及對策[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2).
[3]王春順,李國泰.健康中國視域下全民體育生活方式的建成路徑探討[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9,33(01).
[4]王園園,曾曉進,孟剛,等.貴陽市居民休閑體育生活方式的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7(04).
作者簡介:秦紹雨(1982-),男,云南昭通昭人,學士,昭通市體育場館管理中心工作;李彥喬(1988-),女,云南昭通昭人,學士,昭通市體育場館管理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