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蕾蕾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孩子,由于年齡特點,以及處于成長階段,他們對外界往往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因此,音樂教師在為學生上音樂課時,要重視對課堂內容進行架構,并通過采用現代科技營造課堂環境,科學設計課堂游戲,采用靈活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巧妙為學生創建情景進行教學。這樣才會為學生營造更加活躍的課堂環境,引領學生自主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優化學生音樂學習體驗的同時,增強自身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音樂;高效引導;教學策略
音樂學科能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以及學習并掌握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主要學科。教師想要高效地為學生進行音樂課的教學,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對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究,并對 “以興趣引導孩子高效學習”這一新課改中的理念進行有效實踐,在對課堂內容進行設計時,采用更加靈活、高效的教學模式,以及有效地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為學生開展音樂教學內容。促進學生主動對教學內容進行探究的同時,高效地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有效性[1]。
1 巧用現代科技,營造活躍課堂環境
良好的課堂氛圍不僅能夠舒緩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夠使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索。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信高效的現代科技被運用于不同階段的教學課堂中,這其中,多媒體影音設備以其使用形式多樣,內容展現方式豐富、有趣的特點,被運用得最為廣泛。特別是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能夠讓學生和學習內容互動起來。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制作課件,通過對現代科技中進行巧妙運用,為學生營造更加活躍課堂環境的同時,促進學生積極地對音樂學習內容進行吸收、掌握。例如,在引導學生對基礎音樂知識--“樂符”這個版塊進行了解時,就可以先在網絡上為學生尋找一些“樂符”的代表圖片,并將每個樂符的發音與圖片進行科技鏈接,共同制作成一個演示PPT。在進行正式授課時,教師可以先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聚光燈功能為學生展示不同的音樂符號,再通過對固定位置進行鼠標點擊的方式,將該符號所代表的發音為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可以結合圖片對該樂符的發音進行聆聽,促進學生更加直觀地對這個樂符的形狀,以及發音進行了解、掌握。而當教師在帶領學生對《嘀哩嘀哩》這首歌進行學習時,也可以在教學開始之初,先用PPT為學生展示一些與“春天”有關的視頻或者圖片,教師甚至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收集的一些與春天相關的圖片,教師再對所收集的圖片進行篩選,并在課堂授課當中利用展臺為學生進行展現。在展示當中,教師還可以以《嘀哩嘀哩》這首歌作為背景音樂,讓學生在對這首歌進行聆聽、感受的同時,直觀地對其中的一些場景進行欣賞,促進學生在腦海中將《嘀哩嘀哩》這首歌曲輕快的語調與實際的春天情景相結合,加深學生對這首樂曲的理解。教師通過巧妙地對現代科技進行運用,不僅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活躍的課堂環境,還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愉悅的心情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索,進而促進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掌握[2]。
2 設計課堂游戲,高效帶領學生樂學
常規的音樂課學習多用聽聽、唱唱、伴奏、表演,但隨著課程改革歷程的推進,許多優秀的教學方法被創設,并應用于不同階段的教學過程當中。這其中,游戲教學法以及實施形式趣味性強,可實施環境限制性低等特點被運用地最為廣泛。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實施音樂內容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在結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合理地為學生設計相關的課堂游戲,讓游戲帶領學生快樂地進行音樂知識的探索學習。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在動物園里》這首歌的學習時,可以結合該歌曲中出現了較多動物種類名稱的特點,在學生正式進行這首歌曲學習之前,先為學生創設一個“聽一聽,找一找,動物有哪些?”的游戲。這個游戲的主要開展方式是:教師先引導學生以5人為一組自由地組成不同的游戲隊伍,然后教師再將這首歌曲根據所分成的小組數量,分為不同的片段,讓每個小組自由選擇某一個片段,隨后以小組為單位對所選擇的片段進行聆聽,并且找出其中出現過的動物類型,然后再以模仿表演的形式,將歌曲中所出現過的動物進行角色模仿。隨后,教師可以以這首歌的演唱順序為排列順序,引導不同小組依次對自己所選片段的動物類型進行模仿表演,在每個小組進行表演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這個小組所選取的樂曲片段作為背景音樂進行播放。在這個游戲開展的過程中,學生想要對歌曲中所出現的動物類型進行有效地探索,就需要不停地對歌曲進行仔細聆聽,通過反復的聆聽,加上模仿表演,不僅能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對歌曲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的探索,還能夠促使學生加深對這首歌曲的了解、掌握。教師通過結合音樂教學中的歌曲內容,為學生科學地進行課堂游戲設計、開展,不僅能夠讓游戲促進學生高效地對樂曲內容進行反復的聆聽、琢磨,還能夠以游戲這樣充滿趣味的方式,高效地帶領學生進行歌曲內容的學習。
3 機制處理課堂生成,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外界的探索欲望,以及學生自身的可塑性都較強。結合這些特征,教師可以在為學生進行音樂內容教學時,采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對不同事物接受性強,好奇心重的特點,以不同角度的教學方式作為引導,促進學生主動地對知識進行探索學習。流行音樂作為當下傳播范圍最廣,民眾接受度最高的音樂形式之一。教師可以靈活地將古典歌曲與流行音樂進行結合,讓流行音樂先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以及關注欲望,主地對流行音樂背后所涉及的古典音樂進行了解學習。以《古詩新唱》板塊中的《水調歌頭》為例,隨著歷史的變遷,這首歌曲也隨之演變出了不同的歌唱形式,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取當前這首歌曲最流行的歌曲類型《但愿人長久》為學生進行引入,在授課時可以先為學生簡要的解析,朗誦《水調歌頭》這首古詩詞,讓學生有一個初步額了解,隨后再為學生播放《但愿人長久》這首歌的演唱版,讓學生對這首詞有了簡單的了解以后,再進行樂曲的聆聽,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歌詞中所包含的韻味,以及所想展現的情感。在提升學生對歌曲的欣賞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主動的對歌曲內容進行探索。
4 巧妙創建情景,優化學生學習體驗
音樂作為學生生活中接觸較多的一種藝術類型,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過程當中巧妙地結合生活實際,科學地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以此幫助學生在情境中高效地對音樂知識進行吸收的同時,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古典純音樂《小步舞曲》、《圓舞曲》等教學為例,由于這些歌曲所應用的場景大多是宴會、舞廳等場景,教師就可以結合該首音樂的使用特征,在課堂上為學生舉辦一個“舞會party”,引導學生在教室中央圍成一個圓,并為學生播放一現實中些《小步舞曲》、《圓舞曲》等相關的現實應用場景視頻,再引導學生自由地根據視頻中的舞蹈類型進行模仿起舞,帶領學生跟隨音樂一起沉浸于舞會party的情景當中。在學生進行體驗的過程當中,教師還應當不時地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舞曲當中節拍變化。適當的舞曲中“強弱弱,強弱弱”的拍子特點進行感受,促進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情境當中高效進行學習,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在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高效地開展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不僅要充分的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剖析,還需要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了解、吸收,并結合現實實際,采用更加靈活、有趣的方式為學生進行知識的授課、引導,推動音樂課堂教學內容高效展開的同時,使音樂教學課堂的氛圍更加的活躍,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邵蓉.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研究述略[J].華夏教師,2016(12).
[2]季楠林.小學音樂教學“有效”例談[J].基礎教育研究,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