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轉課堂,這是近年來一個廣受關注的教學模式,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計算機教學有必要對翻轉課堂進行實踐,重構計算機教學體系,讓教學活動可以進入到全新的發展階段。對此,本文首先針對翻轉課堂的內涵特點與教學價值展開論述,然后針對翻轉課堂在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可行性做出分析,最后提出相關的運用策略建議,希望能夠給高校計算機教師帶來一些參考,為計算機教學改革提供助力。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教學;翻轉課堂;可行性;運用策略
計算機課程,在高等教育中是一門基礎性課程,基本上全校學生都需要學習,甚至一些學校還要求學生拿到對應的計算機技能等級證書。而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講,計算機已經深入日常生活與工作,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能,對于學生將來進入社會工作也有積極作用。而在進行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緊跟時代創新教學模式。因為在目前的計算機教學中,課堂教學還是局限于傳統的教師講解,這導致部分學生的參與性不積極,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深,導致計算機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在這樣的情況下,以翻轉課堂為載體,創新計算機教學,就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要點。所以,作為計算機教師,就應該對此加強研究,找到翻轉課堂融入計算機教學的具體路徑。
1 翻轉課堂的內涵特點與教學價值
1.1 內涵特點
翻轉課堂,這是一個起源于美國的教育模式,在2000年,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就創新出了一種翻轉教學的模式,這是翻轉課堂的雛形,但是并未直接提出翻轉課堂的概念。到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林地公園高中化學教師本杰明與薩姆通過視頻為缺課的學生提供課外學習,并且由此開發出一種課前看視頻自學,課堂進行問題輔導的教學模式,并在相關研究論文中,第一次明確提出“翻轉課堂”的概念。根據學術定義,翻轉課堂是指通過視頻等載體,在課前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展開實踐練習與問題輔導的教學模式。從其基本定義就可以看出來,翻轉課堂,是翻轉了學習和練習的關系。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是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在課外通過家庭作業進行練習。這種模式,教師就難以對學生形成問題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逐漸出現學習短板。而翻轉課堂,將知識學習放到了課前,課堂上聚焦練習和問題指導,這樣一來就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短板,并且予以針對性補強,如此可以顯著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效性。翻轉課堂的實施,是以學習視頻為引導,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微課。根據一些教師的研究來看,翻轉課堂具有顯著特點:第一,重構學習流程,知識信息的傳遞渠道發生變化,從以往的教師向學生傳遞,演變為學生主動從素材中挖掘。第二,學習更加集中。微課視頻短小精悍,一般時長5-8分鐘,對相關知識集中講解。學生依據微課視頻展開學習,可以讓學習更加集中,突出重點,強化掌握。第三,實現了課堂拓展,教學活動不再局限于課內,加強了對課外學習的關注。
1.2 教學價值
翻轉課堂的出現與實施,表現出來了顯著的教學價值,這也是實施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所在。第一,翻轉課堂,切實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論是課外學習還是課堂練習,都是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的,全程需要學生發揮自身的學習能動性。第二,翻轉課堂增強了課堂實踐。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時間主要被用于理論知識講解,學生并未獲得足夠的實踐機會。翻轉課堂,則將課堂時間主要用于學生練習,如此大大強化了學生的實踐活動。第三,翻轉課堂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翻轉課堂是以微課視頻為載體開展,而微課視頻的設計,可以使用到各種各樣的素材,可以從中關注到學生興趣,融入很多趣味化的素材,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激發。
2 高校計算機教學運用翻轉課堂的可行性分析
翻轉課堂具有兩個關鍵點,一是課前通過觀看微課視頻進行自主學習,二是在課堂上展開練習實踐。而對于高校計算機課程來講,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其他課程。因為,計算機課程的實踐,往往需要計算機設備,不像其他課程可以設置理論化的實踐問題。從翻轉課堂特點與計算機課程實際來講,依然具備良好的可行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2.1 學生具備實施翻轉課堂的設備
不論是課前觀看視頻,還是課堂的計算機操作實踐,都需要相應的設備支持。從目前高校教學來看,學生基本上已經具備這些設備。具體來講,目前的大學生,智能手機基本上全面普及,即便是家庭貧困的大學生,也擁有一部便宜的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就為課前觀看微課視頻進行自學提供了條件。而對于課堂練習實踐來說,大部分學生也都擁有筆記本電腦,可以將電腦帶到教室展開實踐。而從高校的角度講,也擁有計算機教室,可以直接到計算機教室上課,讓學生利用學校的計算機設備展開練習實踐。所以,從基本的教學支持設備來講,高校計算機課程已經具備了實施翻轉課堂的基本條件。
2.2 計算機課程適合運用翻轉課堂
除了基本的教學條件之外,計算機課程本身,也使用運用翻轉課堂。從計算課程的知識構成來講,其實很多這是單純通過理論學習,很難形成有效掌握。因為很多知識和直接操作緊密相關。而從實際來講,理解理論知識是一回事,能夠實踐操作又是另一回事,掌握了理論知識不一定就能做好實踐操作,因為計算機系統、軟件界面等都需要學生有一個熟悉的過程。所以,要想對計算機知識形成深入掌握,其實應該以理論講解為輔,實踐操作為主。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在計算機上實際體驗,一些理論知識自然就會形成理解。比如對于word、excel、ppt等軟件的操作,看十遍理論知識,不如進行一次實踐操作的效果好。所以,從計算機課程的特點來講,也適合運用翻轉課堂,突出課堂上的實踐練習。
2.3 是改革計算機教學的途徑
教育改革的趨勢已經在高等教育中興起,各個專業各個課程的教師,都應該對此形成關注,立足課程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方法,重新構建課堂教學,讓教學互動取得全新發展,呈現出新的面貌。對于計算機課程教學來講,雖然可以考慮的新方法、新理念較多。但是相比之下,翻轉課堂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因為翻轉課堂自身的特點,與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需求非常契合,這是其他手段模式難以相比的。所以總的來說,高校計算機教學,運用翻轉課堂是可行的。
3 高校計算機計算構建翻轉課堂的方法策略
基于前文論述,翻轉課堂與計算機課程具有良好的契合性。因此,計算機課程教師,就需要把握翻轉課堂的根本內涵,結合計算機教學內容,通過合理策略,構建起翻轉課堂,推動計算機教學的進步發展。
3.1 設計微課指導學生課前學習
翻轉課堂中,課前學習是一個關鍵階段,而課前學習的實現,是以微課視頻為載體進行。所以,計算機教學要實現翻轉課堂構建,那么就需要設計微課指導學生展開課前學習。而在微課的設計上,則需要注意對課本知識要點的歸納,最好可以基于實際的操作演示,在其中貫穿相關的計算機知識,這樣可以讓學生形成直觀的理解。比如,在教學計算機病毒的防治方法時,在微課的設計上,就可以基于動畫演示,對蠕蟲病毒、木馬病毒、宏病毒、腳本病毒等常見病毒類型進行介紹,并且演示病毒攻擊計算機的具體過程,揭示病毒的原理。然后,對于病毒防治方法,也結合動畫演示具體介紹,直觀展示相關手段防治病毒的基本原理。通過這樣的方式設計微課,就可以將課本知識歸納匯總起來,突出其中的要點。而在設計好微課視頻以后,就需要通過信息渠道將微課發送給學生,比如設置計算機學習微信公眾號,讓學生關注公眾號,通過公眾號直接將微課視頻分發給學生,讓學生利用手機進行觀看,在課前自主學習。或者,也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或是QQ群,直接發送到班級群里,讓學生自行下載觀看。
3.2 設置任務指導學生課堂實踐
在進行課前自學的基礎上,課堂教學就需要將重點放在練習實踐上。而課堂實踐的開展,不能隨意而為,要具有目的性。在一定教學目的引導下,設置相應的任務,讓學生在任務中展開實踐。而至于實踐場地的選擇,讓學生自帶筆記本存在不方便的問題,一是個別學生可能還沒有筆記本電腦,二是教室內缺少足夠的電源。因此,還是適宜到計算機機房展開課堂實踐。而在具體的實踐中,就是要設置具體的任務,指導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操作,對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實現應用和鍛煉。比如,可以設計“網頁制作”綜合任務,先需要通過word文檔,對網頁制作的基本方案、流程和思路進行說明;然后借助PPT軟件,制作網頁制作的演示文檔,然后進行實際的網頁制作,至少5頁以上。這樣的一個綜合實踐任務,就包含了word操作、ppt操作以及網頁制作三個方面的專業知識。指導學生通過計算機,先在word上編寫網頁制作的基本方案,然后利用ppt制作網頁制作的演示文檔,之后展開實際的制作。通過三個環節的操作,就可以對學生的相關計算機技能實現鍛煉。
3.3 評價學生實踐進行問題輔導
在經過學生的課堂練習實踐之后,就需要教師切入進來,發揮自身的作用,對學生的實踐練習情況展開評價。評價過程,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也就是學生的實踐思路、實踐過程、積極性以及最終成果,從這些方面出發,展開綜合性評價,確保可以準確掌握學生的實踐情況。具體來說,對于實踐思路的評價,主要就應該考察學生思路的創新性與合理性,對于創新性較高的思路,可以給與較高的評價。對于實踐過程,主要就是考察學生計算機操作的熟練性和準確性。對于可以熟練和準確操作的學生,評價自然高一些;而對于操作不熟練和不準確的學生,評價自然就要低一些。對于最終成果,則主要評價學生實踐的結果的具體效果。通過評價,發現學生在計算機學習中的問題,然后給予針對性的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對于計算機操作上的一些問題,則要針對具體的操作技巧展開分析,幫助學生形成進一步掌握。
4 結束語
在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構建翻轉課堂,這在教育改革新時期具備顯著作用。作為計算機教師,需要對翻轉課堂形成有效認識,把握其中的內涵要點。然后立足計算機教學,對翻轉課堂予以實施。先要設計微課視頻,引導學生在課前展開學習。然后回歸課堂,設置綜合性任務,指導學生展開練習實踐。最后則要對學生實踐予以評價,發現問題并進行解決,強化學生計算機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喜華,黃海寧.翻轉課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32(006):49-51.
[2]韓雪,陸競,索向峰.基于TRIZ技術的高校計算機基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考核體系構建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013(015):122-123.
[3]張周天.淺談翻轉課堂在普通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013(003):155-156.
[4]杜巖,朱曉靜,張鯤.MOOC背景下“翻轉課堂”理念的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改革[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012):103-105.
[5]李長保.基于MOOC的高校翻轉課堂學習有效性評價方法研究[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20(1):23-27.
作者簡介
陳洪濤(1987-),男,漢,河南汝州人,學士,研究方向:網絡規劃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