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摘要:我們高職院校正在培養這樣一批人,他們所有行為方式都秉承絕對精致利己主義。在沒有達到既定目的之前,他們會表現的高情商、高智商、高責任感,他們會積極主動配合所有工作,各方面表現優異,甚至在同學中人氣頗高。獲得老師好感拿到更多機會本來理所當然。但問題是一旦他們達到自己期望值,他們之前的表現一般會逐漸銷聲匿跡。這樣的轉變讓我們開始反思我們教育體制中的評價機制是否公平、公正,是否真正為社會培養了有責任、有擔當、有能力的優秀青年。
關鍵詞:高職院校 絕對精致利己主義 評價機制
1 前言
絕對精致利己主義,這個名詞由北大中文系錢理群先生首次提出。錢理群先生曾在為已故語文教師馬小平老師著作作序時寫到:反觀北大重點大學教育,發現:我們正在培養“絕對,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所謂“絕對”是指他們所有言行驅動都是為一己之利,所有為社會、他人做的一切都只是在“投資”。所謂“精致”指,他們表面有很高教養、智商和情商。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無可挑剔;同時他們驚人的“世故老成”,經常做出“忠誠”的姿態,敢于為先,敢于負責,懂得配合,表演。最后他們善于利用體制力量,最大限度為自己獲取利益。
事實上絕對精致利己主義在高職院校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
2 相關概念
利己主義。百度百科解釋,指只關注自己利益而不顧別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利己主義者從極端自私個人目的出發,不擇手段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利己主義一詞源于拉丁語ego,意為“我”。
工匠精神,百度百科解釋,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內容。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倡企業發展要培養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把工匠精神發揮到極致,諸如日本民族企業,德國奢侈品牌的精工制作。許多具備了“工匠精神”的企業往往是行業里的奢侈品牌,比如瑞士的手表制造行業。因為要做到完美必須耗時長,成本高,因此價格也會更高。企業百年發展需要這樣的工匠精神,企業發展終究靠人來完成。一個國家全面發展更需要這樣的工匠精神,需要培養學生不斷完善自己,在社會群體中懂得付出、雙贏、多贏,而不是在他們三觀穩定下來的大學階段崇尚這種絕對精致的利己主義。
3 絕對精致利己主義產生根源
3.1高職院校大學生所極致追求的利益包括哪些
獎學金、助學金、入黨名額、好的工作機會推薦。
3.2絕對精致利益主義產生的根源
大學關于優等生評判標準過于寬泛。經歷十年寒窗苦進入大學,面臨一個小社會。每個人從一入校園就開始學習把握大學各種誘惑。主要是對以上四種誘惑的角逐。大家競爭游戲規則在大學里相當寬泛。完全不像高考那么嚴謹,差一分也會落榜;英語四六級考試,差一分不及格也拿不到本科學位證書。而大學更注重對學生全方位培養,每一位任課老師對學生評判都有更多權限。學生處對學生的加分項管理也不是那么嚴謹。
3.3學生層次不一
現如今高校進入門檻一年比一年低,特別是高職院校。學生層次參差不齊。如果一個人在自己成長階段沒有付出足夠努力輕易獲得一樣東西,那么他不會懂得感激。一個人之所以會感激不是因為你給了他什么,而是你教會了他通過自己努力獲得了什么。這樣他才能體會自我價值感,不至于背負恩重如山的債務。但我們很多高職生高中階段學習努力程度和學習態度很顯然并沒有經過嚴格優勝劣汰。這也就形成了他們進入大學后在利益面前,不懂得憑自己本事爭取而是投機取巧獲得。那么他們獲得之后轉身走人也就不足為奇。如果一個學生在他們獲取利益過程中,并沒有學到過硬知識和精益求精治學態度,更沒有學會做人,那他拿什么去感激?
4 絕對精致利己主義危害
4.1影響學校風氣
有機會有能力實施絕對精致利己主義的學生,大多在班級和學生會有重要職務,是老師左膀右臂,得到老師重用。那么這樣一群人,在學習和學生輔助管理過程中,不能從自身出發,只是為了管理而管理。學習成績好像成了他們學生工作的副業,綜合測評靠加分。表面上忙忙碌碌、學習成績馬馬虎虎,但期末測評卻杠杠的。一個人學習成績反應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作為學生,主業是學習,如果主業當成副業馬虎了事,仍然能保持名列前茅,那么其他被他管理的學生在向他看齊的時候就很難找到方向標。
4.2不利于其本人長遠發展
雖然,通過其多方運作,綜合測評可喜可賀,或許獲得了獎學金或助學金較高級別的名額,但這只是一時之利。如果有一萬塊錢的獎勵對學生階段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在整個測評過程,他們失去的是對公平公正的敬畏。等這些人走向社會,不會有人像學校里老師這樣寬容。游戲規則也會更加公正和透明。那么他們要到那時候再去重新學會做人,學會誠信,學會努力,任何一點投機取巧都會被人詬病。關鍵是他們錯過了人生最后一次培養自己認真學習態度的機會。
4.3有悖于我們的教育理念
高職院校教育基本教育理念是,培養學生一專多能,為其提供生存之本。培養其在技術領域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以期個人保持長遠發展的內動力。但是顯然我們的學生并沒有把十足的精力甚至一半的精力用在學習上,大部分學生及格萬歲,然后忙著參與各種活動,更沒有把自己的專業作為可以尋求自我發展的突破口。這大概因為他們不僅甘愿成為井底之蛙不愿看到同齡人的努力和優勢,不愿相信社會競爭的殘酷,還因為他們本就不想從從井底跳出,有一種自我塵封的強烈意愿,因為要跳出來,就要打破目前自己所有的懶惰和不足。這有悖于他們自身利益。實際上這樣的結果更有悖于我們對高職生的教育期望。
5 如何正確對待高職學生絕對精致利己主義
5.1學生管理以服務為標準
以服務為標準,以共同進步為目標,以學習技能為根本任務。讓學生干部真正起到風向標引導作用。公平、公正、透明的處理班級事務,每周在班級群公布本班加分項,每學期綜合測評加分事由和分值形成表格作為備忘公布在班級群。每個學期參加的賽事,時間,具體內容,參加人員和獲獎結果,形成表格作為備忘公布在班級群。每個學期的獎、助學金參選和評選過程以及結果形成表格留作備忘供下次評選參考。讓真正優秀的人在公平、公正透明的管理模式下得以凸顯,讓所有可能的黑暗操作泯滅在透明的制度管理中,讓所有班級管理工作從始至終不忘初心,廉潔奉公。在廉政的環境下鍛煉我們的學生干部,凈化班級風氣,形成滿滿正能量。
5.2“工匠精神”教育和宣傳
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教育和宣傳。讓學生把努力矛頭指向自己,在學習技能和成長路上,不斷完善自己。“工匠精神”其實是一種自己跟自己較勁的過程,在我們具體工作中體現著專注、敬業、精益和創新。在成長路上,要做到完美,必須不斷修正自己,修枝剪葉。人立身之本首先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才能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讓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逐漸強大,為美好明天打下堅實基礎。
5.3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視野
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同齡人學習動態,促其奮發圖強。為學生提供繼續進修學習的方法指導。鼓勵學生參加社會性考試,感受社會考試的公平和嚴謹,即使不能通過也能感受社會公平的力量。比如鼓勵學生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為學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復習方案。組織班級學習小組帶動大家學習。
6 結語
高職院校絕對精致利己主義思想已然存在,而且見怪不怪。但我想,只要我們充分認識它的危害性,深入分析其根源,從學生自身長遠發展以及學校和社會責任感角度出發,假以時日,絕對精致利己主義一定會被唾棄并成為過去式,代替它的將是真正有擔當、有責任、有能力、有正義感的社會青年的崛起,而我們的國家發展也迫切需要這樣的人來創造她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毛一.《精致的利己主義及對其根治之策》,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4卷第1期68-69頁.
[2]魏干.《誰造就了“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民主與科學2012,(2)第80頁.
[3]孫榕,王平.《當代大學生廉政文化素質現狀及對策研究 》觀察與思考2013, (6)41-46頁.
[4]焦迎娜,蘇春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一個亟待關注的當代青年群體》中國青年研究2019, (3)第91-96,79共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