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 劉峻宏 徐虹霞
【關鍵詞】骨科護理;預見性護理;指引模式;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229-01
骨科患者通常由外部重力碰撞導致,由于發病突然,患者未做好充分心理準備,加之患者身體劇烈疼痛、部分運動功能障礙等,患者會出現焦躁、抑郁等負面情緒;另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于住院期間優質護理的需求越來越高[1]。因此,應對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消除其不良情緒,緩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預見性護理是一種超前護理模式,醫護人員通過預先綜合分析患者病情,總結風險因素,針對性的提出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康復。本次研究中,選擇四川省骨科醫院足踝1科自 2018 年1 月至 2018年 10月收治的90例骨科患者,對其中部分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指引模式,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臨床資料
選擇我科上述時期的90例骨科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組,各45例。其中女25人,男65人,患者年齡在32-59,平均年齡(39.2±15.6)。上述兩組間一般資料對比,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內容包括基本日常護理、術后健康指導以及出院后回訪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預見性護理指引模式,具體內容如下。①風險評估,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仔細搜集,全面了解其疼痛程度與心理狀態,在實際的治療與護理工作中發現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預見性護理。②患者進入病區后,護理人員要全面檢查患者生命體征,對患者生理、心理、疼痛作出評估,以此制定預見性護理方案。③骨科患者易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積極給與心理引導,向其詳細介紹手術內容以及注意事項,消除其不良情緒。在與患者溝通交流時,語氣要溫和,耐心解答 患者疑問,以鼓勵、安慰患者及其家屬為主,爭取患者信任與配合。④預見性排除安全隱患,在可能出現安全事故的位置張貼醒目標語或者設置欄桿,防止患者出現意外墜落;保持病房、走廊、衛生間等干燥、清潔,防止患者滑倒[2]。⑤生活指導,骨科患者需要長時間住院治療,容易發生壓瘡等并發癥。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勤翻身。注意患者飲食搭配,營養均衡,為患者健康恢復打下良好基礎,護理人員還應該針對患者其家屬開展健康宣教活動,指導進行功能鍛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病患的并發癥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利用本院自行設計的病患滿意度調查表;評分≥90分,非常滿意;≥70 分并且<90 分,一般滿意;<70分,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25.0 軟件來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 P<0.05表示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患的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病患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病患,P<0.05)。見表1。

表1?兩組病患的并發癥發生率

表2 兩組病患的護理滿意度[n(%)]
骨科疾病常常起病比較急促,病患的發病部位會產生劇烈的疼痛,活動功能也會存在障礙,進而對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造成了嚴重的影響[2]。骨科患者多為突發性事件造成的損傷患者伴有劇烈疼痛,常因缺乏疾病知識以及長時間住院治療,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不利于患者手術治療及術后恢復。因此,臨床應高度重視骨科患者的護理,消除其不良情緒,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預見性護理指引模式是通過綜合醫學理論、護理實踐、患者病情等方面,系統分析患者可能出現的問題,幫助醫患雙方針對性的制定診療方案,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提升科室護理質量,更好的促進患者康復[3]。本次研究中,選擇我科90例骨科患者,對其中45例實施預見性護理指引模式,包括入院護理及制定預見性護理方案、給予心理引導、合理營養搭配、注重并發癥護理、出院后給予健康指導等方面,與常規護理干預組相比較,觀察組在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方面具有明顯優勢(P<0.05)。提示,針對骨科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指引模式,能夠明顯控制并發癥的發生,消除患者負面情緒,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明顯幫助,同時護患之間通過積極溝通,護患關系得以改善,促進患者更加積極配合護理,這些都對患者健康恢復有著積極作用,因此在骨科護理中推廣預見性護理指引模式顯得十分有必要。
參考文獻
何建書 . 預見性護理指引在骨科護理 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J]. 醫學美學美 容 ,2014,23(08):58-59.
陳玉芳,秦秀娟,高毓汶,等.預見性護理指引模式在骨科護理 中的應用分析[J].檢驗醫學,2016,28(b09):229-230
胡淑萍 . 預見性護理指引在骨科護理 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J]. 中國保健營 養 ,2014,24(05):2718-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