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隱喻是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語言表達方式,也是一種重要的寫作手法。面對現(xiàn)今大多數(shù)學生寫作平白直敘、毫無新意的現(xiàn)狀,隱喻顯得格外重要。本文通過對亞里士多德的隱喻觀與高中英語寫作技巧的關系進行分析,以期對提升學生高中英語寫作能力產(chǎn)生積極作用。
關鍵詞:亞里士多德;隱喻;高中英語;寫作技巧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26-0042-02
引 言
隱喻是一種在寫作中常見的修辭手法。隱喻的概念眾說紛紜,但其本質(zhì)是受到亞里士多德對隱喻認識的啟發(fā)。隱喻是一種可以使寫作標新立異的有效策略,也是衡量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當前唯分優(yōu)先、唯考試驅(qū)使的教學模式下,越來越不重視修辭的教學。面對大多數(shù)學生寫作困難、毫無創(chuàng)新、死記模板的現(xiàn)狀,修辭手法的教學迫在眉睫。本文以亞里士多德的隱喻觀為基礎探討隱喻在高中英語寫作中的應用。使用隱喻可以使文章生動簡潔、靈活形象。
一、亞里士多德的隱喻觀
隱喻的理念源自亞里士多德,他是對隱喻進行全面闡述的第一人,多次運用隱喻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現(xiàn)今,他的隱喻觀與教學相結(jié)合,尤其是寫作教學,為教師的授課提供了新的思路。亞里士多德的隱喻觀和高中英語寫作內(nèi)容有以下幾個融合點。
1.隱喻可以把抽象的理解表達為具體的形象
表達心中情感時,很難將碰不到、摸不著的抽象概念表現(xiàn)在文字上,并且能恰如其分地展示出當時的心情或感悟。隱喻卻可以成為將虛擬世界的思想與現(xiàn)實世界的物體相連接的通道,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從而使其與評分者構(gòu)建連通,形成讀者思想,產(chǎn)生極大的共鳴。
2.隱喻表達需要讀者經(jīng)過思考后理解作者的意圖
隱喻中的“隱”充分體現(xiàn)了這種修辭手法的特點[1]。與明喻不同,這種方式不是通過淺顯直接的手段表達作者的意圖,而是利用合理、恰當?shù)谋扔鞣绞介g接地表達思想,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但使用這種修辭時,會以自己為中心,也就是只有作者自己才能理解的隱喻,致使評價者花費過多時間而無法理解作者想法,就會使文章缺乏表意性,無法達到寫作的目的。
3.事物字面意義所指的事物與隱喻詞代表的事物之間存在相似性
在喻體和本體之間建立聯(lián)系,這一點在許多習語中也比較常見。例如,“You felt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這句話翻譯為“你感覺很不舒服”。這里所用的離開水的魚的無法呼吸狀態(tài)充分表現(xiàn)出不舒服的感覺,從而將實際表達與隱喻表達相結(jié)合。可見,通過習語的學習能夠促進寫作隱喻意識的形成。
4.隱喻主要限于詞的命名功能,即限于名詞和動詞
亞里士多德認為,隱喻通常在名詞或動詞這兩種詞性身上得以表現(xiàn)[2]。使用在名詞上,如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face masks is this country's trump at this stage。其中,“trump”本義為王牌,這里的trump暗指此時國家能夠立足的關鍵。使用在動詞上,如Sometimes people just click as soon as they meet,“click”本義為點擊,這里的click非常形象地表現(xiàn)出兩人一見面就互相選中對方、一見鐘情的狀態(tài)。
二、亞氏隱喻觀下的高中英語寫作技巧
亞里士多德的作品運用了大量的隱喻,他通過這樣的手法表達深刻的內(nèi)涵和回味無窮的思想。通過對其作品的賞析,筆者得到了極大的啟示,總結(jié)如下,以期有助于高中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升。
1.通過隱喻思維拓展詞義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往往更重視教科書中單詞的意思,往往忽略詞匯的拓展含義,使學生很難在閱讀中識別這些詞匯,更難利用這些詞匯的引申義寫作。實際上,學生熟悉的詞匯意思通常為該詞的“本義”,即單詞的最根本含義,其他含義都與其本義有著密不可分的相關性和聯(lián)系性。隨著英語詞匯的廣泛應用,其基本含義已不能滿足人們的語言需要,從而產(chǎn)生了引申義。在此過程中,隱喻便是單詞的基本義與引申義的媒介[3]。以reach一詞為例,此單詞的基本義為“到達(某地)”,而reach還有實現(xiàn)、與某人取得聯(lián)系兩個意思,這三種解釋是相互關聯(lián)的。其后接某地時,表示“到達”;當賓語接某人夢想時,reach譯為“實現(xiàn)”;賓語為某人時,reach則譯為“取得聯(lián)系”。“某地”通過隱喻思維可以將抽象的夢想變成夢想實現(xiàn)的地方,和某人取得聯(lián)系即在時空的位置上與某人建立連接。隱喻可以將三種意義進行統(tǒng)合,使意義內(nèi)化。因此,建立隱喻思維可以提高學生對單個單詞的多義理解,從而增加學生的單詞量,為英語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通過隱喻思維理解英語習語
習語通常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鮮明的文化內(nèi)涵,無法從表面意義獲取其真正的含義,大多數(shù)習語被覆上隱喻的面紗。但這樣的句子并不是抽象晦澀的,而是需要通過分析當前語境所要傳遞的信息理解其暗指含義。例如,“The man always spends all of his money and put himself in the hot water”,這個句子理解為“那個男人總是花光所有錢,然后把自己放在熱水里”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put sb in the hot water是一種很痛苦的感覺,根據(jù)前因可以判斷花光所有的錢會導致一個人沒有辦法生存而陷入困境。通過語境將表意與隱喻義建立聯(lián)系,從而判斷出習語的真正含義。再如,The happy couples are going to tie the knot after inviting the relatives to their wedding party。“tie the knot”本義為打結(jié),通過語境可以了解兩人要步入婚姻,從打結(jié)引申為喜結(jié)連理,從而獲得習語的隱喻之義。可見,語境對分析隱喻表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表意與隱喻義的關聯(lián),從而熟練地將習語表達應用于英文寫作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通過關注詞性提升隱喻寫作能力
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的隱喻觀,隱喻手法主要體現(xiàn)在名詞和動詞上,后人又補充為形容詞或形、名的混合。也就是說,通過隱喻創(chuàng)作要從所選隱喻詞在句子中所做的成分開始。例如,“Traditional costumes can mirrors traditional culture”,這句話中隱喻位于謂語動詞上,mirror本義為鏡子,但此時在本義相關性的基礎上被賦予隱喻含義,譯為“反映”。“This city is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隱喻表現(xiàn)在名詞heart上,由本義“心臟”引申為“中心”。“He is up”,隱喻表現(xiàn)在形容詞up上,由“向上的”抽象為“積極的”。“He has a big mouth”,是由形容詞和名詞組合而進行的隱喻表達,譯為“嘴不嚴的人”。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隱喻可能存在于句子中的位置,學生可以根據(jù)詞匯在句子中所做的成分,通過想象和理解,將詞的本義與隱喻義聯(lián)結(jié),創(chuàng)作隱喻句子。通過不斷練習,從而提高創(chuàng)造性寫作能力。
三、隱喻在英語寫作中的使用原則
1.明確性原則
隱喻中需要匹配對應的“喻體”,即使用隱喻時,要選擇與表達思想相關聯(lián)的詞。進行英文寫作時,喻體的選擇并非任憑心意、隨心選擇。若選擇淺顯直白的詞匯,會使隱喻缺乏應有的美感而變得可有可無;若選擇晦澀模糊的詞匯,會使隱喻無法通暢地向讀者傳遞信息。因而,選擇“喻體”既要包含一定的意蘊,引人思索,又需要合理、清晰地傳文達意,體現(xiàn)學生的寫作能力。
2.適量性原則
在英文寫作中使用隱喻修辭法,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使語言富有很強的感染力[4]。但由于隱喻的使用要通過“喻體”的代指作用,需要讀者具有思考能力和聯(lián)想共情能力,若過度使用隱喻,則會給讀者帶來壓力感。亞里士多德指出,過多的隱喻會給讀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難,使用隱喻要有一個度,才能提高語言的美感和氣度。
3.生活化原則
在使用隱喻表達時,盡量選擇與生活貼近的詞匯。這樣的詞語可以使讀者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從而與作者的寫作意圖相匹配,更加容易理解隱喻所表達的深刻內(nèi)涵。但生活化的事物平淡無奇,要將這樣的事物作為隱喻方式的參照物,需要作者具有更強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觀察生活的能力,因此存在較大的難度。
4.語境性原則
語境在隱喻理解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某種程度上,沒有語境就無法辨別隱喻的確切含義。隱喻在不同的語言語境中都能發(fā)揮作用,也能用于傳播和反映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對隱喻會有不同的理解。了解隱喻的語篇功能,運用隱喻的思維和認知方式,有助于學生在作文構(gòu)思中形成完整、具體的畫面,從而把握寫作的結(jié)構(gòu)和脈絡。
結(jié) 語
對于大部分存在寫作困難的高中生來說,隱喻的使用,可以展示出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創(chuàng)造才能,通過對內(nèi)容的深刻構(gòu)思,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應重視修辭的系統(tǒng)教學。在當前的課程改革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全面的能力已成為核心話題,能有效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隱喻修辭將順應潮流,成為寫作課堂上的主角。
[參考文獻]
〔德〕黑格爾.美學(第二卷)[M].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詩學[M].陳中梅,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張秀瓊.“一詞多義”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理解和運用[J].華夏教師,2017(11):34-35.
梁曉暉.亞里士多德與萊考夫?qū)﹄[喻本質(zhì)的不同認識[J].外語學界,2012(01):19-29.
作者簡介:徐嶠(1989.5—),女,黑龍江佳木斯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