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嘉艷
舞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作為一名高中舞蹈教師,要認識到舞者不僅需要具有一般性的身體運動能力,還應掌握特殊的能力和素質,這是由舞蹈動作和技巧的需求所決定的。舞蹈技術對人體機能要求非常高,旋轉需要協調,小跳需要靈敏更需要爆發力,控制需要耐力,好的腰腿功需要柔韌……這些身體素質是舞蹈演員、舞蹈教師所必備的。
在高中舞蹈教學中,學生整體的舞蹈基礎參差不齊,基本功、舞蹈素質能力有著很大的差別。在這樣的情況下,怎樣才能讓學生達到應有的舞蹈素質呢?因此,系統的基本功訓練課顯得尤為重要。
基本功訓練課也稱為基訓課,它從舞種的特性需要和最終目標出發,遵循自身的運動規律,尋找和提煉直接有效的訓練手段,提高和加強訓練的科學性、系統性以及有效性。
我們以中國古典舞為例,《中國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學法》一書提到:“中國古典舞基本功動作是一個系統。它的卷,或跳躍,閃,轉,騰,挪,或行云流水,或靜若處子,或動如脫兔。它的動作姿態洋洋灑灑,豐富多彩。”在中國古典舞基本功的系統中,無論其舞姿動作怎樣繁復多姿,總存在著一些最基本最穩定的動作,它處于最基本的層次,表現出最穩定的狀態。
《舞蹈基礎教程》一書中提到:“舞蹈基礎訓練是為了使舞蹈學習者、教育者的身體具備較強的舞蹈表現力,并能達到一定的目標和強度,并能掌握舞蹈藝術規律和表現方法。”既然基礎訓練如此重要,在高中舞蹈教學中,它是通過怎樣的形式達到其訓練目的的?
1.基本功的地面訓練
它的訓練內容包括柔韌度訓練、力量訓練、技術技巧動作訓練三方面。柔韌、力量、技術技巧是構成舞者、舞蹈教育者職業生涯的三個主要技術型成分,也是舞蹈學生所必須具備和達到的基本條件,為學生身體柔韌性、力量、技術技巧動作的具備與掌握給予全面而系統的訓練。
2.扶把訓練
這也是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一種空間占有形式。它是通過擦地、蹲、小踢腿、單腿蹲、腰的基本練習、彈腿練習等達到其訓練目的。它涉及舞蹈中所需要的藝術的站立姿態,柔韌性、靈活性、敏捷性、爆發力、耐力、穩定性等力量素質的訓練。扶把訓練體現著人體運動從簡單到復雜、運動幅度從小到大、運動強度從弱到強的人體運動理論所揭示的人體運動規律。
3.踢腿訓練
顧名思義,就是快速而有力地將腿以繃直的形態向身體的不同方位踢起。從人體運動科學角度來認識,它對舞者的柔韌度、速度和爆發力的增強與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古典舞擰傾圓曲的形態特征,閃轉騰挪的動勢特點都離不開快速、有力、爆發力強勁的踢腿的支持,特別是中國古典舞基本功中的許多“跳轉翻”技巧,如“倒踢紫金冠”“大跳”“踏步翻身”“探海轉”等等。如果沒有踢腿訓練的支持,它的完成是難以想象的。所以,踢腿在基本功課堂訓練中,既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又有其獨到的價值。
4.控制訓練
它是通過對腿、腰部、軀干及四肢多種舞姿在重心支撐、移動、交換的綜合訓練,以提高和增強力量穩定性的一種訓練形式。在基本功訓練中,“控制”訓練主要著眼于對穩定性力量、高度綜合的平衡協調能力的訓練。平衡協調能力與穩定性能力在舞蹈訓練中實質上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兩者相輔相成,互為依托。對于上述兩種能力的提高與增長,其共同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在訓練中掌握人體重心支撐、移動、交換的規律。才能使“舞動”高度協調平衡,達到穩定、流暢的舞動視覺感受,人體重心在“動”的過程中的調整與保持是關鍵的因素。
5.跳躍訓練
這是指空中的舞姿技術、技巧動作。跳躍是人體運用自身的肌肉力量作用于地面并由此產生地面的反作用力,使人體自身離開地面,短暫地升向空中的一種運動形式。人體給予地面的作用力越大,地面所產生于人體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跳躍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彈跳力”,它的強弱直接決定著舞者完成空中技術動作的質量或空中展開舞姿的程度。
6.旋轉訓練
這是指人體在地面或空中保持一個相對固定的舞姿形態,圍繞著一個支撐點或一個中心軸而產生的轉動。它既是具有獨立的豐富藝術表現力的技術動作群,又能夠在其他技術動作群中起連接、修飾作用。特別是在古典舞身法韻律和技術動作中,起著連接韻律、變化豐富的作用。
7.翻身訓練
翻身是中國古典舞基本功教材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獨有的技術技巧動作群。翻身是指在腳步交叉輾轉或平衡交替中心的狀態下,以腰為軸,身體保持在傾斜狀態下的翻轉。翻身是民族特點濃郁、藝術表現力豐富的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動作群。它包括:串翻身、踏步翻身、跳踏步翻身等,無論何種翻身都將中國古典舞所獨具的擰、傾、圓、曲的審美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
以上7點是中國古典舞基本功最基礎的常規訓練方式。
作為一名經過多年專業學習、教齡超十年的高中舞蹈教師,我深深地感受到基本功對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性。基本功的運用能夠更貼切地營造舞蹈形象,扎實的基本功是保證舞蹈質量的前提,有助于表達與推動舞蹈情感氣氛。
“基本功固然重要,但是它的最終目的還是為舞蹈表演服務,只有在舞蹈學習與教學中都盡可能地做到‘以舞促功,以舞帶功,才能更好地表達舞蹈的情感、情緒。”(金浩,2007)以舞蹈中的素質能力為基礎,才能充分運用和開掘人體美的千姿百態,最大限度地發揮人體表現力,促進學生訓練的有效性。由于舞臺作品將動作節奏柔化于連綿不斷的動作韻律之中,具有柔和、舒展、激情、內在意蘊深厚等特質,故不僅可以表現出作品中人物內心豐富的情感與優柔典雅的美感,還可以營造出舞蹈的環境、情境、意境。
在高中舞蹈教學中,基本功訓練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只要上臺演出就得堅持這樣的基本功訓練,只有在過硬的基本功支持下的舞蹈才是有質量的。舞蹈離不開基本功的有力支持,也只有在舞蹈中才能夠優美地體現基本功的重要性。
著名舞蹈家吳曉邦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只有一腔熱血和一顆丹心交織在一起舞蹈,才能產生出那樣神奇的力量。”只有堅持以一腔熱血訓練舞蹈基本功,才能更好地翩翩起舞。由此可見,基本功如同高樓大廈的基石,基石不穩,怎能直沖云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為高中舞蹈教師,一定要進一步加強基本功在舞蹈中的系統訓練,讓基本功成為通往舞蹈藝術殿堂的階梯。
責任編輯?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