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欽峰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地理教學也在不斷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如今,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課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探究式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過程中的局限性,可以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實效性。對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具體展開探索,以供同行進行參考。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 高中地理教學 運用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地理信息處理能力、地理知識應用能力。探究式教學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應用,符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探究式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可以有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地理信息處理能力,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升地理課堂的實效性。但是,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尚且存在一些不足,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進行改善,充分發揮探究式教學的重要價值,提升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簡述探究式教學
通俗講,探究式教學就是采用以探究為主的手段開展教學,深化學生的自主研究分析能力,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主要以課堂教學內容為主,教師引導學生對相關的地理知識進行探究。開展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在于,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活動,積極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獨立進行分析。開展探究式教學法的前提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設置具有研究價值、與課堂教學有緊密聯系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教師要對問題探究的結果進行總結,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師和學生的精準定位。針對教師來講,教師是探究式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是探究式問題的設置者,也是研究問題的總結者,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過程中的局限性,積極引導學生展開學習,采用科學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挖掘學生的獨立分析潛力,確保通過課堂問題探究環節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對于學生來講,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是問題研究的主體。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自身學習的知識找到最佳的問題解決方案,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二、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一)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提出問題
鑒于地理這門學科的本身就有很強的邏輯性、條理性、系統性,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合理設置問題環節。教師要側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因為地理教學過程中,空間感、立體感比較強,如果沒有抽象性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大困難。教師要科學設置提問環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地理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抽象思維能力,以及數學應用能力。創建良好的地理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學生在課堂活動中踴躍發言,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果。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以興趣作為重要導向,激勵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這是提升課堂效果的重要舉措。在傳統教學理論的影響下,教師沿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講授課堂理論知識,極大削減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加上地理本身就是一個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學生在理解方面存在困難。所以,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澆灌式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引入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自主討論、自主學習的空間,增加學生的鍛煉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教學活動過程中,要設置合理的教學問題,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地理問題,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這個提問環節,教師要注重問題設置的難度,避免安排難度系數過高的問題。如果問題難度過高,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削減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核心,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比如,在講授《宇宙中的地球》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一些與宇宙星體相關的視頻資料,合理向學生設置“宇宙中有多少顆星體”的相關問題,創建探究式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引導學生“地球在宇宙過程中扮演什么角色”,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又可以開展相關的思考探究活動。
(二)獨立思考,小組展開討論
在提出相關問題之后,要給學生留下充分的獨立思考空間,以便于學生獨立思考。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后,可以請相關同學進行發言,了解學生的具體思考情況。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計劃,科學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小組總結出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在討論結束之后可以派小組代表進行總結發言,闡述相關的討論結果。這種探究式問題分析手段,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聯系,深化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這種探究模式是比較科學合理的。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科學設置問題,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教材,篩選符合學生理解能力范圍之內的教材知識,合理創建教學情境,深入地理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安排教學活動過程中,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創新能力,教師應該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真正做到答疑解惑,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教育理念不斷深入,高中地理教學理論也在不斷深化改革。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加強自身人文修養,定期進行教學深造,以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要引進新興的教學理念,摒棄傳統教育過程中的弊端,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增加課堂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建啟蒙式教學課堂,提升課堂效果。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進行教學總結、教學反思,改進教學方法。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積累、總結教學經驗,要向前輩、同僚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果。除此之外,教師應該不斷拓寬知識維度,及時更新教學方式,總結教學技巧,提升自身地理素養。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鼓勵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會思考鍛煉自主學習努力提高地理應用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安排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參與到知識的獲得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了課堂知識的記憶,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促進學生整體素養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科學應用探究式教學,可以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實效性,深化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偉.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2019,(8):59.
[2]汪琴.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人文之友,2019,(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