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星
【摘 ?要】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新課改背景下的音樂教學,要求我們建立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要求我們尊重所有的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使他們在無限歡樂中探索音樂天地的奧妙,在音樂美的藝術氛圍中感悟人生,在師生交融中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關鍵詞】 音樂教學 ?興趣培養 ?方法
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教師對音樂教學重視不夠,相關學校也沒有為音樂教學提供相應的專業音樂教師。另外,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迅速提高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各方面技能與技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超限音樂訓練,還有一些教師因為學生的個人潛能而對學生區別對待,從而嚴重損害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與積極性。那么,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與積極性呢?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斷地探究音樂教學,尋找科學有效的音樂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
一、轉變音樂教學觀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音樂觀
作為學生主要的引導者和教學的主導者,教師的教學觀念深深地影響著學生的認識以及學習態度和學習觀念。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一些教師認為音樂教學不涉及到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就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因而,許多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將音樂教學當做一回事,音樂教學課堂在很多學校中只是走一下形式和過場,在這樣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學生學習音樂的態度自然可想而知。學生沒有進行端正的音樂學習,教師沒有進行相應的音樂教學,學生的音樂素養又怎么可能得到相應的提升呢?為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轉變音樂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音樂教學觀念,并引導學生端正音樂學習態度。教師要依據相應的音樂教材,擬定一份全面詳細的音樂教學計劃,并制定相應的音樂教學目標,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學中有一個明確的教學方向。然后,教師要依據教材內容為學生制定相應的音樂學習目標,為學生明確近期以及長期的學習任務。教師也可以以音樂的重要性為論題展開論述,明確學生學習音樂教學的目的和意義,從而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音樂教學的態度。
二、營造音樂氛圍,引導學生關注音樂,引起興趣
音樂來自我們的生活,那黃河水的咆哮聲、潺潺的溪水聲、清脆的鳥鳴聲、春雨的沙沙聲,都是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美妙音樂。只要我們能靜靜地聽,你就會發現那些聲音里有打擊樂的音符,有時令人興奮,有時讓人產生很多遐想。音樂教學不一定非要在教室里進行,綠蔭下、操場上、花園里、長亭邊都是學校音樂的有利場所,作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要學會利用環境營造音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與積極性。例如有一段時間,為了學好關于春天的歌曲,我故意把課堂搬到了學校的小花園里,孩子們自然興奮,其中有很多學生激動地手舞足蹈,吵鬧不止,我心想“與其大聲呵斥他們,不如用音樂來感化他們”于是,我安靜地演奏了一些學生喜歡的樂曲。起初,學生們沒有充分注意我的安排,演奏了一段時間之后,一些學生不解地問我為什么演奏這些音樂。我會告訴他們:音樂作品有時會讓人興奮,有時會讓人平靜,也可以減輕人的緊張,可以讓人放松,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漸漸開始聽音樂,還會提醒一些吵鬧的學生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保持安靜。慢慢的,所有的學生被我演奏的音樂所吸引,課堂秩序變得井然有序,在百花盛開的小花園里,一堂《贊美春天》的音樂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樣輕松活潑的音樂氛圍,激發了孩子們對音樂的關注與熱愛,點燃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移動音樂課堂在我和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三、運用趣味游戲,體驗學習樂趣
音樂是一種有聲無形的語言,舞蹈是一種有形無聲的語言,兩者的結合則是感情的迸發,往往能把事物表現得豐富而形象。好動、好玩是學生的天性,把游戲引進課堂,能讓學生感到音樂課是最有趣的課,上了還想上。從這個角度考慮,教師應盡可能以學生日常生活、身體活動和對周圍活動的體驗為依據,創造出一些學生喜愛并能感受到的音樂游戲,在音樂教學中加以應用。邊唱邊跳是學生最為喜歡的形式之一,它能給不同的歌曲賦予不同的表現形式,不僅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協調能力,有利于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如節奏訓練游戲“開火車”“節奏接龍”“拍電報”等,聽音游戲《小貓釣魚》《給孔雀裝尾巴》《摘蘋果》等,學生學習興趣高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讓學生們體驗學習的成果,還可以經常讓學生們露一手,自行開幾場小小音樂會,自己動手將教室布置得美一點等等。但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只要教師以趣為本,學生定能在快樂的音樂海洋中感受到真善美,有利于學生個性的成長。
四、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可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
如今的學生思維活躍,自我意識、參與意識都很強,他們渴望自己的意見和主張得到別人的肯定。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正確處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的關系。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扮演演員,學生扮演觀眾;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學生消極聽講,這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的內在要求得不到滿足,自然失去了對所學課程的興趣。因此,在充分發揮教學主導作用的前提下,教師應積極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掌握知識。在教學實踐中,力求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參與每一堂課的教學活動。例如,我要求學生在上課的前五分鐘單獨表演或唱歌。在課堂上,我要么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們自由表演,要么讓學生參與討論問題。在討論中,既可以是師生對話,也可以是學生之間的自由辯論;既可以由學生作為教師進行,也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創造性問題。這樣,課堂不僅成為施展才華的舞臺,更是學生學習的天堂。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不斷激發和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科學、有效的手段,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音樂學習之中,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