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枝
【摘 要】 小學英語教學在當前階段越來越受到各方關注和重視。如何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成為教師面臨的一大課題。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就小學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方法進行一定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學建議和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興趣 ?培養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新課程標準給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積極性中很現實且十分活躍的心理成分,對教學活動起著調節作用,對完成學習任務起著推動作用,對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起著制約作用。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學過程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良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認知活動。作為一名教師,只有把愛注入學生心田,具體通過教學環節中的動作、語言、表情、姿態乃至眼神傳遞給學生,才能使學生體驗到親切、溫馨、幸福的情感,因此提高其學習興趣。當認知水平較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表達辭不達意時,教師應鼓勵說:“我知道你心里明白,可就是語言未能組織好。”“你再想一想,我相信你一定會答得很好!”學生只要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和勝利的欣慰,便會激起進一步求知的意念和力量。這種由成功的體驗所產生的情感滿足就會轉化為他們進一步學好英語的強大動力,由此認識到“英語是有趣的”“英語是美的”“英語不難學”“英語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二、創造語言情境
小學正是學生愛玩的時期,培養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就要抓住他們愛玩這一心理特征。小學生都喜歡看動畫片,英語教師可以找一些用詞簡單的英語動畫片在課堂上播放給小學生看。對于年級較低的小學生,他們看不懂漢語字幕又聽不懂英文,但是他們對鏡頭活潑可愛的動畫片依舊充滿欣喜,此時便會產生對英語的好奇心。這時,英語教師便可以慢放,讓學生先后提出自己聽不懂的問題,教師慢慢翻譯講解英語單詞,與此同時也訓練了小學生漢字的認識。甚至英語教師可以舉辦一個小的配音活動,讓他們相互跟原版之間進行發音的比賽。這樣,將課堂與娛樂相結合,學習玩樂兩不誤,既可以調動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又讓他們在學習中充滿樂趣。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程改革下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把小學生看做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干什么,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四、采用多種形式開展小學英語教學
素質教育講求以人為本,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予以尊重,從小學生的特點出發,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三到六年級的學生求知欲與好奇心較強,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讓教學過程變得生活化、趣味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學習,教師可設置難度適中的課題任務,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如對單元詞匯進行歸納總結等,然后以組為單位進行匯報,這種教學形式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對知識進行自主的探究與學習。?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英語演講競賽或者歌唱比賽,鼓勵學生展示自己,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可予以適當獎勵。小學生都有好勝心理,教師應當對這種心理予以正確的引導,通過比賽的形式,能夠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產生對自我的認同感。最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主編寫對話進行表演或設計相關的小游戲。一方面,這種方式能夠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游戲的方式能夠滿足學生好動的心理,使學生得到滿足并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知識,產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五、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樹立學生的心理優勢是學好英語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小學生中,心理上的個體差異導致了他們在學習上的差異。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如何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優勢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教師應采取積極的態度,特別對學困生,要熱情幫助、關心、尊重,努力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如,在班競賽欄、光榮榜、加油欄、貼紅花等多種表彰、獎勵形式中,對他們的點滴進步,予以及時肯定,激勵他們奮發向上。同時,為了讓每個學生課堂上各有所獲,我們還采取了分層教學的方法,對教學內容、作業測試提出不同要求,使學困生看到經過自身努力,足以達到預定目標,從而有效地控制了“失敗定勢”的出現。我還把因材施教和學校正在進行的“學講計劃”有機地融合,采取學講結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取長補短,共同探究,資源共享,有效地激發了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情愫。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不同年齡特征,使用恰當的方法,抓住學生的心理,捕捉有利契機,創設特殊情境,變呆板為活躍,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中感悟出真理,并產生樂于接受某種觀點的感情,達到學好英語的目的,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需要。
參考文獻
[1] 羅加莉,陸炳熙.試論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J].才智,2008(23).
[2] 謝吉春.以生為本理念下小學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初探[J].學周刊,2010(21).
[3] 岑義慧.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