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儉
【摘要】數學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注重數學知識點的講解,同時也在探索教學模式,通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鑒于此,本文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為話題,首先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的可行性,其次論述創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的意義,最后提出幾點相關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策略,促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情境創設;策略
創設有效情境的可行性是指情境教學的模式符合小學數學特點和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確保數學教學任務的執行,同時也有利于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實現。若從小學數學教學目標角度分析,創設有效情境不僅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也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數學課堂教學內容脫離現實生活,唯有創設有效情境,才能促使數學知識更加貼近生活。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育還不成熟,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差,所以小學生接受數學知識比較慢,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為此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的情趣愛好,創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不僅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可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中改善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最終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由此可見,創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對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以生活案例創設有效情境,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生活案例是教師創設教學情境的重要形式之一,源于數學知識來自生活,利用生活案例不僅生動形象,也可以有效發揮教學作用。為此,教師將生活中數學案例融入其中,創設富有生活氣息的數學情景,便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點。
例如:小學數學除法一課,教師列舉小李同學去文具店購買文具用品,來到柜臺前,小李同學卻不知所措,50元買什么文具好呢?誰能幫助他?通過該生活情境的創設,有效融入學生購買物品的生活經驗,進而更好地學習除法一課。同時設計情境問題,小李同學拿著50元能買多少個筆記本?多少個鉛筆?多少個橡皮?學生根據生活中購買筆記本的價格,就可以計算出購買的個數,同樣知道鉛筆和橡皮的單價,在經過除法運算便可計算出購買的數量。由此可見,教師以生活案例創設有效情境,幫助學生領悟除法運算的算理,進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二、利用游戲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除了利用生活案例創設有效情境之外,還可以利用游戲創設有效情境,勢必會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有效地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取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如,小數的計算一課,教師可以利用賣菜游戲創設有效情境,分別選擇兩名同學,扮演游戲中的賣家、買家,其中賣家攤位上有西紅柿、茄子以及黃瓜等各種蔬菜,買家要購買西紅柿,賣家便開始介紹西紅柿,并告知西紅柿的價格2.5元一斤,得知價格后買家自己挑選西紅柿,遞給賣家稱重量,計算應付的錢數,若賣家要購買茄子,賣家便開始介紹茄子,并告知茄子的價格2.5元一斤,得知價格后買家自己挑選茄子,遞給賣家稱重量,計算應付的錢數。經過反復購買商品游戲,買賣雙方都需要共同計算購買的蔬菜總價,核對計算結果一致,即完成商品購買交易。由此可見,利用游戲創設有效情境,既滿足學生對游戲的興趣,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的信心。
三、利用問題創設有效情境,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
小學生性格特點比較活潑、好動,一旦上課期間注意力不集中,就會影響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為此教師首先利用問題創設有效情境,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并增設師生互動環節,促進師生的情感交流,最后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僅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接納數學知識點。
例如,加減法一課,教師利用問題創設有效情境內容是2+2=?并采用學生四人擁抱的方式,將兩個學生一組,分別擁抱在一起,當教師發布口令擁抱時,四個學生便擁抱在一起,也可以采用水果道具,準備2個果盤,每個果盤里放了兩個蘋果,一共有多少個蘋果。學生通過上述游戲就可以得到正確答案2+2=4。此外,教師還可以構建其他問題情境內容:5+4=?5-2=?等等。由此可見,通過構建問題創設有效情境,既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枯燥的數學知識理論,也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今后學生數學知識打下基礎。
四、利用故事創設有效情境,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故事創設有效情境不僅符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也增加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趣味,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欲望。為此,教師利用故事創設有效情境凸顯故事的趣味性,同時將故事融入課堂教學中,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
例如,分數的大小一課,教師利用童話故事構建分數王國、小數王國等情境,并以此講解分數知識。有一天小數王國和分數王國里的成員吵架了,分數說它的數值最大,小數說它的數值才是最大的,究竟是哪個數值最大?聽了這個故事,同學們開始紛紛討論,如何幫助它們化解這個矛盾?唯一的方法就是比較數值的大小,此刻教師便可以導入“分數大小比較”的教學內容,并針對這部分內容進行重點講解,探索分數大小知識的規律,同時為學生分析童話故事里小數與分數的數值大小問題,從中想出比較數值大小的方法,確保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有效情境的創設屬于典型的教學模式,將其合理地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必須結合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確保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氣氛中,掌握數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內容。為此,應根據不同的情境,實施有效情境的創設策略,主要包括以生活案例創設有效情境,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利用游戲創設有效情境,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利用問題創設有效情境,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利用故事創設有效情境,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趣味性等四個方面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小學數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姜雙全.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J].學周刊,2020(20):48-49.
[2]董春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創設的探索[J].魅力中,2020(3):230.
[3]王洪寶.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情境的有效創設與導入[J].華夏教師,2020(9):72-73.
[4]陳菊林.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創設的形式[J].魅力中國,2019(52):95.
[5]尚淑娟.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探討[J].考試周刊,2019(97):86-87.
[6]郭艷紅.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策略探析[J].魅力中國,2019(49):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