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麗
摘 要:公立醫院要加強成本管控,衛生耗材成為控制費用的關鍵,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對衛生耗材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醫療衛生耗材控制;現狀;措施
2009年公布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通過對患者費用的構成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衛材所占的比重較大,要想在有限的空間內降低費用,必須要加醫療耗材的管控,降低衛材費用,騰出空間,調整結構,更多地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提高醫院收入的含金量。因此成本控制已經成為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工作,而加強衛生材料的控制對加強經濟管理、提高醫院的收益意義重大。以下筆者將結合工作實際,對衛生材料管理的現狀及改進措施展開論述。
一、衛生材料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醫用衛生材料費用過高,醫院收入的含金量低
醫用衛生材料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使用的消耗型輔助用品。在實際使用中可以分為血庫材料,醫用氣體、影像材料、化驗材料及其他材料。隨著新醫改的深入推進,醫用耗材取消了加成政策,實行零差價管理,醫院銷售醫用耗材沒有了中間差價,減少了醫療收入。衛生耗材的銷售利潤沒有實現,在實際醫療活動中又占用了大量的資金,醫療成本增加。衛生耗材費用偏高主要是由于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醫院為了減少或避免交叉感染及患者對衛生材料安全性、舒適性需求的增加,導致衛生材料被大量使用。目前在實際醫療活動中醫療衛生材料的支出大約占業務活動費用的6.85%,百元醫療收入衛生材料消耗高達10.92%。其次,由于衛生耗材納入了績效收入,存在治療不規范、不恰當地使用高值耗材的行為,甚至出現過度治療行為。
(二)衛生材料日常管理松散,資源占用不合理
醫院的衛生材料品種多、數量大、價值高,用途廣泛,涉及到各個方面。加強衛生材料管理意義重大,它不僅能加速資金流動,減少資金占用,增加存貨周轉率,還能提高醫療機構資金的變現能力和獲利能力。目前,衛生材料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首先,采購預算約束不嚴,零星采購頻發,批量采購不夠充分,導致采購成本高。其次,目前現有的庫房管理模式是一級庫房,即設有物資倉庫,購買的物資辦理驗收、入庫手續后統一存放,各科室統一領取。使用科室在報計劃時憑經驗將所需要的衛材一次性申請購買,在入庫后又一次性領取,財務部門月末按照科室領用單形成醫療業務成本,對其在臨床的實際使用情況沒有嚴格的核算和監督,大多以視同銷售處理,即發生請領就作為科室消耗,而具體實際使用多少,是否收回成本,利潤是否實現,是否作為人情消費均沒有有效的約束和考核。存在實際請領的物資并沒有完全被臨床消耗,月末仍有大量庫存的現象。再次,衛材價格變動更新不夠及時,存在衛材購入價格已經發生改變,而衛材收費仍然按照原來的價格執行的情況。
二、針對實際存在的問題所采取的措施
(一)采用新型衛生材料和新的管理方法
首先,要優先使用國產優質耗材。由于患者病情的復雜性及患者自身的要求,在實際醫療活動中高值耗材的使用比較廣泛,而其中價值較高的多半是以進口產品為主,價格偏高。國家衛計委出臺的醫療費用控費意見已經明確規定,要優先使用國產的高值耗材,這不僅可以大幅降低醫療費用還可以降低出院患者的醫療糾紛。其次,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新型衛生耗材的使用。醫療人員要善于專研探索新的治療方法與耗材使用。再次,要采用規范的臨床路徑和治療項目。臨床路徑是指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它規范了衛生材料等耗材配置方案,降低了治療行為的隨意性、縮小了處方差異性,使診療行為規范化、合理化。同時對醫生的收入要建立有效的補償機制,要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中醫、診療、護理、手術、康復的醫療服務價格,充分調動醫務人員參與控費的積極性。通過降低藥品、耗材等費用騰出空間,提高醫療收入的含金量。
(二)加強管理,規范相關制度
要完善衛材管理的內控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通過嚴密的流程控制,使不相容職務的相互分離,在單位內部形成相互牽制的關系。各部門要加強協作,形成控制費用不合理增長的長效機制和工作合力。
(1)采購環節衛材的采購要有計劃,各科室護士長要根據歷年的消耗情況,結合實際工作情況,確定每月的請領計劃。采購部門要按時進行匯總,將常規采購納入集中管理,對于非常規的采購,要分析對待,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是否可采用替代材料。采購部門在掌握臨床的需求量之后,要進行合理性分析,確定采購數量。在采購環節中廣泛詢價,貨比三家,充分利用網絡的便利性進行價格查詢,掌握基礎價格,增強談判的議價能力。盡量做到批量采購,減少零星采購,直接向供應商采購,減少中間環節來降低采購成本。同時審計紀檢部門要加強檢查,使采購在陽光下進行,降低發生貪污舞弊行為的可能性。
(2)入庫環節在衛材的入庫環節,要核對隨貨同行的票據是否,廠家出庫日期是否屬于正常范圍,經手人及主管領導的簽字是否齊全,衛材采購入庫單及掛賬單的廠家是否統一,同時對衛材的身份證信息如:生產日期、有效期限、規格和批號做好統計。對衛材管理采取分類管理法,即按照一定的數量金額標準將衛材存貨劃分為不同的種類進行管理,實行分品種重點管理、分類別一般控制和按總量靈活掌握的管理方法,控制好金額大、品種數量較小的高值衛材的管理,建立高值耗材的追蹤追溯系統,加強信息系統管理,做到有問題可追溯,保障醫療耗材的安全使用,提高解決醫患糾紛的能力。
(3)領用及使用環節建立定期盤點和丟失賠償制度。科室要按照衛材領用制度進行日常請領,每月按照實際需求領用衛材,按實際支出消耗衛材,即支出與實際消耗進行核對。每月通過科室月出庫匯總表及衛材消耗盤存匯總表掌握科室的領用情況,月末結賬通過全院各科室業務收入匯總表(門診和住院),掌握衛材的實際收入的實現情況,例如通過每月的放射性收入與衛材請領中的X光材料進行對比分析,掌握收入的實現情況。通過比對發現問題,采取控制措施。臨床科室在衛材的使用上要杜絕浪費,合理使用。避免人情化消費。各科室由護士長負責請領臨床所需物資,不得領用和科室無關的物資。藥品會計有權拒絕科室的不合理的請領需求。物價部門要及時更新衛材價格,做好價格公示。審計部門要對要對醫院物價部門進行審計監督,通過抽樣和比較判斷收費是否合理,價格調整是否及時。
(三)加強二級庫房建設
對有實際需要的科室建立二級庫房制度。如集中領取,供多個部門使用的供應室、手術室、檢驗科、影像科等。由于一級庫房管理往往只能根據經驗分析判斷科室大概需要量,與科室的實際使用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二級庫房建立后,要根據產品的規格和數量辦理入庫,臨床消耗掉的辦理出庫,不適用不需要的要及時辦理退庫。醫院根據二級庫房的使用情況,定期與供應商進行結算,避免個別科室為了調節績效獎金,故意多領或少領物資,以此來平衡物資消耗波動幅度,實現和醫療收入的配比,使成本核算與分析的數據更加真實可靠,增強數據的參考性,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也為科室負責人及經管部門加強管理提供了基礎數據。定期做好二級庫房的盤點工作,要保證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及時掌握庫存及使用情況。避免庫存積壓,過期、破損以及被更新換代淘汰的風險。
(四)加強衛材的財務分析管理,要加強監督檢查力度
首先,財務人員每月月末要加強對衛材領用合理性的分析,充分發揮財務核算和監督作用。通過對收入支出數據的比對和分析,判斷支出的合理性及收入實現的飽和度。量化指標考核,建立費用監測系統,把分析結果納入目標考核范圍及績效評價系統,及時發現偏差采取措施。其次,要多部門聯合檢查,形成監督合力。審計部門與物價部門要定期對病人病案進行檢查,審核一次性衛材的使用是否正確,價格是否正確、數量是否合理。做到不多收,不漏收。要通過核算與考核形成全員范圍的精細化管理,促使全院人員進一步樹立成本效益觀念,充分調動各個臨床科室的降低費用的主觀能動性,每個人都成為成本控制的主體,全院人員要樹立命運共同體的觀念,這樣才會實現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王文勝.加強醫院衛生材料管理方法的探討[J].臨床護理雜志 2007,6(03):65-66.
[2]葛承紅.探討醫院對衛生材料二級庫的管理與控制[J].中國衛生產業,2015.000.(19):95-97.
[3]蘆琦.大型公立醫院衛生材料二級庫房管理模式的應用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9.189.(04):72-74.
[4]耿琴.淺析醫院一次性耗材管理審計的著力點[J].中國外資2013.000(11):199-199.
[5]溫恩萍.醫院衛材管理中純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經貿,2012,000(24):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