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中


【摘 要】 目的: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蘭索拉唑與奧曲肽聯合應用的療效。方法:選取本院消化內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數字隨機法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45例)采用蘭索拉唑治療,觀察組(45例)采用蘭索拉唑聯合奧曲肽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止血時間與住院時間遠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蘭索拉唑與奧曲肽聯合應用的療效遠優于單純采用蘭索拉唑治療。
【關鍵詞】 蘭索拉唑;奧曲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為消化內科發生率較高的一種疾病,指屈氏韌帶上方的食管、胃部、十二指腸、上段空腸及膽管和胰腺位置出現的出血現象,可快速進展,對生命安全產生威脅。治療本病的關鍵在于快速且有效止血,而將胃酸分泌快速穩定下來亦為有效措施之一。研究稱[1]蘭索拉唑可將胃酸分泌快速持久抑制,為治療消化性出血與潰瘍的常用藥物,安全性較高。近年來,臨床也開始使用奧曲肽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且認為奧曲肽聯合蘭索拉唑效果更優。現選取患者90例,詳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消化內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經胃鏡檢查后明確為上消化道出血。排除胃大部分切除者、嚴重心肝腎重要臟器疾病者;所有患者均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采取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45例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為40~76歲,平均年齡為(54.7±6.8)歲;觀察組45例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為41~78歲,平均年齡為(55.6±7.0)歲。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基礎治療,包括補液、抗生素抗感染、營養支持、維持酸堿平衡及水電解質平衡,若有必要輸血對血容量予以補充。對照組基于此給予蘭索拉唑(成都華西藥業有限公司,批號為國藥準字H20030658)治療,在100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添加30mg蘭索拉唑,靜脈滴注,2次/d,持續7d;觀察組基于對照組加用奧曲肽(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批號為H20090948),在20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添加100μg醋酸奧曲肽注射液,靜脈注射后再靜脈滴注,滴注速度為25μg/h,持續72h。治療期間對兩組生命體征、黑便、尿量及嘔血情況等予以密切觀察,并定期監測肝腎功能、血常規等。
1.3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后24h內停止出血判定為顯效,治療后24~72h內停止出血判定為有效,治療后72h活動性出血仍存在判定為無效;依據如下標準判定出血停止:臨床癥狀改善明顯,無黑便、嘔血現象、生命體征處于平穩狀態;血紅蛋白未降低;胃鏡檢查證實不存在活動性出血現象;胃管引流液無新鮮血液引出。統計兩組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研究所得數據開展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21.0軟件,計數資料表示方法為(n,%),采用χ2檢驗開展組間對比;計量資料表示方法為(±s),采用t檢驗開展組間對比。P<0.05提示組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止血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止血時間為(1.3±0.3)d,對照組為(2.5±0.5)d,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460,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為(5.8±1.4)d,對照組為(7.6±1.8)d,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007,P<0.05)。
3 討論
消化系統疾病中上消化道出血為常見急癥之一,黑便、嘔血為主要癥狀。本病好發于中老年人,原因在于合并基礎疾病較多,免疫力低下及機體反應差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常無典型癥狀,故而漏診率較高,易被忽視,若未及時有效處理會導致嚴重預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由多種因素誘發,包括胃黏膜損害、消化道潰瘍、胃癌及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等,其中最常見的誘因為胃潰瘍,特別是老年患者,胃黏膜下血管變細增厚,阻礙血流,對黏膜再生修復功能產生嚴重影響;年紀越大,胃黏膜退行性病變越嚴重,黏膜屏障保護功能也被明顯削弱;年齡越大骨關節疾病更易發生,非甾體類抗炎藥多常應用且應用時間偏長,導致胃炎、潰瘍加重。現代醫學在不斷發展,臨床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機制及治療方法的研究也不斷深入,治療效果得以明顯增強。研究稱[2],內科保守治療消化道出血的總有效率為92.1%。
胃內環境呈酸性,pH值過低會對血小板聚集產生影響,不利于形成血栓,對止血效果產生影響;且酸性環境下胃蛋白酶有更強的活性,其溶解、破壞血栓的作用也得以增強,可能誘發再次出血。蘭索拉唑屬于苯并咪唑衍生物,在酸性環境下可結合于胃壁細胞中H+-K+-ATP酶,并抑制其活性,進而對胃壁細胞離子交換產生影響,胃酸分泌得以持久快速抑制,將胃內pH值提高。因蘭索拉唑側鏈將三氟乙氧基團導入,其具備親脂性,從胃壁細胞中更易穿透,故而與泮托拉唑及奧美拉唑相比,該藥物對活性成分的轉化速度更快,胃酸分泌也得以更快抑制,結合于質子泵抑制劑的速度更快且更緊密、穩定[2]。奧曲肽為生長抑素類似物,主要對生長激素分泌予以抑制,效果持久,近年來臨床也廣泛應用本藥治療急性胰腺炎、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治療消化道出血的藥理作用主要如下:對NO合成及胰高血糖素釋放進行抑制,收縮內臟血管后將血流量降低;抑制胃蛋白酶、胃酸及胃泌素分泌,為胃黏膜屏障提供保護,為受損的黏膜上皮細胞提供保護并促進修復,對其血液供應予以改善;將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增強,減少胃液返流,有利于為食管黏膜提供保護;對胃腸蠕動進行抑制,加快血塊收縮與血小板凝固[3]。研究稱[4],消化道出血采取蘭索拉唑聯合奧曲肽治療,相比單藥治療效果更優。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8.9%,比對照組的64.4%更高(P<0.05);觀察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證實該結論。
綜上所述,蘭索拉唑與奧曲肽聯合應用的療效遠優于單純采用蘭索拉唑治療。
參考文獻
[1] 劉寧,徐虹,何寶國,等.蘭索拉唑聯合奧曲肽治療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8,18(12):2338-2342.
[2]卜曉芬,李駿,朱虹.泮托拉唑、奧曲肽、血凝酶聯用治療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及對血清D-二聚體、ALB、AST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07):1608-1610.
[3] 牛懿,李勝昔.聯合應用泮托拉唑與奧曲肽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療效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9,22(03):293-295.
[4] 周桃梅,楊上文,汪劍波.兩種聯合藥物方案治療急性上消化道曲張靜脈破裂出血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8,26(02):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