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華

【摘 要】 目的:觀察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方法: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異位妊娠患者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40例)與研究組(4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甲氨蝶呤單藥治療,研究組患者予以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及各癥狀消失時間。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5.0%,明顯比對照組的72.5%高,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腹痛消失時間、包塊消失時間及血清β-HCG恢復至正常的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短,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聯合用藥對異位妊娠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確切,能有效緩解患者癥狀,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 異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異位妊娠,俗稱宮外孕,在婦產科比較常見,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停經、陰道流血以及腹痛等,異位妊娠一旦包塊破裂或是流產將會致使腹腔內出現大出血癥狀,導致失血性休克,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救治將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1]。對患者進行評估,如果滿足保守治療相關指征,可給予藥物治療,甲氨蝶呤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藥物,該藥對于異位妊娠患者的治療具有較高的成功率,同時風險性也較低,常作為臨床治療的首選藥物[2]。然而這種藥物的選擇性往往較差,患者血清中β-HCG的轉陰率不高,多聯合米非司酮藥物,具有較好的療效[3]。本研究旨在通過隨機對照試驗證實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聯合用藥對于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現將此次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異位妊娠患者隨機劃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為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1~35歲,平均年齡為(26.8±2.7)歲;患者停經時間為30~65d,平均停經時間為(43.28±6.12)d;包塊大小為3.6~4.5cm,平均直徑為(4.58±0.62)cm;其中25例為輸卵管妊娠,2例為腹腔妊娠,6例為宮頸妊娠,7例闊韌帶妊娠。研究組患者年齡為20~36歲,平均年齡為(27.2±2.5)歲;患者停經時間為32~64d,平均停經時間為(42.86±6.14)d;包塊大小為3.6~4.6cm,平均直徑為(4.63±0.57)cm;其中26例為輸卵管妊娠,2例為腹腔妊娠,5例為宮頸妊娠,7例闊韌帶妊娠。對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甲氨蝶呤單藥治療,以肌內注射的方式施以甲氨蝶呤藥物(由悅康制藥公司提供),每次劑量為50mg,每天給藥1次。研究組患者予以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藥物治療,其中甲氨蝶呤的給藥方法與劑量均和對照組一致;在此基礎上給予米非司酮片(由上海新華藥業有限公司提供),每次給藥50mg,每天給藥2次。
在治療1周以后,對兩組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進行復查,如果有復查的結果顯示血清β-HCG水平依然表現異常,則持續上述治療。同時在治療期間對患者生命體征狀況進行密切監測,對患者病情變化及用藥后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并及時予以處理。叮囑患者要充分休息,注意身心調節,保持好的心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同時對患者臨床癥狀消失與指標恢復的時間進行統計。療效評定標準如下[4]:顯效,治療后,患者血清β-HCG水平恢復至正常,經B超檢查發現包塊消失,且臨床癥狀也徹底消失;有效,治療后,患者血清β-HCG水平顯著降低,且包塊消失,相關臨癥狀也得以明顯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血清β-HCG上升或者無明顯變化,且包塊增大,同時腹痛等癥狀反復。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病例數×100.0%。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治療情況進行分析,對其中的計數資料用%表示,同時進行χ2檢驗,而計量資料以(±s)表示,并給予t檢驗,若結果為P<0.05,則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5.0%,明顯比對照組的72.5%高,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與指標恢復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腹痛消失時間、包塊消失時間及血清β-HCG恢復至正常的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短,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2。
3 討論
位妊娠屬于女性在生育期比較常見的一種急腹癥狀,俗稱宮外孕。臨床上對異位妊娠進行治療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首先能夠緩解患者的病情,同時還要不破壞輸卵管的功能,以使患者保留其生育能力[5]。在臨床上對于異位妊娠多給予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而手術治療會對患者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創傷,同時術后的恢復時間也比較緩慢,易對患者的生殖器官及生育功能等造成負面的影響,因而大多異位妊娠患者接受保守治療。保守治療就是借助藥物將胚芽組織消除,以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同時還能避免手術治療所帶來的痛苦,治療效果也較顯著[6]。
甲氨蝶呤屬于一種葉酸型拮抗劑,一旦進入到人體可以對二氫葉酸還原酶活性進行抑制,減緩細胞滋養增長,產生絨毛破壞性作用,使DNA無法完整地合成,進而促進胚胎組織的壞死和脫落[7]。然而甲氨蝶呤為抗酸代謝型藥物,人體中組織細胞代謝比較旺盛的部位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諸如肝臟、胃腸道及骨髓等,因而極易引發胃腸道不良反應。
米非司酮具有與炔諾酮類似的結構,屬于一類孕激素型拮抗劑,可以與孕激素受體進行結合,以阻斷孕激素作用的發揮,促使妊娠過程中的絨毛組織壞死,同時還能對細胞增殖產生抑制作用,促進滋養細胞更快地凋亡;米非司酮對于宮外孕進行治療的機制就是對下丘腦-垂體-性腺軸進行抑制,同時能夠和孕激素受體產生競爭性的結合,致使孕激素水平下降。相關醫學研究發現,米非司酮可以促使人體內黃體的溶解,使得孕酮、雌二醇等水平在較短的時間內下降。米非司酮能夠終止妊娠,屬于孕激素受體的拮抗類藥物,藥物進入患者體內其有效成分可以替代體內的孕酮,并與相關的受體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對孕激素水平進行顯著的調節;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聯合運用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安全性也較高。
此次研究發現,研究組患者在聯合用藥后治療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單一用藥)高,同時研究組患者腹痛消失時間、包塊消失時間及血清β-HCG恢復至正常的時間均明顯比對照組短。這與相關的研究結果相似[8]。
綜上所述,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聯合用藥對異位妊娠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確切,能有效緩解患者癥狀,促進患者康復,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邱桂菊.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9,16(26):128-129.
[2] 曹杰,劉剛,趙婷,等.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臨床研究[J].中國藥業,2017,18(04):225-226.
[3] 張紅紅.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J].基層醫學論壇,2018,10(17):26-28.
[4] 曲琳.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療宮外孕的臨床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7,12(05):90.
[5] 王莉萍.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療宮外孕的臨床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05(25):71-72.
[6] 馬玉梅.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9,16(25):67-68.
[7] 秦小軍.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療宮外孕的臨床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05(31):74-75.
[8] 杜善平,姜向陽,李翠祥,等.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在異位妊娠保守治療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5,25(02):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