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露
摘 要:隨著當前信息技術運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在學校教學方面也得到了廣泛發運用。在教學活動開展中,為更好的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強化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型技術應用水平,從而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本文則簡要敘述了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意義,并依據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有效性
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則使教育教學模式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在信息技術支撐中,能夠通過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模式改革、教學形式多樣化,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數學理論知識,且能夠更加靈活的運用數學知識,以此不斷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通過信息技術把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呈現出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更好的理解這些數學原理,還能夠使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補充及修訂數學知識,進而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量,從而有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1、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
1.1 情景創設缺乏有效性
情景創設是當前得到廣泛運用的一種教育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效果良好,極大的提升了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并得到師生們的充分認可,但在教學過程中其仍舊存在著不足[1]。首先,教學的方式方法過于單一不變,無法實時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情景創設環節引用不足,引用方法一成不變,甚至某些教師直接不采用情景創設的教學方法。另外,教學過程中運用效果不佳,無法滿足師生對情景創設效果的需求。
1.2 初中數學課堂氛圍枯燥
但是,在當前進行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還是基于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學活動在整體上以知識講解為主。對于學生主體地位重視不足,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缺乏課堂互動,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幅度發降低。在這種情形下,學生多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無法在教學中長時間保持注意力,直接影響其學習效率。
1.3 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學生處于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又受到當前社會環境的影響,受到的學習壓力過大。使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過于關注學習成績的高低,而不是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進而使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發散思維性逐漸降低,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降低,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也逐漸減少。
2、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2.1 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在教學觀念上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對于教師群體而言,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理念,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活動,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的作用給體現出來,進而使教師的主導地位也得到充分發揮出來,以此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以有效提升。
2.2 務實求效,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
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得到廣泛的運用,而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考慮一下幾點[2]。首先是把信息技術與數學科目的特性相結合,其次是靈活運用信息技術來進行輔助教學,最后是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定位。進而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從而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增強。
2.3 靈活創新,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教師充分利用情景創設的方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以運用,以有趣的教學環境,活躍的課堂氛圍,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另外,還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給學生解決數學中碰到的重點難點,使學生能夠通過聲音、圖像、視頻等方式,對這些數學知識點進行不斷的鞏固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水平,提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能力。
3、結束語
數學是生活中人們最常運用的基礎學科,初中數學更是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信息技術的運用則能夠使數學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數學教學方式得到不斷更新及學生也能夠更好的進行復習。初中生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很好的對所學數學知識進行延伸及補充,從而提升數學教學水平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郭治軍.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3):131.
[2] 魏玲.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