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莉 宋遠鵬
摘 要:在執行新課程改革標準時,初中數學教學除了傳授包括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定理這些知識以外,更要促使學生形成數學邏輯思維,運用合理的數學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等等這些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可充分體現學生的智慧,并從情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初中學生應在數學學習中應培養好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六大核心素養。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落實;課堂教學
中學數學課程的學習不只是為了升學考試,更是為了把數學本身的學科意義滲透到學生的思維品質,實踐操作,認知情感當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所以,作為數學老師,除了教知識本身,更要去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特別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與落實數學核心素養。
一、數學核心素養內涵
所謂“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數學思維品質與關鍵能力。數學教育的目標可分為顯性目標與隱性目標兩大內容,而核心素養屬于隱性目標。在執行新課程改革標準時,初中數學教學除了傳授包括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定理這些知識以外,更要促使學生形成數學邏輯思維,運用合理的數學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等等,這些都是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可充分體現學生的智慧,并從情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初中學生應在數學學習中應培養好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六大核心素養。
二、課堂教學中落實數學核心素養
(一)課堂教學中,落實主體地位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他們有活動實踐的天性和創造成功的欲望。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是課堂教學的靈魂。要培養數學核心素養,教師不能再用傳統的老模式,應該追求一些新的教學意識,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逐步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可采用探究式的教學策略,小組合作式的學習形式。例如,在教學《矩形》時,可以提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嗎?矩形具有怎樣不同于普通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矩形為什么具備這樣的性質?”可將問題交給學生去研究,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學生互相補充,最后總結概括出結論。這樣,學生有了明確的任務,又有了完成任務的機會,自然會精誠團結,互相幫助,共度難關。課堂中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問題我定、由你解決的課堂定位使原本被動、沉悶的課堂大為改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思維的深刻性、探究的精神均得到了培養,采用的“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遵循了“創設問題、提出問題→合作交流,探索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思路來組織教學過程。課堂教學改變過去那種“接受式”學習方式,形成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二)習題巧設,培養數學核心素養
1、設計多樣化開放型題目
在開放題教學過程中,所編制的題目必須圍繞教學內容,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將課堂主動權交到學生手里,教師只需在課前做好教學準備,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探索,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學習。因此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時,教師要注重設計多樣化的數學開放題。
比如:條件開放。即沒有確定、統一的條件,讓學生通過問題的結論進行條件的補充。這樣一種類型,不但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欲望,還能夠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已知平行四邊形ABCD,該添加怎樣的條件,才能使該平行四邊形成為正方形?這道題就滿足了一定的結論,但條件不統一的問題。再比如:結論開放。即在已知條件下,探索出不同程度的結論,這種問題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已知三角形ABC為等腰三角形,過ABC頂點的一條直線,將其分成兩個等腰三角形,試問三角形ABC各個角度為多少?
2、數學習題的內容要創新
以往數學習題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不注重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及課堂參與性,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初中數學屬于基礎學科,習題難度相對較小。作為教師要在大綱范疇內,對該學科及習題教授過程予以把控,引導學生分析解題思路,自主思考,使其思維更加靈活,讓他們在解題過程中養成數學思考思維,真正做到舉一反三。
比如,初中數學考試中常見的幾何問題——求圖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這類題目,教師可以在講解過程中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通過拆分、拼接、替換、重組等不同方式對題目進行解答,而非遵循標準答案中的定式。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在小組討論與班級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發掘問題的新解法,而這有利于變通他們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與探索精神,幫助他們將這些解法運用到其他問題的解決過程總,以此充實他們的數學思維,豐富他們的數學解題思路。
(三)注重數學實踐活動,落實核心素養
“數學源于現實,扎根于現實,應用于現實”,是荷蘭數學家、教育家氟賴登塔爾提出的“數學現實”原則。基于這個原則,中學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教學與現實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從而了解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意識,體驗生活,認識社會。這就要求我們上好數學實踐課。
例如,到藝術中心看表演,進場票價為:成人每人30元,學生每人24元,10人團體票200元。有5名教師和52名學生看表演,請你設計幾種購票方案,怎樣買票最便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先設計好不同的購票方案,通過比較才能得到最佳方案,其中就有創新意識的激發和實踐能力鍛煉。
(四)更新數學評價方法,提升核心素養
一直以來,數學教學評價局限于課后作業與考試兩種形式,但是考慮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技能水平、知識運用能力等綜合性的培養目標,數學教學評價也要逐漸轉為綜合性評價模式,體現教學評價對核心素養的關注。
以布置復習作業為例,培養學生自我分析、自我評價的能力,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提高自我反思能力。“今天復習的內容是?”,“在復習過程中,我發現比較容易,因為”,“在復習過程中,我發現比較困難的是? ? ”,“在復習過程中,我解決的問題有? ? ? ?”,“復習過程中,我所面臨的挑戰是? ? ? ? ”……等等。學生通過完成復習作業,填寫復習評價表,明確自己較好地掌握了哪些學習內容,還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進行自我分析,達到能自我控制、自我調節其學習和認識活動,從而能自學地、積極地、主動地學習,獨立完成學習任務。
初中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體現了數學教育的意義與價值,適應了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需要。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充分了解核心素養的性質、內容及特征,將數學知識與核心素養相結合,突破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奠定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數學核心素養,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董林偉,喻平.基于學業水平質量監測的初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狀況調查[J].數學教育學報,2017,26(1):7-13.
[2] 陳遵志.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2):61-63.
[3] 殷容儀,趙維坤.基于質量監測的初中學生數學抽象發展狀況的調查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7,26(1):14-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