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林
摘 要:縱觀2020年遵義地區的中考題型,為此對今后的題型作出一定的預測,以求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基于此,本文針對中考道德與法治選擇題的命題趨向進行簡要解讀。
關鍵詞:中考;道德與法治;選擇題;命題趨向
一、2020年遵義與貴陽中考試題的異同
2020年遵義與貴陽的中考道德與法治的題型結構總結多年經驗,試題結構未發生改變,選擇題在難度上基本沒有采取過于困難的選題,選擇題在設置時重點還是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理解、歸納、分析、總結的能力,基本都是將知識點進行結合再設置考題,一如既往地貫徹了本課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學科要求,彰顯了道德與法治的學科特色與價值。但是在選擇題的設計上也存在一些不同之處,比如遵義的中考選擇題大多數都是多選題,對于學生知識點的考察難度更大,考查內容更為豐富,多選題占據了很大的比重,提升了整體的試卷難度;而貴陽選擇題依舊以單選為主,試卷難度與遵義相比較,難度較低,中考方式改為閉卷,中考目標與遵義有所不同,貴陽主要是通過中考考察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而遵義主要是通過中考培養更加能夠適應社會的高質量人才。
二、遵義中考道德與法治選擇題的命題趨向預測及應對策略
(一)組合選擇命題的趨向呈上升趨勢
縱觀2020年遵義中考道德與法治的選擇題內容,15道選擇題中有12到多選題,比例高達90%以上,由此可以預測今后的命題趨向會朝向組合題型發展,這種題型特點是知識容量大、覆蓋范圍廣,是中考中難度較大的一種題型,需要學生具備清晰的邏輯推理和分析整合能力。
例題:生命是寶貴的,守住生命,我們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變換,體驗生活的千姿百態,追求人生幸福的種種可能。之所以守護生命是因為
①生命是不可逆的 ②生命是短暫的
③生命是來之不易的④生命是人類獨有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讀:采用組合選擇題來考察學生對“生命意義”這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考察學生是否樹立了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分析歸納的能力。
【應對策略】針對組合選擇題命題的發展趨向,教師要在教學中教會學生一些解答技巧。第一學生要先將存在明顯錯誤選項的組合排除掉;之后將明顯遺漏正確選項的組合排除掉;最后對過于絕對性的選項進行仔細思考,通過層層分析、逐個排除來縮小正確組合的范圍,接下來再針對留下來的選項進行比較和剖析,從而選擇出正確的答案。
(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命題選材呈上升趨勢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在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下,教師希望能夠通過本學科的教學來實現“育人”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樹立學生積極的價值觀念,這對于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中考選擇題命題中,除卻要考察學生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考察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例題:國務院印發(關于表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的決定》,表彰665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812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下列關于公民維護民族團結的做法不正確的是
A.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
B.遵守和宣傳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C.制定維護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法律法規
D.尊重各民族信仰、語言文字、風俗習慣
解讀:本題考察的知識點是“如何維護民族團結”,民族團結一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基本條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學生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養,故此設計此類題型。
【應對策略】針對此類題選擇題的命題趨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貼近生活,從生活中尋找有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際案例,通過實際案例來進行教學,加深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認知,引導學生關心國家、民族、社會等發展趨勢,是教師應該尊崇的教學理念,同時也能夠滿足中考的出題意向,從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和人生態度。
(三)以先進模范人物事跡作為命題素材呈上升趨勢
近年來在中考道德與法治選擇題的命題中,每一年都會出現以“先進模范人物”“感動中國人物”等作為命題的素材內容,從這些人物事跡中來考察一些知識點,從而檢驗學生的學習水平與責任意識。
例題:“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獲得者一樊錦詩 ,將大半輩子的光陰奉獻給了敦煌石窟。敦煌石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藝術寶庫。由此可見中華文化的特點是
A.海納百川,有容乃大B.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C.一枝獨秀,與時俱進D.獨具特色,兼收并蓄
解讀:本題以2019年感動中國人物為出發點,肯定了其一生的貢獻與成就,從這點出發來考察學生對于中華文化特點的認識,主要是為了考察學生是否在學習中將傳統文化根植于內心中,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承擔起了應盡的義務。
【應對策略】先進人物、感動中國人物等已經成為近幾年的高頻考點,同時也是未來中考選擇題的命題趨向,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一定要將這些先進人物和實際科學融入教學內容中,時常給學生播放一些感動人物的視頻,必須要讓學生對于這些人物和事跡有所了解,這樣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才會更加游刃有余;面對不同的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教學也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引導學生感受這些人物身上的優秀品質。
(四)以當年的國家大事、時政熱點為素材的命題呈上升趨勢
每一年國家都會出臺一些重要政策,社會也會發生幾件影響廣泛、記憶深刻的事件,這些國家大事、時政熱點是中考道德與法治選擇題命題中最愿意選擇的素材。這不僅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清晰的邏輯思維,而且要對國家大事與時政熱點有所關注,從這些實際案例中總結出一些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點。
例題:“今天到處串門,明天肺炎上門。肺炎疫情不可怕,就怕有人亂部....這段基層疫情防控的宣傳段子,看似好笑卻體現著基層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承擔防疫責任可能付出的代價有
①時間、精力和金錢 ②犧牲生命
③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許 ④做得不好受到責備或處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讀:本道選擇題就是將今年全中國人民都關注的“肺炎病毒”事件作為命題素材,這要求學生不僅要對疫情有所關注,而且要能夠從中找出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同時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責任擔當。
【應對策略】針對此類選擇題的命題趨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將眼光放長遠,不能局限于課本內的理論知識,而是要將關心國家大事、時政熱點這一思想滲透給學生,引導學生養成每日看新聞的良好習慣,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展自己的閱讀和視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考這一重要的轉折點處,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做好中考道德與法治選擇題命題趨向的解讀,通過科學的策略來應對這些發展趨勢,幫助學生提高解題效率,從容的應對中考。
參考文獻
[1] 邱世才. 例析中考道德與法治選擇題的命題趨向[J].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2019, 722(08):55-58.
[2] 牛現軍. 中考道德與法治選擇題的命題特點及解題技巧[J]. 中學政史地:初中適用, 2018, 000(00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