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連義

【摘 要】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聯合常規抗癆治療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的效果觀察。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取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0例,對照組患者將采用常規抗癆治療,實驗組患者左氧氟沙星聯合常規抗癆治療,然后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治療有效率進行比較。結果:經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對比發現,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5.00%(17),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5.00%(19),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00%(3),其中膽紅素及轉氨酶升高,血尿酸增高,胃腸反應各1例,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0%(1),其中胃腸反應1例,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中對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使用常規抗癆治療,對患者治療有效率不佳。而對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使用氧氟沙星聯合常規抗癆治療,能顯著提升患者治療有效率,且對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少,可以作為新一代抗結核藥物使用,特別對于艾滋病人群結核病的治療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左氧氟沙星;常規抗癆治療;艾滋病;肺結核
艾滋病患者由于受到HIV病毒的影響免疫功能受到破壞,常常會發生多種感染性疾病,而感染性疾病中肺結核是最為常見的感染疾病之一,結核病會與艾滋病相互促進病變發展、惡化、嚴重的會迅速導致患者死亡。而常規抗癆治療對于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左氧氟沙星是屬于喹諾酮類藥物與常規抗癆治療可起到協同作用,強化藥物療效,提高治療效果。因此我院選擇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探究左氧氟沙星聯合常規抗癆治療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的治療觀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取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0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中男12例,女8例,年齡29~67歲,平均年齡(41.61±5.2)歲;實驗組中男11例,女9例,年齡28~68歲,平均年齡(41.83±5.3)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將采用常規抗癆治療,方法如下:在前4個月,指導患者服用異煙肼片,每天300mg;利福平膠囊口服,每天0.45g;吡嗪酰胺片口服,每天3次,每次0.5g;鹽酸乙胺丁醇片口服,每天0.75g;第5個月指導患者口服異煙肼片,每天300mg;利福平膠囊口服,每天0.45g。實驗組患者左氧氟沙星聯合常規抗癆治療,方法如下:常規抗癆治療與對照組相同,在前4個月指導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每天0.4g,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10個月的治療。
1.3 統計學方法
通過對患者的研究和臨床資料統計,統一將數據歸入SPSS19.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運用x的平方比較進行計數資料比較,以(%)表示,如P<0.05則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進行比較。對照組中無效3(15.00%)例,有效7(35.00%)例,顯著10(50.00%)例;實驗組中無效1(5.00%)例,有效7(35.00%)例,顯著12(60.00%)例。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一。
討論
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會逐漸喪失,因此艾滋病患者會同時合并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進一步加快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導致患者死亡,增加患者病死率。而氧氟沙星聯合常規抗癆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
綜上所述,在臨床中對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使用常規抗癆治療,對患者治療有效率不佳。而對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使用氧氟沙星聯合常規抗癆治療,能顯著提升患者治療有效率,且對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少,可以作為新一代抗結核藥物使用,特別對于艾滋病人群結核病的治療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蘇蘭. 左氧氟沙星聯合常規抗癆治療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的效果觀察[J]. 心理醫生, 2019, 25(2).
陳焯彬, 姚欽江. 左氧氟沙星聯合常規抗癆治療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的療效觀察[J]. 應用預防醫學, 2009(06):50-51.
陳廷憲, 陳勇毅, 黃修伙, et al. 左氧氟沙星聯合常規抗癆治療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的效果研究[J]. 中國當代醫藥, 2018, v.25;No.500(13):4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