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綠葉 臧星卉 耿晨
【摘 要】目的:探討單孔腹腔鏡術治療卵巢不明性質巨大囊性病變的手術可行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對21例術前卵巢不明性質巨大囊性病變(直徑8~28cm)的患者,行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均采取臍正中縱切口2.5~4cm,置入自制多孔port和腹腔鏡、器械探查,將病灶充分展現,在直視下穿刺囊壁抽出囊液,切除病灶。結果:21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40~90min,術中出血量20~40mL,術后通氣時間8~48h,術后患者3~5d出院。21例患者均未發生臍切口感染、出血及疝等并發癥。結論:對卵巢不明性質巨大囊性病變行TU-LESS手術,臨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關鍵詞】 單孔腹腔鏡;卵巢囊性病變;并發癥
腹腔鏡技術的生理及創傷小,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痛苦輕,外表疤痕小,美容效果好,易于被病人接受,單孔腔鏡手術技術的入口為臍正中,更加凸顯了腔鏡的美容效果。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受到醫師的青睞[1-2]。本研究選取了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1例卵巢不明性質的巨大囊性病變行TU-LESS手術治療的患者,探究其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診治并接受TU-LESS手術治療的21例卵巢不明性質的巨大囊性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21例患者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39.2±0.5)歲。患者均自覺腹部增大、腹脹。彩超檢查提示腹盆腔囊性占位,直徑8~28cm,邊界清,行MRI檢查,考慮附件囊腫或囊腺瘤。病例入選標準:影像檢查考慮卵巢囊性占位,直徑>8cm,全身狀況優良,無麻醉及腔鏡手術禁忌,臍部皮膚無破損。
1.2 手術方法
患者取平臥位,頭略低,給予全身麻醉。臍正中縱切口2.5~4cm,進腹,置入自制手套單孔port,注入CO2形成氣腹,保持氣腹壓10~12mmHg(1mmHg=0.133kPa)。經單孔port進入腹腔鏡、分離鉗,探查病灶的來源、大小、邊界以及其與臨近周圍器官關系,有無粘連等。分離鉗將囊腫提出至port孔處,關閉氣腹,將病灶充分展現在切口保護指套處,在直視下穿刺囊壁抽出囊液,抽液過程中,擴張切口周圍的組織,囊液避免流淌。囊內溶液抽吸干凈后,行囊腫剝除或單側病灶切除,創面用4-0可吸收腸線進行體外縫合,檢查有無出血點,送入腹腔,再次置入自制手套單孔port;如行附件切除,則用4號荷包縫扎切口,關閉囊腔,防止剩余囊液外漏,放回腹腔,重新置入自制手套單孔port,再行腹腔鏡下患側附件切除,0.9%的氯化鈉溶液沖洗盆腔,檢查無誤后,關腹,囊壁或患側附件送快速病理檢查。
2 結果
21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無中轉其他手術方式,術中快速病理檢查,卵巢粘液性囊腺瘤9例,卵巢漿液性囊腺瘤5例,單純性卵巢囊腫5例,巧克力囊腫1例,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合并漿液性囊腺瘤1例。手術時間30~90min,術中出血量20~40mL。術后8~48h肛門通氣,3~5d出院。21例患者切口甲級愈合。術后隨訪3~6月,所有患者均未發生臍切口感染、出血及疝等并發癥,恢復良好。
3 討論
在良好的腹腔鏡技術基礎上,隨著單孔腹腔鏡設備的不斷改良,為了滿足病人日益增長的需求,越來越多國內外眾多專家推廣單孔腹腔鏡手術。單孔腹腔鏡逐漸開展全子宮切除術、卵巢囊腫剝除術、子宮肌瘤挖除術,甚至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文獻報道認為直徑<8cm的卵巢囊性病變適用于TU-LESS手術[3]。本組病例發現,對于一些上界達臍部水平巨大的囊性病變,單孔腹腔鏡臨床效果好,本研究應用自制改良的單孔腹腔鏡完成的卵巢不明性質的巨大囊性病變切除術,術后結果為:21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無中轉其他手術方式,術中快速病理檢查,卵巢粘液性囊腺瘤9例,卵巢漿液性囊腺瘤5例,單純性卵巢囊腫5例,巧克力囊腫1例,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合并漿液性囊腺瘤1例,術后8~48h肛門通氣,3~5d出院。單孔腹腔鏡有以下優點:
3.1 腫瘤轉移風險低
傳統腹腔鏡在處理卵巢囊性病變時,很容易造成囊壁破裂,而形成囊液滲漏,污染腹腔,特別是對一些低度惡性或交界性的腫瘤,造成了腹腔種植的危險。單孔腹腔鏡手術中可以把囊腫提到臍部切口以外,使囊腫充分暴露于體外,在手術者直視下抽吸囊液,不會造成囊液的滲漏,腹腔播散及種植的機會大大減少。
3.2 對卵巢損傷小
卵巢囊性病變首選的治療方式是腹腔鏡,TU-LESS最主要的優勢是切口更加美觀,但手術是否安全和可行,也要進行詳細的論證,不能因一味追求切口美觀而忽視了患者安全,包括一些潛在的遠期并發癥[4]。不同的止血方法對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也不同,縫合還是雙極電凝好的意見并不一致。有報道在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剝除手術中,TU-LESS術后卵巢功能較多孔腹腔鏡術后下降更明顯[5]。而Dzatic-Miljkovic等[6]的文章研究表明,卵巢儲備功能受到手術影響,而電凝止血的影響要比針線縫合止血大,且影響時間長遠。本研究結果顯示,21例患者切口均甲級愈合。術后隨訪3~6月,所有患者無臍切口感染、出血及疝等并發癥,恢復良好。說明TU-LESS技術可以把卵巢提至體外使用可吸收線縫合,更加安全,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同時也降低因雙極電凝產生的熱量對卵巢帶來的二次損傷。
3.3 操作入路方便
入路平臺為單一孔道多通路的裝置,具有密閉不漏氣的特征,并具有使操作器械進出方便,且操作靈活的功能。以臍部為中心的操作為盆腹腔內的左右操作提供了相同的便利條件,相較傳統腹腔鏡時由一側操作更具有優勢,臍部切口在腫物取出時,可避免手術切口腫瘤種植轉移[5]。本組對卵巢囊性腫物剝除和附件切除時,因在體外直視下操作,相當于經腹手術,操作相對簡單,醫生容易掌握,因此手術時間30~90min,中出血量20~40mL,說明TU-LESS技術治療卵巢不明性質的巨大囊性病變,特別是對術前疑似低度惡性或交界性病變,囊液無外溢,腹腔污染風險小,止血安全可靠,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做到真正的無瘤原則。
綜上所述,對卵巢不明性質巨大囊性病變行TU-LESS手術,臨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 徐曉輝,張軍,張豪鋒.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巨大卵巢腫瘤[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4,14(03):212-215.
[2]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科單孔腹腔鏡手術技術協助組.婦科單孔腹腔鏡手術技術的專家意見[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6,51(10):724-726.
[3] Tanaka Y,Kobayashi M.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intestinal obstruction due to compression of ovarian cystic teratoma[J].Japanese Journal of Gynecologic&Obstetric Endoscopy,2017,33(01):112-115.
[4] Bedaiwy M A,Sheyn D,Eghdami L,et al.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 for Benign Ovarian Cystectomies[J].Gynecologic&Obstetric Investigation,2015,79(03):179-183.
[5] Andreevna S A,Mihaylovna M L,Varlamovna K E.Morphologic study of the excised ovarian tissue in women with the recurrence of ovarian endometriosis after laparoscopic cystectomy[J].European Journal of Biomedical&Life Sciences,2015,12(02):225-230.
[6] Dzatic-Miljkovic O,Vasiljevic M,Rudic I,et al.Ovarian reserve in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endometriosis surgery[J].Vojnosanitetski Pregled Military Medical&Pharmaceutical Review,2016,75(0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