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如意
摘要:核心素養視域下,數學閱讀是學生數學學習中需要具備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數學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可持續學習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不同路徑激發學生數學閱讀的興趣,采取不同的策略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多措并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開發、重組、融合多元的數學閱讀資源,建構適宜數學閱讀的模式,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關鍵詞:數學閱讀;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優化策略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學生數學、科學、閱讀等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數學是描述科學的語言和工具,閱讀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因此數學閱讀是數學學習的一項重要技能,是學生處理數學信息、理解數學知識和創新應用的重要載體。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閱讀指導策略,引導學生積累數學學習經驗和數學思考,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一、教材導讀促閱讀能力自主提升
數學閱讀需要學生將符號、圖形、文字語言轉化成數學思維,而學生會經常片面地認為數學閱讀就是記憶教材中的概念、定義和公式,如果沒有教師的適時引導,將導致學生失去閱讀數學教材的興趣,局限學生自學能力和數學思維的發展。在豐富多元的互聯網背景下,教師過于注重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容易忽略數學教材的應用。教材是專家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結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教育教學原理、數學學科特點等多種因素精心編寫而成的,是教學的依據和載體,同時也是學生數學閱讀的重要文本。教師應該依據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的相關模塊,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閱讀教材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這也要求教師要不斷加強對數學教材(如教學內容的背景材料、知識應用等)的研究,依據課時教學目標制定閱讀環節,對學生進行閱讀教材的指導。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以下統稱“教材”)六年級上冊“認識百分數”一課時,教師以教材為中心,讓學生經歷“初讀感知新知—再讀分析抽象—深讀對比感悟—內化應用”的一個數學閱讀過程。初讀,教師先安排學生自讀教材第84~ 85頁的相關內容,了解本節課的知識要點,進行學前梳理,并查找資料完成前測單,說一說自己理解的百分數;再讀,讀教材素材、讀學生自己收集的素材、讀教師收集的素材,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感知百分數表示什么,怎么把它說清楚,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逐步讓學生通過圖示分析、舉例說明等理解百分數在具體“數境”中的含義;深讀,讀習題,在練一練中對比分析百分數與分數的不同意義,深入內化百分數的意義。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本節課教材中的“你知道嗎”模塊,了解百分數的來歷,感悟數學歷史的淵遠與數學文化的精深。
二、問題導航助數學閱讀有方可循
數學閱讀是學生通過閱讀一切蘊涵數學知識、方法、思想和精神的文字、符號、圖畫、表格等發現信息、提出疑惑,并經過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設計目標明確、層次分明的問題串閱讀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數學閱讀:(1)閱讀文本——發現問題;(2)尋找線索——解決問題;(3)回顧總結——反思問題。學生通過思考問題串激活知識經驗,將信息進行轉換、整合、重構、內化。在閱讀時,學生除了在閱讀材料上批注,可以記錄自己疑、難點和能力的不足之處,整理成“錯題檔案”,還可以記錄自己數學閱讀的經驗、方法和創新點,隨堂反思,以便總結、提煉核心問題。問題串對應具體化的學習目標,閱讀任務的設計指向明確,問題驅動下的數學閱讀能促進學生數學閱讀的主動建構。
三、多元評價模式提高閱讀質量
數學閱讀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更好地開展數學閱讀,提高閱讀質量,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在融合多學科背景下進行小學數學主題閱讀教學,應建構“基于表現、基于證據、基于案例、基于數據”的數學閱讀評價模式。數學閱讀的評價要更加關注過程的累積和學生的動態發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階段閱讀心得制作數學小報,創編數學趣味題、數學小故事等,也可以進行數學演講賽、說理大賽等,運用多元形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數學小課題研究。例如,在教學教材五年級上冊“校園綠地面積”綜合實踐時,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學生通過了解、收集、分析、比較和提煉素材,進行分組研討實踐,形成小課題報告。接下來,小組之間進行交流互評,教師根據課題報告內容過程詳實性,針對學生在活動中建構新知,對數學的理解、活動經驗的積累情況予以綜合評價。多元的數學閱讀評價模式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拓寬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感悟數學思想,啟迪思考。
數學閱讀教學策略的優化就是通過引導學生尋找讀、思、解內在的契合點,尋找思維體系與閱讀體系最優化的組合方式,最后使學生達到掌握數學閱讀方法,會學習、會思考、會交流,自主學習獲取新知識的目的。教師要組織學生交流,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閱讀方法的掌握,根據不同的課型采用不同的閱讀教學指導策略。針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小學數學閱讀的重要性進行研究,并根據學生的基礎和需求,通過統整、開發、重組、優化適合學生閱讀的課程資源,建構明理引思、情理相融的多元化的數學閱讀模式,以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為最終追求,促進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紅萍.數學閱讀教學訪談與反思[J].內蒙古師大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8).
[2]李興貴,幸世強.中小學數學閱讀教學概論[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
[3]厲小康.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0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