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秋月 孫汝江 肖發沂

摘要:酸化劑是一種新型的綠色環保飼料添加劑,被視為能夠替代抗生素的有效產品。目前酸化劑在畜禽養殖中的應用已日趨成熟,近年來其在水產養殖領域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綜述了酸化劑的分類、作用機理以及應用方面的研究進展,以期為酸化劑替代抗生素、促進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酸化劑;水產養殖;作用機制;飼料;應用進展
中圖分類號:S81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0)09-0005-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09.001
近年來,由于抗生素添加劑的濫用而造成的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等方面的問題日益嚴重,抗生素的使用逐漸受到限制。農業農村部從2018年4月開展獸用抗菌藥減量工作,并規定藥物飼料添加劑于2020年全部從飼料中退出。研制綠色安全的飼料添加劑作為抗生素替代品是當前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熱點,其中飼料酸化劑是眾多“替抗”產品中的一個代表。酸化劑相較于飼料中的抗生素,具有綠色無耐藥性、有效無殘留和環保無污染的特點,無論在畜禽還是水產養殖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1 酸化劑的分類
酸化劑可分為固體型和液體型兩種形態,均呈現特殊的酸味。固體型為白色或灰白色的粉末或顆粒,液體型一般為無色或淡黃色的均勻無分層液體。酸化劑的組成一般是不同酸與賦型劑相結合,按照其組成酸的種類差異,可分為無機酸化劑和有機酸化劑;按照其組成酸的數量不同,可分為單一型酸化劑和復合型酸化劑。
1.1 單一型酸化劑
單一型酸化劑包括無機酸和有機酸兩種類型。無機酸的特點是價格低,酸性強,常見的單一型無機酸為鹽酸、硫酸和磷酸。試驗證明,添加鹽酸可降低仔豬腹瀉率,提高日增重,但效果不及有機酸和復合酸顯著[1]。由于鹽酸和硫酸腐蝕性過強,對動物身體影響弊大于利,故基本不應用。磷酸作為一種相對比較溫和的弱酸,不單可以起到酸化作用,同時可以作為磷源補充動物體內磷元素。有機酸風味良好,具有適口性強等特點,常見的有機酸包括大分子的乳酸、檸檬酸、延胡索酸等,小分子的有甲酸、丙酸等。有機酸不但可以起到酸化作用,還可作為三羧酸循環等能量代謝途徑的中間產物提供營養物質。
1.2 復合型酸化劑
復合型酸化劑一般是指利用各種不同的有機酸和無機酸配合而成的酸化劑,相較于單一型酸化劑功能更加全面,成為近年來的發展趨勢。復合型酸化劑又可分為全酸和酸鹽兩種類型。全酸復合酸化劑能夠適應不同的pH環境,更廣泛地發揮抑菌殺菌作用,生產中常見的有磷酸型和乳酸型兩種。李鵬等[2]試驗表明,當乳酸型酸化劑配方為乳酸40%、檸檬酸20%、延胡索酸20%時,飼料緩沖能力、系酸力以及對部分細菌的抑制效果達到最佳;當磷酸型酸化劑配方為磷酸30%、檸檬酸20%、延胡索酸20%、甲酸鈣5%時,上述各種效果達到最佳。酸鹽復合酸化劑是指有機酸與有機酸鹽經一定比例復合而得的酸化劑,酸與鹽之間進行轉化能夠起到類似緩沖的作用,維持腸胃內的環境穩定,成為一種新的研究方向。
1.3 緩釋型酸化劑
進入動物體內的酸化劑常會因氫離子釋放過快過多而引起動物體不適,不能有效發揮其作用。因此,人們提出利用脂肪酸等物質對酸化劑進行被膜處理,從而減緩其釋放氫離子的過程。晏家友等[3]研究發現,在仔豬日糧中添加緩釋型酸化劑,降低腸道pH的同時,還能優化腸道內微生物環境。賈剛等[4]在肉雞日糧中添加緩釋復合酸化劑,發現可以降低肉雞胃腸道酸度,改善其消化道微生物區系,同時提高肉雞的免疫力,并可降低雞舍氨的濃度。目前還未見有緩釋型酸化劑在水產養殖領域應用的相關研究報道。
2 酸化劑的作用機制
酸化劑,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調節飼料酸結合力的添加劑。最早在1963年的《自然》上刊登了有關在飼料中添加乳酸可減少仔豬糞便中大腸埃希氏桿菌數量的報道,為酸化劑提高動物的增重速度提供論據[5]。20世紀80年代中國最早在飼料中用到酸化劑,是將酸化劑用作飼料防霉劑;到90年代才開始將酸化劑作為飼料添加劑,人們對酸化劑的認識開始越來越深刻。隨后,酸化劑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開始進一步研究酸化劑的機制和應用效果。
2.1 降低腸胃pH,提高消化酶活性,促進消化道發育
酸化劑的酸化作用主要是指酸化劑進入動物腸道后游離出大量氫離子,在腸胃內起到中和作用,從而達到降低pH的效果。在飼料中添加酸化劑可以改善胃功能,減緩胃排空速率,促進胰酶產生同時提高其活性,達到提高消化率的目的[6]。有試驗證明,飼料中添加酸化劑顯著影響肉雞42日齡腺胃和肌胃胃蛋白酶的總酶、酶活性和激活度以及小腸內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7]。有機酸可促進腸道形態結構的發育[8],提高胰臟指數和小腸密度[9],促進腸壁表皮生長[10]。
魚類的消化酶主要包括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幾種,其活性受魚類自身性質及環境因子的影響[11]。黎軍勝等[12]研究發現,奧尼羅非魚飼料中添加檸檬酸可使胃蛋白酶的活性升高,分析原因可能是檸檬酸能夠改變胃腸道內食糜的酸度,這種環境變化會刺激胃壁內的化學感受器,并通過神經系統的調控使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增加,同時活性提高。王紀亭等[13]試驗發現,在飼料中添加有機酸可提高鯉魚消化酶活性,從而提高鯉魚對食物中各種營養物質的消化率。肖世玖[14]試驗結果表明,檸檬酸和低聚木糖可提高肝胰臟淀粉酶和蛋白酶、腸道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但也有研究表明,在革胡子鯰飼料中添加2%和4%的檸檬酸并無明顯促生長作用,因此酸化劑的作用效果與魚類種類密切相關[15]。
2.2 提高動物免疫力,緩解應激反應
經實踐證明,酸化劑可提高動物免疫力,同時預防腸胃類疾病,在哺乳類家畜飼料中添加酸化劑已成為生產中的必要措施。研究證明,飼糧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和酸化劑的混合物能顯著提高哺乳母豬的生產性能和泌乳力,提高母豬的免疫力和抗氧化性能[16]。在飼料中添加酸化劑對仔豬[17]和蛋雞[18]血液的生化指標影響不顯著,但有研究證實檸檬酸可提高豬紅細胞上發揮免疫功能的物質Cab的受體數量[19]。黃金玉等[20]研究發現,酸化劑等綠色飼料添加劑能夠有效防控雞球蟲病,有助于無抗養殖的實現。在水產飼料中添加酸化劑可提高魚類的免疫能力的相關研究還未見報道。有試驗表明,在草魚飼料中添加酸化劑可提高草魚血清SOD、GSH-Px和溶菌酶活性[21]。Reda等[22]研究表明,在尼羅羅非魚飼料中添加甲酸和丙酸/鹽混合物2g/kg,其平均紅細胞體積、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有最顯著的改善。
在應激狀態下,乳酸、檸檬酸等有機酸作為能量代謝中間產物可用于ATP的合成,比葡萄糖形成能量途徑要短,緩解水產動物的應激反應。延胡索酸具有鎮靜作用,可抑制中樞神經反射,減少機體活動[23]。竇曉利等[24]發現復合酸化劑能有效緩解高溫期產蛋雞的熱應激,可以作為抗應激添加劑應用。
2.3 調控動物腸道的微生態平衡
酸化劑在調控微生態平衡方面主要發揮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二是促進有益菌的生長。小分子的酸是親脂性的,可穿過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膜進入堿性更強的細胞質中解離,改變細菌的代謝并降低酶活性。許多革蘭氏陰性菌(如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在pH低于5時生長速率會降低,腸道中的低pH環境能夠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阻擋回腸和大腸中的微生物進入胃腸道;嗜酸性的有益菌如乳酸桿菌不會受低pH環境影響,甚至可能數量增加[25]。有體外試驗表明,有機酸化劑不影響乳酸桿菌等對pH不敏感的有益細菌的生長;但在大多數體內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添加膳食酸化劑導致斷奶豬小腸和大腸中的乳酸桿菌或乳酸產生菌計數略有下降,有限的數據無法解釋這一現象,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驗證膳食酸化劑對微生物種群的影響[26]。劉艷利等[27]提出,酸化劑可能是通過消耗細菌體內ATP的方式抑制致病菌大腸桿菌的生長繁殖。在某些情況下,酸化劑能夠提供類似銅的性能來保護仔豬腸道,并減少其感染風險[28],抑制仔豬胃腸平滑肌的強痙攣,減少腹瀉[29]。周嶺等[18]提出復合酸化劑能顯著降低雞蛋臟蛋率,且能顯著抑制輸卵管沙門氏菌的生長。
有研究發現,當酸化劑中磷酸占35.5%,甲酸占38.8%,檸檬酸占6.7%,乳酸占19%時,其理論抑菌率高達98.9%[30]。馬艷麗等[31]試驗表明,檸檬酸對3種常見水產病原菌(嗜水氣單胞菌、副溶血弧菌、熒光假單胞菌)的抑菌作用顯著,且抑菌效果持續作用時間較長。Kumar等[32]試驗發現,飼料中添加1.5%酸化劑可以提高幼魚的生長速度及發育水平,增加腸道的有益菌群,增強幼魚的免疫反應,使其在受到嗜水氣單胞菌的侵染后,相對存活率較高。
2.4 促進礦物質的吸收利用
酸化劑能與一些常量和微量元素結合形成配合物,易于被水產動物吸收利用,緩解由于堿性環境而形成不溶性難吸收鹽的情況。在水產飼料中加入檸檬酸可以調節鈣磷的鰲合作用,從而增加磷酸鈣的溶解性,提高磷和礦物的利用率[33]。冷向軍等[34]研究發現,飼料中添加檸檬酸能夠提高異育銀鯽對飼料中磷的消化率,促進其生長發育。常青[35]通過篩選,將檸檬酸確定為對虹蹲飼料魚粉中磷和其他礦物質的利用有明顯正效應的補充物。也有研究指出,酸化劑促進飼料中磷的吸收主要還是表現在對無機礦物磷的作用,草魚飼料中單獨添加酸化劑而不配合其他添加劑使用則不利于草魚的生長[36]。Vielma等[37]試驗證實,在虹蹲幼魚飼料中添加檸檬酸可提高魚體對鈣、磷、錳、鎂等的吸收率。
對于會對水產動物身體造成毒害的重金屬離子來說,酸化劑能與其形成穩定的金屬離子鰲合物,將重金屬離子轉化為無毒或毒性較小的結合狀態存在于動物體內,從而緩解重金屬的毒害作用。張軍等[38]的試驗結果表明,檸檬酸、乙酸等有機酸都有利于重金屬Cd2+轉變為交換態,并在一定范圍內隨濃度的增加解毒效果增強。
3 酸化劑在水產養殖業中的應用
目前國內對酸化劑在水產養殖方面應用的相關研究較少,但已有理論分析和試驗證實酸化劑在提高水產動物的消化率、攝食率,維護胃腸健康發育,減少疾病發生等方面都可發揮良好作用。尤其是近幾年水產養殖進行大規模、集約型發展,以及抗生素等藥物被逐漸要求少用或禁用,酸化劑的研究開發成為當下科研的關注重點。
3.1 酸化劑對水產飼料的影響
酸化劑可降低飼料的系酸力,對于不同的飼料原料其酸結合力不同,其中以礦物質原料為最高,動物性原料次之,植物性原料則較低[39]。酸化劑添加到飼料中可降低飼料的pH和電解質平衡[40],飼料中加酸后可提高其抗氧化性,防止飼料腐敗發霉,延長其保質期。不同酸制劑降低飼料酸度的效果由小到大依次為乳酸、富馬酸、檸檬酸、磷酸[41]。有機酸具有殺菌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從而降低動物對可能致病微生物及其有毒代謝產物的吸收,其中丙酸的防霉作用和甲酸的抗菌作用最為顯著。魚粉是一種研究至今仍無法被完全取代的水產飼料,Malicki等[42]研究發現,甲酸與丙酸的混合物(1%劑量)可以有效抑制魚粉中大腸桿菌的生長。
大多數有機酸含有較高的能量(表1)[25],分子量較小的短鏈酸分子可以通過被動擴散進入腸上皮,據計算,丙酸的能量是小麥的1~5倍,因此應將有機酸中所含能量計算人動物攝食飼料的總能量中[43]。Blank等[44]研究發現,在仔豬日糧中添加富馬酸,可降低飼料酸結合力,提高動物回腸的表觀氨基酸消化率。在魚飼料中添加酸化劑會導致飼料釋放酸味,這種味道會刺激魚類的味蕾細胞,使其產生食欲,提高進食速度。Adams等網研究發現,在草食性羅非魚飼料中添加檸檬酸會增加其咬合力和進食速度。
3.2 酸化劑對水產動物的影響
有胃魚類胃中最主要的消化酶是胃蛋白酶,一般以無活性的酶原狀態存在,在鹽酸或蛋白酶的作用下轉變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通常軟骨魚類最適的pH約為2,而有胃硬骨魚類胃蛋白酶最適pH為2~3[46]。酸化劑可有效降低魚類胃液的pH,刺激胃酸分泌,增強胃中環境的酸性,從而彌補魚體自身胃酸分泌不足的情況,提高胃蛋白酶活性。李海濤等[47]研究發現,飼料中添加0.3%的酸化劑可顯著改善羅非魚的餌料系數及蛋白質效率,從而促進其生長。
無胃魚的食物消化主要依靠十二指腸和胰腺分泌的消化酶,酸化劑的加入會刺激更多消化酶分泌,使酸性的食團與堿性的消化酶中和,腸胃內達到適宜的pH環境。尚衛敏[48]研究發現,飼料添加酸化劑能夠顯著提高草魚魚體的體重體長比和肥滿度,說明酸化劑在促進魚體發育方面發揮作用。周克勇等[49]試驗表明,復合酸化劑能提高鯉魚特定生長率,有利于鯉魚對飼料的消化。向裊等[50]發現當飼料中添加乳酸時,鯽魚的特定生長率、蛋白質效率均明顯提高,餌料系數則明顯下降。
4 酸化劑的應用前景與存在的問題
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們的物質需求進一步增長,養殖業蓬勃發展。酸化劑作為一種無論在畜禽類還是水產類動物養殖過程中均能發揮有效作用的綠色飼料添加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酸化劑的應用過程中還是存在諸多問題,①酸化劑的具體作用機理尚無法給出準確的解釋,因此其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效果不穩定的問題。②酸化劑類型繁多,在種類和用量上要進行合理的選擇,根據動物種類及其發育階段合理使用。③從養殖的經濟效益出發,如何開發成本低、效果好、安全環保的復合酸化劑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盡管酸化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相對于畜禽類較為滯后,但相信隨著科學研究的繼續深入,酸化劑在水產領域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
參考文獻:
[1]王康寧,楊鳳,端木道,等.酸化劑對早期斷奶仔豬胃酸分泌、消化酶活性和腸道微生物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02,14(4):44-48.
[2]李鵬,武書庚,張海,等.利用均勻設計方法研制復合酸化劑的配方[J].動物營養學報,2009,21(4):513-518.
[3]晏家友,賈剛,王康寧,等.緩釋復合酸化劑對斷奶仔豬消化道酸度及腸道功能的影響[J].畜牧獸醫學報,2009,40(12):1747-1754.
[4]賈剛,晏家友,王輝,等_緩釋復合酸化劑對艾維茵白羽肉雞消化道酸度、免疫指標及雞舍氨濃度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09,21(5):747-754.
[5]BURNETT G S,HANNA J.Effect of dietary calcium lactate andlactic acid on fecal Escherichia coli counts in pigs[J].Nature,1963,197(4869):197-815.
[6]ROTH F X,KIRCHGESSNER M. Organic acids as feed additivesfor young pigs:Nutritional and gastrointestinal effects[J].AnimFeed Sci,1998,7(Suppl.1):25-33.
[7]肖芹,沈一茹,張珊,等.復合酸化劑對肉雞消化道pH和消化酶活性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15,27(8):2527-2533.
[8]康萍,印遇龍.丁酸的營養研究進展[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8,16(1):252-257.
[9]ABDELFATTAH S A,ELSANHOURY M H,ELMEDNAY N M,et al.Thyroid activity,some blood constituents,organs morphologyand performance of broiler chicks fed supplemental organic aci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ultry science,2008,6(3):678-687.
[10]LANGHOUT P,SUS T- Volatile fatty acids improve performanceand quality[J].International Poultry Prod,2005,13(3):17.
[11]謝一榮,吳銳全.魚類消化酶研究及其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J].廣東飼料,2005(2):15-18.
[12]黎軍勝,李建林,吳婷婷_外源酶和檸檬酸對奧尼羅非魚內源消化酶活性的影響[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5,28(3):97-101.
[13]王紀亭,李海濤,宋憬愚,等.復合酸化劑對鯉生長及消化酶活性的影響[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09,29(1):21-25.
[14]肖世玖.三種添加劑對團頭魴和異育銀鯽生長與消化機能的影響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8.
[15]戴振炎,劉淑逑,肖調義.添加麥飯石和檸檬酸投喂革胡子鯰的試驗研究[J].內陸水產,1997(3):4-6.
[16]汪晶晶.酸化劑和微生態制劑對哺乳母豬生產性能及乳成分的影響[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8.
[17]李建平,單安山,宋凱.不同種類酸化劑對早期斷奶仔豬生產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標影響的研究[J].動物營養學報,2005,17(3):66.
[18]周嶺,丁雪梅,羅玉衡,等.復合酸化劑和微生態制劑對蛋雞生產性能、血液生化指標、抗氧化指標及沙門氏菌感染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16,28(8):2571-2580.
[19]張德成,吳潤培,陳思義,等.哺乳仔豬胃內酸度的變化對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飼料研究,1994,15(7):28-29
[20]黃金玉,賀強,王紅玉,等.飼料添加劑在雞球蟲病防控中的應用[J].中國家禽,2018,40(14):41-44.
[21]尚衛敏,朱根廷,陳任孝,等.酸化劑對草魚生長和非特異性免疫能力的影響[J].淡水漁業,2011,41(5):56-61.
[22]REDA R M,MAHMOUD R,SELIM K M,et al.Effects of dietaryacidifiers on growth,hematology,immune response and diseaseresistance of v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J].Fish shellfishimmunology,2016,50:255-262.
[23]劉圈煒,顧麗紅,邢漫萍,等.復合酸化劑對熱應激文昌雞生長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國家禽,2018,40(10):27-30.
[24]竇曉利,陳玉林,安加俊,等.復合酸化劑抗蛋雞熱應激效果的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06(15):26-29.
[25]LUCKSTADT C.Acidifiers in animal nutrition:a guide to feedpreservation and acidification to promote animal performance[M].Nottingham:nottingham pniversity Press,2008.
[26]KIL D Y,KWON W B,KIM B G.Dietas acidificadas em suinosdesmamados:Uma revisao[J].Rev Colom Cienc Peeua,2011,24(3):231-247.
[27]劉艷利,辛洪亮,黃鐵軍,等.酸化劑對蛋雞生產性能、蛋品質及腸道相關指標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15,27(2):526-534.
[28]鄧灶福.酸化劑的添加量對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J].湖南農業科學,2005(6):63-64.
[29]戰春榮.斷奶仔豬腹瀉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2018,39(11):22-23.
[30]秦圣濤,王永,張宏福,等.應用均勻設計法研究不同酸組合的抗菌效應[J].中國飼料,2007(8):11-14.
[31]馬艷麗,齊樹亭,樊盛菊.檸檬酸對3種常見水產病原菌的抑菌作用[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5,18(3):14-16.
[32]KUMAR P,JAIN K K,SARDAR P.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acidifier:Effect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haemato-biochemicalparameters in the diet of Cirrhinus mrigala juvenile[J].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2017,25(6):2101-2116.
[33]SUGIURA S H,DONG F M,RATHERONE C K,。:al.Apparentprotein digestibility andmineral availability in various feedingredients for salmonid feeds[J].Aquaculturs,199.8,159:177-202.
[34]冷向軍,倫鋒,李小勤,等.檸檬酸對異育銀鯽生長及營養物質消化率的影響[J].上海水產大學學報,2006,15(2):178-181.
[35]常青.檸檬酸對魚飼料魚粉中礦物元素有效性的影響[J].飼料工業,1999,20(1):25-29.
[36]肖順應.飼料磷源、磷水平及酸化劑對草魚生長、生理的影響[D].江蘇蘇州:蘇州大學,2011.
[37]VIELMA J,RUOHONEN K,LALL S P.Supplemental citric acidand particle size of fish bone -meal influence the availability ofminerals in rainbow trout[J].Aquac Nutr,1999,5:65-71.
[38]張軍,田子罡,王建華,等.有機酸抑菌分子機理研究進展[J].畜牧獸醫學報,2011,42(3):323-328.
[39]李祥,張立新,崔國慶,等.酸結合力對飼料營養的影響[J].河南畜牧獸醫,2004(11):33-34.
[40]王彤.復合型酸化劑的篩選及對體外模擬仔豬胃腸道消化殘渣的影響[D].沈陽:沈陽農業大學,2015.
[41]潘慶,譚永剛,畢英佐,等.酸制劑對羅非魚生長和飼料利用的影響[J].水產學報,2004,28(6):682-688.
[42]MALICKI A,ZAWADZKI W,BRUZEWICZ S,et al.Effect offormic and propionic acid mixture on Escherichia coli in fish mealstored at 12C[J].Pakistan journal of nutrition,2,004,3:353-356.
[43]ARISTIMUNHA P C,ROSA A P,BOEMO L S,et al.A blend ofbenzoic acid and essential oil compounds as an alternative toantibiotic growth promoters in broiler diets[J].Journal of appliedpoultry research,2016,25(4):455-463.
[44]BLANK R,MOSENTHIN R,SAUER W C,et al.Effect of fumaricacid and dietary buffering capacity on deal and fecal amino ariddigestibilities in early-weaned pig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99,77(11):2974-2984.
[45]ADAMS M A,JOHNSEN P B,ZHOU H Q·Chemical enhancementof feeding for the herhivorous fish Tilapia zillii[J].Aquaculture,1988,72(10):95-107.
[46]尾崎久雄.魚類消化生理[M].吳尚忠,譯.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5.365-380.
[47]李海濤,胡云華,王銀東.酸化劑對奧尼羅非魚生長性能和飼料利用的影響[J].南方水產,2009,5(5):67-71.
[48]尚衛敏.酸化劑、植酸酶對草魚的營養生理效應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1.
[49]周克勇,劉長中,周興華.復合酸化劑對鯉魚生長性能的影響[J].江西飼料,2006(5):5-9.
[50]向梟,周興華,陳建,等.乳酸對鯽魚的生長及飼料利用率的影響[J].中國飼料,2009(11):40-41.
收稿日期:2019-09-06
基金項目:煙臺市科技計劃項目(2015ZH077;2014ZH082);濰坊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17zj2064);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本科生URP目(020183035)
作者簡介:馬秋月(1998-),女,山東泰安人,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為水產養殖,(電話)17852352854(電子信箱)1055379453@qq.com;通信作者,孫汝江,男,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飼料生物技術研究,(電話)15853588726(電子信箱)Sunrj872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