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樹
摘 要:學校教育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注重對學生的終極關懷。語文教學承載著豐富的人文信息,對學生道德的培養起著重要的傳媒作用。然而,孝道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語文課本中有的文章是對學生進行孝文化教育的好題材,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讓學生在教育的培養和陶冶下,逐漸培養起愛家、愛國、愛天下的大愛精神,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的孝文化,為構建和諧的社會添磚加瓦,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精彩。
關鍵詞:語文教學;滲透;孝文化
學校教育應該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注重對學生的終極關懷。語文教學可以傳播很多文化信息,對學生心靈的塑造起著重要的傳媒作用。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要學習好,更重要的是要思想好。一個只是成績優秀,而沒有優秀的思想素質的人,將來對社會也是沒有多大用處的。學校培養出來的人,要愛家,愛集體,熱愛中國共產黨,愛祖國和人民,更要有愛人類這樣的大愛精神,這種大愛精神的基點是什么呢?是中國傳統的孝文化。然而,語文教學又怎樣對學生進行孝文化的教育呢?
首先,我們要對孝文化的教育進行必要的了解。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學生,在家應該孝順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長;一切言行應該謹慎誠信;愛所有的人而特別親近仁者;在實踐這些德行之外,又用功于書本。教師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三字經》里也說:“守孝弟,次見聞”。說的就是做一個人第一重要的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這是做人的根本。其次才是去求學,學習知識,學習文化,增廣見聞,研讀古圣先賢的文章,吸取他們的智慧來修養自己?!缎⒔洝防镎f:“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毕旅婢鸵務勑⑽幕谡Z文教學中的滲透問題了。
語文是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學科。在語文課文里,有很多文章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有些課文里有生動的孝文化思想的事例,我們可以利用這些例子,對學生進行孝文化的教育。
在初中語文課本莫懷戚先生的《散步》一文,就是對學生進行孝文化教育最好的例子。其中有這樣的敘述:“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于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愿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袋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朝小路望去……‘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母親對我說。
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單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p>
這些敘述,充分寫出了母慈,子孝,媳賢,孫子可愛,這樣和樂融融的幸福的一家祖孫三代人,這個家庭里充滿了孝愛文化。如果每一個家庭都把孝文化作為家庭成員的道德基礎來教育的話,這個社會不就更加和諧了嗎?
中學語文教材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通過對父親背影的回憶性的描寫,刻畫出了一位慈父的形象,充分表達了魯迅先生對父親的思念,自然流露出了子愛父,父愛子的情感。可滲透“父慈子孝”的教育?!暗罱鼉赡甑牟灰姡K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后,他寫了一封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边@段文字和史鐵生先生的《秋天的懷念》都是滲透“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好材料。胡適先生的《我的母親》,文中母親教育兒子的情形,“有一個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飯,在門口玩,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背心。這時候我母親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他怕我冷了,拿了一條小衫出來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說:‘穿上吧,涼了。我隨口回答:‘娘(涼)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剛說了這句話,一抬頭,看見母親從家里走出,我趕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聽見這句輕薄的話了。晚上人靜后,她罰我跪下,重重的責罰了一頓。她說:‘你沒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來說嘴!她氣得坐著發抖,也不許我上床去睡。我跪著哭,用手擦眼淚,不知擦進了什么微菌,后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醫來醫去,總醫不好。我母親心里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可滲透《弟子規》里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教育。
2011年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里提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薄罢Z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薄皯撝匾曊Z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良好思想道德風尚,同時也要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比绻粋€人沒有孝心,是多么的可怕!試想,一個連父母都不愛的人,他怎能會去愛他人呢,更不能相信他會愛國??梢姡Z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肩負著對學生進行孝文化教育的重任,中學語文教材里,有著很多好的課文可作滲透孝文化教育的例子。
因此,語文教學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語文教材里蘊含著孝文化的素材,對學生進行孝悌思想的教育,為學生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構建和諧的課堂,同時為構建和諧的家庭和和諧的社會添磚加瓦,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孝悌文化,真正發揮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