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
摘要: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是高校英語教育不同階段的所引進的兩個課程。為了更好的適應職業發展需要,高校如何將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銜接過程中的問題解決好以便于更好地適應未來就業發展方向則是本文探討分析的重點。
關鍵詞:公共英語;職業英語;銜接;就業發展;職業方向
一、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銜接過程中現存的問題
公共英語并非職業英語,在當前我國高校內部的公共英語教學上偏向于學生化、口語化和隨意化,在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上還遠遠不夠,距離職業英語所要求的專業性也還相差甚遠,這反映出了當前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在銜接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自我重視程度不夠
高校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之外,很少有機會能夠接觸到職業中關于英語方面的應用與表達。這就要求在課堂上,學生能夠引起自我重視的前提之下,進行職業英語方面的學習。而在實際高校中,學生基本上只能根據老師教導的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在自身的學習和應用上完全不夠。這就是當代高校學生在自我學習上不夠重視、對未來職業發展規劃不夠清晰所導致的現狀。對于公共英語的學習上,學生往往只能進行較為簡單的日常生活對話,在職業英語相關內容的教學上趨向于簡單化、模式化,學生原本就散漫英語學習態度,在不合理的課程內容學習安排下變得更加被動,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與此同時,大多數學生總是抱著大學英語隨便學一學的態度,導致在教學進程中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的銜接很難持續推進,一開始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興趣,但在銜接過程中,學生對于職業英語的專業用法以及專業性詞匯的掌握上會逐漸失去興趣[1]。當然這一方面體現出職業英語在學習難度和用法上的差異化,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當前高校學子對于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在學習轉換思維上重視程度不夠、個人惰性思維以及自我要求的下降等的不良現象。
(二)老師教學缺乏職業特點
高校教師在英語教學上始終使用著公共英語的教學方式,這對于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的銜接只能起到負面的消極作用。在公共英語教學中,教師只需要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四個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要求即可,對于學生的接收度、理解度以及能力的培養方面較為欠缺。當然這也和我國的應試教育體制相關,導致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育偏向于照本宣科的講授模式,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但在職業英語的銜接教育中,如果仍然按照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授課,往往只會讓學生對于課程的開設產生懷疑:同樣的課程只是名稱不同,那么意義何在?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在職業英語課堂上結合不同專業實際情況,由不同院系內部的專業課教師結合英語專業學習上的技巧與方法進行差異化教學[2]。以貿易經濟專業所開設的對外貿易口語這類職業英語課程為例:對外貿易口語課程涉及到外貿相關的常用術語如FOB、CIF等,如果只是按照公共英語的教學模式進行簡單的名詞解釋,那么就無法實現結合經濟學專業相關的知識進行職業教育的目的。在對外貿易口語課程上不僅有相關的專業名詞,還有外貿相關的英文單證,這類單證上的大部分名詞縮寫都和外貿相關事宜具有內在聯系,往往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師都沒有接觸過。因此,在教育教學方式上,更應該注意職業英語教育和專業課程的結合,選用具備良好專業素養的外語教師進行授課。
(三)就業發展方向不明確
高校公共英語必修課程適用于所有不同專業階段的學生,相當于高校學生入門級的通識性教育。而在高年級引入的職業英語則是結合了不同專業所具有的特點安排的專業選修課程。從目前英語相關專業的就業率來看,公共英語所提供的英語人才在市場上已經趨向于飽和狀態。因此,在很多高校的就業發展方向上還存在著不能結合當前就業現狀進行調整、就業發展方向定位模糊以及對未來就業方向的不明確等問題。在現代職場中,對于職業英語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不僅體現在外企、涉外業務等公司之中,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很多國內企業、國企單位都對內部員工具有較高的英語方面的要求,這體現在高校之中就是對于職業英語的教學顯得愈發重要。而且在部分對職業英語要求較高部分專業之中,如醫用英語、外貿商務英語等,在職業就業發展方向上,對于專業性的英語要求更高,不僅要求高校學子具備良好的英語素養,還要能夠結合專業知識適應全英文式的辦公環境。當前較為嚴峻的就業形勢挑戰之下,需要高校學子在學習階段就能夠明確自己的就業發展方向,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英語水平和應用能力以適應未來職業的發展。
二、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銜接因素探討與分析
(一)樹立公共英語向職業英語銜接過渡的觀念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之上,不斷探索不斷改進,才能實現最終的目的。公共英語向職業英語的轉變過程也是一樣的。針對在高校中出現的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在轉換教育過程中銜接度不夠的問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首先應該從觀念的轉變上開始。在高校低年級學生學習公共英語過程中,就可以對學生循循善誘,畢竟學習的目的是使用,并在畢業之后能夠在職場上進行良好的應用。在一開始對學生在思想上、態度上保持較為良好的職業學習習慣[3]。其次,在公共英語向職業英語銜接段發展過程中要安排起到過渡作用的“中和”課程,一方面讓學生接受職業英語教育能夠有提前的心理準備,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適應職業英語教育所具有的難度和深度,另一方面過渡的作用也能夠有利于后續教師對職業英語課堂教育的更好開展。
(二)加強學生職業英語實際應用與實踐的培訓
職業英語應用不同于公共英語,在使用范圍、專業名詞和特殊句式上具有公共英語所沒有達到的高度和廣度。因此,在對職業英語的實際應用教學中應該更加重視實踐與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們能夠從實踐出發,在實踐中學習,并最終應用到實踐中去。在對學生進行培育培訓時,可以安排相關職業教育的公司導師對學生進行定期授課,通過學院教師、職業導師的雙線教育模式加強學生職業英語在學校和職場之間的應用,同時也能讓學生盡早體會到職業英語于公共英語的不同之處。
(三)職業英語與就業發展在學生未來的應用
職業英語要求學生具有較為專業性的綜合職業能力,以適應在當前多元化發展的經濟態勢下的復雜就業環境。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高校就業受到國內外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大量的資本和技術涌入國內市場,給國內高校學子帶來機遇的同時在畢業就業問題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4]。在此情形之下,高校學子更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浪潮,在努力提高自身職業綜合素養的同時,將就業發展的目光轉向國外、國際上的更為廣闊的市場以期尋求更好的發展。職業英語作為溝通國內外職場、未來發展必備的職業技能之一,更應該結合高校學子就業發展需要,提高在職場中應用性,不斷發展,與時俱進。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的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銜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系列問題。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之間的關系只要在合理科學的處理方式是能夠在學生教育培養上起到推進作用的。在社會不斷發展的前提下,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之間的銜接將愈發受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視,也只有將公共英語和職業英語銜接過程處理好,才能更好地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蘇婷婷.審辨式思維在高職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教學銜接中的分析與應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8(10).
[2]符昕昕.高職公共英語與行業英語相銜接的英語口語教學改革淺析——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J].科技資訊,2018.
[3]李玥君,吳亞文,孫翠迪,趙彩燕,趙首彩.高職院校公共英語向職業英語轉型過程中的銜接與融合[C]// 0.
[4]張曉穎,孫小思.高職公共英語與行業英語教學的銜接研究——以旅游管理專業為例[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
作者簡介:肖 艷(198—),女,湖南邵陽人,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高職英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