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共享體系是否完善是衡量企業是否成熟的重要標準。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企業急需對現有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改革,以此來適應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資金管理是企業日常運轉的重中之重。因此,探討財務共享模式的集團資金管理優化策略對實現企業現代化改革,對促進新形勢下企業構架的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資金管理;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互聯網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在日益激烈。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了傳統企業之間的競爭關系。如何在新形勢下獲得企業競爭的優勢,是企業需要思考的。在傳統的財務管理系統中,由于受到諸多方面的掣肘以及壁壘,財務信息無法及時高效傳達,嚴重影響了現代企業的工作效率。優化現有體制,在制度層面上進行改革和創新,是現代企業在競爭中決勝的關鍵點。改變現有財務管理模式,實現財務共享服務是當今諸多企業制度改革的方向。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建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是“互聯網+”模式下傳統企業領域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方式,也是近年來企業現代化改革中常見的改革模式。但是,由于互聯網技術的興起也不過是近兩年的時間,以互聯網為技術支撐的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共享服務平臺仍存在著諸多弊端。文章以企業財務管理共享服務平臺的現狀為切入點,探討在當前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改良策略,為現代化企業優化企業結構,提升企業運轉效率奠定理論基礎。
一、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對企業資金管理的意義
在現代化企業的運營中,信息和效率是企業在競爭中獲得優勢的兩大重要因素。建立財務共享服務體制,不僅可以讓企業這些內部信息快速流通,并以此來增加企業的運轉效率。通過對企業體制上的改革,可以讓企業以更先進的管理理念來應對市場競爭,從而領先于同類企業。
1.有利于企業資金進行統一管理
財務共享體系是對傳統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重大變革,是在新形勢下依賴互聯網技術而建立的新型管理模式。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改革,本質上就是重新整合優化企業的財務信息資源。將企業的財務信息變更納入到財務共享體系中,本質上就是實現企業對資金的統一管理,這樣一來,有利于企業更好地進行統籌規劃,方便于進行下一步決策。在現代企業的運營中,資金鏈斷裂是許多企業面對的問題。有不少本來蓬勃發展的新興企業,因為資金管理不善,資金流斷裂而被迫破產。這些無疑不在充分展示著資金統一管理的重要性。企業本身像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在傳統模式下,要想對這部機器的每一部分做到精確掌控十分困難,而在互聯網時代,得益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可以實現對企業資金的動態統一管理。企業的目的是盈利,因此,充分把握資金的流動,及時掌握資金的變動信息,對于企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一些大型企業或中型企業中,由于企業整體結構龐大,難以把控財務流動信息。通過依賴互聯網而建立的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則可以改變企業因整體構架過于龐大而難以整合財務信息的困境。因此,可以說信息技術使得企業資金整合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通過建立財務共享服務體系有利于企業資金的統一管理。
2.促進財務共享的效率提高
從一個企業財務共享的效率中,可以反映出一個企業的運轉狀態,一個高速發展的企業,必然有完善的高效的財務信息共享體系。要想實現企業盈利的最大化,擴大企業規模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在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中,隨著企業的擴大,企業的信息整合能力會被削弱,企業的運轉效率也會被降低。這些都是因為隨著企業的不斷擴大,內部構架的不斷完善與精細化,需要處理和整合的信息逐漸增多,但是缺乏高效的體制而造成的。在互聯網時代,依據信息技術而建立的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可以說正是保障了企業在擴大規模的同時,實現了財務信息共享高效化。傳統企業中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當需要批準某項財務手續時,往往需要找許多部門進行蓋章才能夠辦成。這些主要都是因為企業內部的財務信息流通效率不高,財務共享效率偏低而導致的。在統一管理的財務共享體系下,企業的財務流動信息被納入到一個統一的體制中,真正做到了集中收集統一管理。這樣可以大大加快信息的流通效率,為下屬單位省去繁雜的信息處理過程,同時也降低了財務信息流動的資金和時間成本。另外,通過建立財務共享體系,可以使企業資金的管理變得標準化、明確化、系統化。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進而促進企業的運轉效率。
3.優化資金管理體系,降低財務風險
對于現代企業來說,保障資金充裕,維護資金鏈的穩定性是企業生存的重要保證。根據統計數據我們不難發現,在倒閉的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資金流斷裂而被迫破產,歸根到底是企業的資金管理出現了問題。實施財務共享服務體系有利于優化資金管理模式,降低財務風險。在集中形勢下的財務管理體系中,企業可以充分掌控財務管理情況,能夠及時發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風險,這是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中所匱乏的。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保障資金鏈的充足以及防范企業內部貪腐行為。實現企業財務信息共享的意義正在于此。讓企業財務信息能夠及時流通,實現可視化管理,對于企業規避風險,有效決策具有重要意義。另外,讓財務信息進行及時流通,能夠使決策者及時掌握當前的財務信息變更情況,對于在運營中出現的一些成本上漲、產品價格降低等問題能夠及時掌握。這樣一來,決策者在進行企業戰略部署的時候能夠有所依據,及時更新調整。
二、現階段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資金管理分析
前文分析了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對于企業資金管理的重要意義。隨著現代化企業改革的浪潮不斷推進,實現財務共享服務體系已經成為了大多數現代企業的改革方向。但是由于互聯網技術的興起,也不過近幾年的時間,依賴互聯網技術實現的財務共享服務體系,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待解決。以下是基于目前企業的實際情況,總結出的現階段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資金管理情況。
1.缺乏完善的信息處理機制
資金管理從傳統模式轉變到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必然會帶來信息處理量的激增。財務信息從原來單個信息統一集中成為企業的整體財務情況,需要有完善的信息處理機制來應對。企業的財務信息涉及到各個不同的部門,涵蓋范圍非常廣,因此必須要有良好的信息處理系統來完成對于企業信息的集中管理。但并不是每一個企業都擁有完善的信息處理機制。信息處理能力跟不上信息的增加量,不僅不會促進企業效率的提升,甚至還會影響各個部門之間的銜接與配合,進而影響企業的盈利。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企業雖然實現了財務共享的服務體系,但是仍然會出現資金鏈斷裂、資金不足的情況。歸根到底,企業缺乏完善的信息處理機制,本質上是沒有認識到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核心理念,沒有充分認識到傳統財務管理模式與集中統一的信息管理體系的區別。
2.缺乏數據防范風險的有效系統
因為互聯網技術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上不是十分成熟,因此在數據的信息處理上仍存在著許多風險。由于財務信息的共享,實現了不同員工同時工作,提高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但同樣也增加了企業財務數據丟失或被竊取的風險。另外,由于在財務信息統一管理的體系下,人工直接就是在電腦系統上進行工作,很容易出現分工不明確,相互推諉任務的情況。再加上員工所進行的工作大多是周而復始的機械性重復,很容易降低企業對這些數據的敏感性,容易在不經意間就造成了數據的丟失,誤刪或者泄露,為企業帶來一定的風險。
3.人才流動性高,人均效能有待進一步提升
人才流動性高主要是因為當前集中財務管理體系下企業員工工作內容單調性所致。由于財務管理是企業運轉的重要內容,因此從事財務管理的人員往往都具有較高的從業素質,企業對員工會設置較高的門檻。但與之相對的工作內容卻顯得相對單調乏味。尤其是在財務信息共享的管理體系下,員工需要日復一日地面對電腦,進行重復性的機械工作,容易使員工對所從事的工作感到厭倦。另外,由于財務管理工作比較單調,也不需要過高的專業技能,因此,往往這方面的員工缺乏學習和晉升的機會。這也就大大降低了員工對待工作的熱情,降低員工的積極性,因此很容易形成人才的流失。除了上述這些內容,在目前的企業財務信息共享體系中,還存在著的問題就是沒有充分發揮這些員工的能力,人均效能較為低下。上文也提到,從事財務管理的人員往往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但是由于工作內容只是在進行機械重復,難以真正發揮這些工作人員的效力,從而造成了人才的浪費。
4.信息化程度低
建立財務共享體系的初衷就是為了方便企業能夠集中整合財務資源,從而加快企業運轉效率。但是在一些企業中,仍存在著對財務信息化程度偏低的問題。這些主要表現為企業中的一些日常資金報備工作還是在用傳統的手工填報方式,而沒有采用計算機處理的方式。這不僅僅降低了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時也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另外,這些審批流程如果在線下進行的話,不僅會造成上述的浪費情況,還會嚴重影響企業的運轉效率。尤其是在處理一些具有時效性的審批業務時,這些流程會嚴重阻礙企業的盈利。另外,部分企業在實行整個企業財務管理共享體系之前,部分板塊,例如采購、營銷、投資等,都不同程度地建立起了自己的信息化平臺。很多企業的財務管理共享體系都是在這些平臺之上建立起來的,而這些平臺在公司整個體系建立之前都已經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聯系,如蜘蛛網般相互交錯。在這些“蜘蛛網”的基礎之上建立的統一共享體系難免會出現問題,影響整體工作效率。
三、促進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有效構建對策
當前依賴互聯網而建成的財務共享服務體系正處在發展階段,仍存在許多不足,企業必須及時糾正已經出現的問題,才能夠更好地進行企業制度的完善,才能真正發揮出財務共享體系應有的作用。前文對當今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現狀進行了總結,以下針對上述提到的問題給出具有建設性的對策,為實現企業更好運轉提供理論基礎。
1.優化當前財務信息制度
企業財務管理的改革,歸根到底是對企業當前的制度進行改革。企業應當打破傳統的財務管理觀念,將基于互聯網的財務信息共享體系上升到管理理念的高度,充分認識到財務信息共享體系與傳統資金管理模式的不同。這就要求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時,將集中統一的財務信息共享,服務理念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對目前部分企業中仍然沒有采用信息化,仍然是進行線下操作的財務審批業務加快其信息化進程,盡快將這些財務信息流動納入到統一的財務共享體系中。
2.加大人才利用率,建立合理獎懲機制
這點主要是針對前文提到的目前企業中財務管理人才流失現象嚴重,人均效能偏低提出的。從事財務管理的人才往往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企業應當避免過多地讓這些人才去從事重復性的機械勞動,應當充分發揮這些專業人才的專業素養,讓其以多種形式來帶動企業資金管理效率的提升。另外,企業應該建立合理的人才獎勵機制,充分調動這些從業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其專業素養。對于那些對待工作認真積極的員工,企業應當充分肯定他們的價值,給予適當的獎勵。企業應當營造一種合理公平的競爭氛圍,讓這些從業人員感到自己有潛在的升職空間,以便于更好地培養員工對工作的熱情。企業應當注重對公司氛圍和企業文化的塑造。只有讓員工充分感受到企業的歸屬感,才能讓員工發自內心地為企業服務,才能夠避免人才的流失。另外,通過對企業“家文化”的塑造,還能夠提高員工的責任心,避免因員工的疏忽而導致的企業數據泄露,間接幫助企業鞏固了數據安全。
3.建立有效監管體系,保證資金充足
建立有效的監管體系,保證資金充足,本質上就是充分發揮統一集中財務共享體制的效用。除了方便企業財務信息的集中管理,加大企業運營效率之外,實現對資金的有效監控也是建立財務信息共享體制的目的之一。但是,只通過建立相應的財務信息共享體制無法做到對資金的有效監管,必須要同時建立相配套的監察機制來保證資金流的充裕。現代企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資金鏈的斷裂,每年都有大量企業因此而被迫倒閉。建立完善的監察機制來保證資金充足實際上也就是在建立企業的危機運行機制,這對完善企業體制建設,提高企業規避風險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4.對企業需求進行系統評估,促進資金有效使用
對企業進行系統評估,主要是為了能夠保障企業的資金做到有效使用,避免出現貪腐及浪費行為。由于企業龐大而催生出的浪費及貪腐行為屢見不鮮,造成了企業的巨大虧損。利用企業建立的財務信息共享體制對企業的資金流動做到有效監管與評估,可以更好地保證企業資金的流動,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技術的進步帶來的不僅僅是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更是思考方式的變革。建設財務信息共享的企業資金管理體系有利于促進企業的現代化發展,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整合財務信息資源,對企業實現資金的監管、規避風險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互聯網技術興起時間較短,體制發展仍在建設中,尚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企業必須通過多種途徑,改變自身觀念,以多元化的方式才能夠順利完成企業體制的改革,才能更好地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尤其要注重對員工的重視以及對制度的完善。只有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的歸屬感,員工才能充分發揮其效能。只有讓制度變得完善,企業運營才能夠避免出現紕漏。
參考文獻:
[1]周鮮華,王璐瑤,梁左惠子,張羽兮.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資金管理模式研究——以碧桂園為例[J].財會通訊,2019(28):22-26.
[2]錢敏,魯強.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研究——以永達集團為例[J].中國經貿導刊(中),2019(08):117-118.
[3]常林剛.基于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的施工企業資金管理研究——以A集團為例[J].西部財會,2019(02):39-41.
[4]張志花.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研究——以中交集團為例[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23):38-40.
[5]王鑫,李偉,楊蓮.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的集團企業資金管理發展研究[C].2017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優秀論文選.中國總會計師協會,2018:244-250.
[6]張科.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集團公司資金管理的創新與實踐[J].經濟研究參考,2018(53):86-91.
作者簡介:吳婷(1983- ),女,漢族,江蘇無錫人,碩士,無錫太湖學院會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企業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