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雪蓮
摘 要:初中階段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最佳時期,同時也是體育教育的重要階段,教師在組織體育課堂的時候需要格外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結合各班各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和體育水平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而其中跳繩作為一項有益身心健康,且入門門檻較低的體育活動,需要教師向學生進行推廣普及,以此來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關鍵詞:初中體育;跳繩成績;教學策略
體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方面,想要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體育鍛煉能力,則需要學校聯(lián)合教師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學習終身受用的運動,同時也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運動的美,而跳繩則是最佳的選擇,本文將通過具體案例談談提高初中學生跳繩成績的教學策略。
一、掌握正確的跳繩技巧
想要提高初中生跳繩成績,首先是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跳繩技巧,好的開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正確的技巧往往比千萬次的重復練習有效得多,因此教師應該在體育教學開始的時候,就引導學生掌握調整的基本技巧,通過手腕揮動繩子,借助腰身的力量發(fā)動全身起跳,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充當?shù)氖且龑У慕巧枰笇W生不斷完善、掌握正確的跳繩技巧,能夠運用自如。
教師在教授跳繩技巧的時候,一定要向學生強調跳繩不是靠蠻力,而是靠手腕的力量揮動繩子,從而達到靈活、輕松應對的目的,想要增強手腕的力量就需要學生在閑暇的時候進行體育鍛煉,其次,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實際跳繩的過程當中訓練起跳高度。起跳高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跳繩的過程能否連續(xù),而屈膝的動作則是動作連續(xù)的關鍵,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鍛煉其彈跳能力,再次,呼吸節(jié)奏也是調整過程當中不可忽略的一環(huán),學生需要即使根據(jù)自身情況調節(jié)呼吸節(jié)奏,依據(jù)自身的身體條件調整繩子的長短,從而增強身體的協(xié)調性,達到熟悉和掌握正確調整技巧的目的。
二、開展跳繩的輔助訓練
想要提高跳繩成績僅僅依靠技巧還不足夠,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在進行調整運動的過程當中,學習一些輔助訓練,增強身體相關部位的力量,讓學生在調整的過程當中能,夠更加輕松的應對更加快速的掌握技巧,而這些輔助過程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講解,規(guī)范其動作傳授其訣竅,具體的實施過程還需要學生在課下完成。
跳繩的輔助訓練是提高跳繩成績當中關鍵的一環(huán),僅僅依靠技巧,不足以在短時間內達到提高跳繩成績的目的,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還需要進行更多的鍛煉,通過輔助訓練來強化個人技能,首先,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一系列的準備熱身活動,使相關部位充分活動開,其次,在課余時間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訓練身體的相關部位,習慣跳繩的節(jié)奏,例如,掂腳尖、模擬跳繩,這些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條件下,充分開發(fā)自身身體的潛力,再次,為了增強身體各關節(jié)的力量,特別是腰部及以下的力量是跳繩中發(fā)力的關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仰臥起坐和高抬腿的訓練,來提升學生下半部份的力量,除此之外,定時跳繩定數(shù),跳繩和花樣跳繩,同樣也是輔助訓練當中,重要的一環(huán)。只有學生熟悉的各種跳繩節(jié)奏和跳繩方式,才能夠在正式的考試當中應用自如將。
三、不同階段運用相應的練習方法
除了跳繩的技巧和身體各部位的協(xié)調以及肌肉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練習,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不同的階段,運用相應的練習方法掌握正確的練習手段進行有效的訓練,從而提高跳繩的效率和成績,由于學生在調整的過程當中很容易急功近利,一開始就追求快而忽略了跳繩的穩(wěn)定性,因此教師應當在跳繩出去的時候,引導學生打好基本功,懂得運用正確的練習方法進行練習。
在跳繩訓練初期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使用一般的繩子,這時可以通過計時訓練,讓學生進行重復的訓練,例如限時五分鐘,在五分鐘之內不做規(guī)定數(shù)目進行跳繩,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不會感受到壓力,相反會更加沉下心來平穩(wěn)地專注于每一次起跳,在后期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選擇較好的繩子,改用計時訓練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跳繩速度,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已經打好了前期的基礎,在有了穩(wěn)定性的情況下便能夠很容易地提高速度,追求準確性,從而避免在跳繩過程當中出現(xiàn)中斷的情況,而不間斷跳繩無疑是獲得高分的最好方法,在后續(xù)的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以50個為一個單位,每次計時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個人實力以及需要改進和不足的地方。
四、結語
影響跳繩成績的關鍵因素有許多,而教師需要在平時的授課時,向學生強調這些注意事項,讓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養(yǎng)成良好的練習習慣,形成正確的練習方式,真正使跳繩這項運動能夠陪伴其終生,讓其終生受益,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在課堂上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可調節(jié)和有針對性的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去練習,積極提高跳繩成績。
參考文獻:
[1]吳興奇.初中體育教育學中跳繩的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7).149.
[2]朱雪山.跳繩對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10).149.